連州之禍(二)
字數:1654 加入書籤
百越異世傳說!
阿東把西山帶回來的山貨裝好,出發前仍對“雲岩醇”念念不忘,多次追問釀造出來的時間。無名說,至少要一個多月之後。阿東盤算了一下,如果他一路南下,經過遊溪穀、梯田穀、喇叭穀、英州、花州,回禹州城趕半年後的君蘭集盛會,那這單程一趟至少要三個月,再返回就趕不上運送“雲岩醇”了。他思慮再三,決定改變行程,先到北邊的連州圩場集市把部分貨物發賣了,再回來運送“雲岩醇”到禹州城。
連州地處湟川三峽中心,是羊跳峽、楞枷峽、仙女峽三道雄峽的交界口,那裏的馬麵灘碼頭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這裏的山民除了進山采集山貨,還會下河捕捉魚蝦,河裏經常可以看到兩旁掛滿蝦籠的蝦船,小巧玲瓏的竹排迅捷如飛。
“二哥,連州是一個好地方,三江匯聚,山明水秀,‘山勢收縮如刀切,水勢逼仄如束薪’。仙女峽的石壁上刻有上古文字‘浩浩複湯湯,灘聲仰更揚。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可見此地的驚險。連州的箭欖村寨更是這山裏的一大勢力,十裏八鄉無人敢惹,所以才有這連州的圩場集市。如果可以和村寨建立聯係,那以後貨物在山裏自由行走是自然的事,和我一起走這一趟如何?不僅可以走貨,一路還可以欣賞不少風景。”
“甚好,那這出酒的時間再往後推一推……”
“我突然又想,這走貨的事情,可以從連州回來之後再商議,比如我們可以一起去禹州。”阿東話題轉的比翻書還快。
“禹州!甚好,這去禹州是走山路還是水路。”
“若是我們這兩車山貨,那隻能走山路。水路出山是走竹排,竹排裏裝貨,隻要一個浪打過來,所有貨都要打濕了。但是如果是運送木材出去,倒是可以乘竹排馭木,一路順水運到花州,再通過陸路到禹州,花州到禹州這一段,隻能走船不能散運。”
“那就是說,如果有船,那就可以走水路?”
“那是當然,前提是,船要夠大,可以遮風避雨。水路一次運的貨比山路多,而且水路可以直通各大碼頭。”
“那為什麽不走木船?”
“山裏的木船都很小,抓抓魚蝦還可以,走貨行不通。”阿東擺擺手。
“箭欖村寨又是什麽情況?”
“從前這山裏的山民,除了要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爭奪資源,還要防備其他部族的侵襲,這箭欖村寨就是在寨主巴公讚的帶領下,橫掃了這連州的大小山穀,才積攢下來力壓眾人的威勢,但它沒有吞並其他部族,而是約法一致對外,才有了現在的箭欖村寨,圩場集市就是那時流傳下來的。自從有了集市,山民有交易的需要就在集市上通過易物交換,少了以前的明搶打鬥。後來村寨歸順了娘娘廟,這圩場集市就更熱鬧了。雖然比不上禹州城的繁華,但是在山裏的十裏八鄉也算得上是一個極有影響力的集會。這裏交易用的錢幣是銀幣,已經不再局限於山裏的果幣,所以在這裏交易的錢幣,是可以拿到禹州城使用的。”
“那倒真要去看看。”
“這是當然,不急於這一時,等我們從禹州回來,我帶你去看看。”阿東急忙說道,就怕無名跟著去了,釀酒的事沒有了著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