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平倭滅金(一)
字數:3209 加入書籤
從穿越影視繡春刀開始的諸天旅行!
丁修就這樣慢悠悠的一直到了漳州府,他現在的任務差不多算是完成了吧。他原本準備停下來,但是其他人都勸解說去廣州府。就在他們決定去那裏時,突然發現那隻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的騎軍堵住了他們的退路。而且在北方慢慢跟著的軍隊也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把他們圍在了漳州府裏。頓時他們就為難了,出去打?上一次七八萬人都被外麵這些人打得落花流水,現在叛軍全部加起來就三萬不到,憑什麽英難!至於守城,杭州城的下場還曆曆在目。於是有人極端的建議屠城,直接被否決。有人提議投降,有人提議渡海去東番,也就是台島。(明朝初葉,稱台灣為“東番”,商船橫渡海峽時,習慣上以台灣北部高山為辨別方向的標記,因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為“雞籠”。漁民們常在台灣西部港口修船補網,稱港口為“魍灣”,後來泛指台灣)最後大家決定去東番,於是他們放棄了漳州城,朝著海邊碼頭趕去去,那裏有大家族秘密打造的商船。
等叛軍快跑到港口了,柳斌的京營還沒有追趕,搞得丁修有些不明所以。就在叛軍們看到港口,剛要興奮的衝過去時一枚枚炮彈落在了叛軍頭上。大家驚慌失措的躲避著,都以為是後麵追擊的官軍進攻了。他們頂著炮彈,一鼓作氣的逃到港口,接下來他們看到的並沒有讓他們鬆口氣,反而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這是官軍的戰船!”逃到碼頭的叛軍們驚呼。
海麵上密密麻麻的戰船停留,千帆樹立,群為旺觀而本來停留在港口的商船大多都不見了,隻留下一些漁船。前有狼後有虎,知曉後麵追擊的這個軍隊有多厲害,好多人都放下了武器。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沒有放下,他們有些人犯下的罪太大了,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但是他們沒有掀起任何波瀾,很快便倒下了。把其他叛軍控製住,一艘戰船慢慢靠岸,日自盛甲的酒軍帶著幾還副百走下柳斌猜測這人估計就是袁可立,把韁繩遞給了旁邊的人,他迎了過去。
“可是袁將軍?”柳斌問道。
這位將軍大笑,“正是老夫,怎麽樣,柳大人,老夫來的不算晚吧。”
“當然不算晚,不過若是在晚一些,隻怕是要去廣州府了。怎麽樣,袁將軍,問時可以出海啊?”這候問道,
袁可立表情沒有絲毫波瀾,“柳大人處理好這些叛軍,隨時可以出海。柳斌看著海麵上的船艦點了點頭,他決定把這些投降的叛軍全部交給曹文詔。
當即不再遲疑,把曹文詔叫過來,一番交代後,便讓李嗣,秦良玉等安排上船。戰船一艘艘的靠岸,然後載滿士兵後又離開。柳斌隨著袁可立在旗艦上,海浪暗湧,戰船晃來晃去,固區從來安有的寸鹵雨略。他以為在江河裏不會暈船就沒事了,結果根本不是一個是級的。裴倫和丁顯扶著柳斌,看他們兩個也有些不適應,但是比柳斌好得多。
京城裏,天啟帝想起了京營,於是問王體乾,“京營到哪裏了?還有魏忠賢那裏情況如何?”王體乾低身回答道:“回皇上,最新消息是京營已經登上戰船,他們會先到應天府,然後才會我京演島。魏公公現在在應天府,忙著處理商稅的事情,那些強頂著拒交商稅的家族都被叛軍覆滅,魏公公的進程就變得很快了。
天啟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柳斌隨著艦隊到了應天府,並沒有去應天,而是在沿海的碼頭補充了補給後直接去了瀛州島。
到了瀛州島的土地上,柳斌腳都已經站不穩了,雖然不會在暈船,可是每天晃來晃去還是受不了。站在瀛州島的土地上,柳斌其至都不想在動彈了。軍隊慢慢從船上陸續下來,錦衣衛也被撒出去一些搜集情報。天色逐漸黑了,回來的錦衣衛帶著幾個身材矮小的男人。找來翻譯,詢問過後知道這裏的位置,這個東灜人說了一個位置,柳斌不認識。拿出地圖後一番比劃,又詢問多次,翻譯才確定了位置。現在大軍登陸的地方是平安京的南方。柳斌不知道銀山的位置,於是詢問石見銀山的位置,結果這個瀛州島人不知道,柳斌看著他不像說謊,那麽會不會是現在在這些地方還不叫這個名字。於是他重新問問最大的銀山在哪裏,瀛州島人看著他有些猶豫,柳斌抽出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才吞吞吐吐的說在平安京的西北方。柳斌取過地圖,進行標注位置。隨後的兩個月時間,柳斌率領大軍擊敗了不知多少瀛州島上的倭寇,甚至有的就是一個村莊。柳斌控製了大半個瀛州島島,但是行軍時間太長了。於是他讓專門由東灜人組建的一支奴隸部隊攻打其他地區,而他則是準備帶領六萬精銳前往遼東。
瀛州島之前都是大明屬國,現在還沒有滋生野心,而且被自己打的倉皇逃竄,留下一萬兵馬和奴隸軍差不多夠鎮壓這些殘兵敗將了。而且遼東的後金又有些蠢蠢欲動,甚至柳斌隻能改變計劃,從金州衛或者漢城登陸了。接到消息來的袁可立帶來了京營工匠營新造出的步槍,這麽長時間過去早就裝備了整個京營。而且還送給了遼東孫承宗一批槍支。遼東現在形勢大好,但是後金依舊不甘心,已經收服旁邊的蒙古,準備避開遼東屏障,從其他地方入侵大明,
所以現在遼東正在拖著後金,有了這一批槍支,解決遼東半島和後金也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柳斌和袁可立騎著馬到山上,看著港口有條不素登上戰船的士兵。
袁可立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柳大人這些兵現在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啊,看著樣子,遼東鐵騎都隻是一般不過柳大人可要注意了,你長時間帶兵在外,戰績如此巨大,甚至現在掌控瀛州島,還控製了如此多的白銀。朝中已經反對聲匯聚了,現在京城裏針對大人你的討論那是爭論不休。隻怕是在他們連番的蠱惑下,既連聖上他們也不會對你安心了,畢竟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
柳斌笑似非笑的看著袁可立,這人說的確實沒錯,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自己也知道,關鍵是是誰讓袁可立說的?他背後站著誰?是孫承宗?還是天啟帝?“受到一些猜忌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本座這種情況,特別是本座沒有軟肋,京城裏也沒有牽掛!是嗎?袁將軍。不過,我不貪戀這個,我也無須向別人解釋,誰若是真的看不不慣我,我回了京城看他如何敢嚼舌根!”柳斌右手忍不住按住刀柄,上麵的精致雕花讓人沉醉,權勢的的味道讓人著迷。
袁可立看著柳斌,沒有在說話,別人讓他帶的話他帶到了,其他事交給他們自己去。畢竟自己可不願意摻合,兩方都惹不起,自己就在遼東。兩人都不在言語,隻是柳斌身上多了份冷意。大軍登船登了許久,柳斌和袁可立從山上回到了戰船。雖然柳斌也預料到他離開京城後,那些官員們一定會跳出來。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才這麽短的時間就鬧出這麽大事,而且天啟帝應該有了一絲顧忌。
畢竟自己不像魏忠賢和王體乾他們那樣在天啟帝身邊時間長,柳斌從天啟七年八月開始見過天啟帝到現在也才半年。而這半年裏雙方見過的時間還沒有半個月,柳斌也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表忠心,跪舔。而且自古大將出征要留下質子在都城,而柳斌又沒有後代。柳斌隻能加快了步伐,在瀛州島還沒有完全打下來的情況下,他已經準備奔赴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