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樂會縣
字數:3685 加入書籤
瘋狂爆兵我在大宋殺瘋了!
七星嶺到處都是人,四萬多農民擠到一塊都快沒地方了。
全部靜靜地等候著趙鬆的安排。
趙鬆下令一萬農民開山伐木,七星嶺到文昌的路實在太難走了,自己的馬兒都有些吃不消,又換了一匹馬。
先從七星嶺挖到文昌,挖出來一條道路,然後再從文昌發兵,進軍整個崖州島。
文昌那邊本來就有八千人在采石伐木,加上七星嶺這邊的一萬多人,進度很快!
趙鬆眼看又有八千農民運過來,立刻帶著兩萬人去開山,沒辦法,人太多了,七星嶺已經擠不下了。
隻能重新規劃,將之前的道路擴寬好幾倍,從中間再次向兩邊開鑿,延伸出來十多個分支據點。
就這樣還多出一萬人,趙鬆也無奈,路是一時半會兒肯定挖不開的,但是這麽大的動靜瓊州府絕對不會不知道,可能已經開始向朝廷匯報了。
趙鬆等到又一批農民送來,立刻整頓人員,帶著兩萬人趕往文昌縣。
不到一天的時間肯定是到不了瓊州的,沒有道路都是山林,根本走不了多少路,兩萬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文昌縣外的據點,人員雖然擠。
但是文昌縣山區經過八千人瘋狂開采,已經有幾個山頭被伐木工砍禿了,一大堆采石工源源不斷的從山上運石頭下來。
倒也開除了一大片區域建造住房。趙鬆下令兩萬大軍休息……
晚上,趙鬆看著縣衙內的地圖,很潦草,好在曹嵐這個縣令也算對崖州島多有了解,指明了最近的一個縣城……
樂會縣,直線距離上雖然瓊州府比較近,但是全是山區,自己也沒水軍攻打瓊州港,進軍瓊州一時半會怕是難以進行。
農民開山最多五天,應該就能挖到瓊山一帶,那時候朝廷應該還沒收到瓊州這邊的消息。
先打下樂會縣然後進軍萬寧縣,那時候瓊州的路也差不多通了,到時候帶軍打瓊州府再好不過。
反而萬寧縣拿下後,港口可以用來運送軍隊,到時候自己的軍隊完全可以從七星嶺運到萬寧縣,攻打雙菱和吉陽軍那邊的地區。
八萬人,雙線作戰完全沒壓力,不過怕是得把何叔調過來了,曹嵐雖然投誠自己,但是還是有些不放心。
文昌縣到樂會縣的距離雖然遠,但是道路還算平整,這幾天也沒下雨,倒也不泥濘,農民的速度充分發揮,還沒到晚上就已經到了樂會縣城下。
“直接進攻,曹蘇,告訴城頭,降者不殺!”
曹蘇是曹嵐的大兒子,自從文昌縣縣衙步入正軌,曹嵐招募了十來人補充衙役,曹嵐的兩個兒子便騰出來了。
趙鬆暫時無人可用,也就帶著曹蘇曹楊兩兄弟,曹嵐一臉欣喜,能被新主子看中,哪怕隻是牽個馬,也算有了靠山。
雖然不知道這新主子的真實身份,但肯定是個大人物,畢竟光自己看到的軍隊都不下兩萬,比瓊州府的軍隊都多,肯定是個朝中的大人物,來收崖州島的。
崖州島雖然名義上是大宋管轄,實際上一州三軍全部都是各自為王,瓊州府除了商船,已經很多年沒有派官員來視察了,自然這麽多年也沒上上交過稅收。
新來的這位大人,怕是要以力壓人,把這一州三軍全部收入囊中!
“嗖嗖嗖~”幾支箭射向城頭,曹蘇對著城樓大喊“樂會縣的人聽著,我家大人說了,立刻開城投降,饒你們一命!”
城上眾人早就已人心惶惶,在看到兩萬人的大軍時候便關了城門戒備起來。
“城下何人?為何要攻打我樂會縣城?不怕朝廷發兵討伐嗎?”
討伐?可笑,趙構自己都自顧不暇,哪有功夫管這裏。
再說了,等趙構知道,也是十多天後了,那時候的自己怎麽也有幾十萬人了,趙構打算派多少人來討伐?
曹蘇則是一愣,他還真不知竹子的兵馬是哪路的……這就尷尬了!
“告訴他,我是趙鬆,鄆王府的趙鬆!”
曹蘇一聽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家主子竟然是個小王爺。
隨即鼓了下嗓子。
“你們幾個好大的膽子,你們守城將領是誰?鄆王府小王爺來此,竟然關閉城門,你們是何居心?”
城樓上的一眾人一愣,小王爺?王府的小王爺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作甚?還有你既然是小王爺,你攻城幹嘛,吃飽了撐的啊!
曹蘇也有些鬱悶,小王爺您這是玩哪出,攻什麽城嘛……您直接自報家門他還不敲鑼打鼓的歡迎您入城……
“小王爺恕罪,這不被那幾箭嚇著了麽……實在是不知道小王爺大駕光臨,小的這就開門……這就開門!”
這尼瑪,我這名號有這麽大威力,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麽?
崖州島是什麽地方,流放之地,即便你是瓊州知府也是犯了事的官員流放過來的,何況小王爺。
這麽大個人物,來這蠻荒之地搞什麽,還帶著兩萬兵馬!
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隻是一句話,趙鬆便拿下了樂會縣。
樂會縣的縣令也是第一時間帶著縣衙眾人出城迎接。
樂會縣駐兵三千,縣衙差役二十餘人,縣令叫做韓擇,也是被發配過來的。
在韓擇眼裏,鄆王府的小王爺發配到這裏有些意外,畢竟鄆王可是皇帝的親哥哥,雖說被金人抓到北邊,但小王爺怎麽也不會被發配到這種地方。
不過疑惑歸疑惑,卻不敢聲張,小王爺在瓊州可不是他們這些官員,隻要不是犯下什麽滔天命案,根本沒人敢對小王爺怎麽樣。
即便小王爺殺幾個人,朝廷知道了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根本不會知道……
“從今天起,樂會縣我接管了,你們該幹嘛幹嘛,職務不變,隻是規矩需要變一變。”
“單憑小王爺吩咐。”
“曹蘇,給他們說說!”
“是,小王爺!”
隨即將文昌縣的一係列政令說了出來。
頓時衙門內所有人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
“小王爺體恤百姓,韓擇在此替百姓謝過小王爺了。”說著就跪下連瞌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