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無奈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瘋狂爆兵我在大宋殺瘋了!
    山東登州,奔嘯帶著海軍將所有金人的水寨以及造船作坊全部摧毀。
    登州寧海洲以及萊州全部拿下。
    整個山東半島完全到了趙鬆的手裏。
    無論燕京那邊怎麽樣,奔嘯這邊的新戰場還是要開辟的。
    隻是奔嘯在進攻濰州昌邑縣的時候,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無數漢人百姓成了敵對勢力,也不知道金人給他們灌了什麽迷魂湯,很大一部分百姓竟然支持金兵,不想昌邑縣被收回。
    一時間本校陷入了兩難之地。
    少數人也就罷了,可這一萬多漢人,都還是平民,怎麽全成了金國的忠實分子。
    哪怕你忠於宋庭都還能理解,忠於金國,著實讓人想不通,不得已,向趙鬆匯報,奔嘯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
    不僅是昌邑縣,昌樂縣,固底鎮,還有北海郡城,都這個樣子,不過還是有少數平民願意接受越字黑龍旗的好意,前往萊州。
    奔嘯隻從百姓的口中得到一條消息,就是金人比朝廷對他們好一些,……這怎麽可能呢?
    東海島……
    趙鬆看著奔嘯送回來的消息也是眉頭緊皺。
    “令船塢備船,去趟瓊州港!”……
    “韓擇,你對濰州一帶了解多少?”
    “不多,但也知道個大概!”
    “說說看!”
    “金人南下,絕大部分百姓都跟著朝廷遷走了,留下來的人不多,後來金軍又大肆劫掠了一番,活下來的人,就更少了!濰州一帶的百姓,都是完顏宗翰從北方遷過來的!”
    “我有件事想不明白,為何濰州的百姓會向著金人,對同族的漢人很是抵觸!”
    “這不應該呀!”
    韓擇也是很疑惑,叫來了府衙中的一個衙役。
    “你也是從北方來的,給王爺說說,那邊是怎麽回事?”
    “小人拜見王爺!”
    “不必多禮,你之前是在商隊做幫工,去過山東?”
    “是的!”
    “濰州一帶的百姓是怎麽回事?他們也是漢人,為何會抵觸漢人?”
    “這……”衙役的臉色變了變,朝趙鬆拱了拱手。
    “再瞎說的可能有些大不敬,還請王爺饒恕!”
    “沒事,不怪你,說吧!”
    “濰州一帶的百姓都是從北邊遷過來的,王爺也知道,北邊比較苦,尤其是靠近長城一帶的百姓,過得更苦,百姓常年吃不飽飯都是常事,可即便這樣,朝廷的賦稅卻是隻增不減,讓北境的百姓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朝中佞臣更是上下勾結,貪墨軍餉,以至於北境的軍隊,也時常吃不飽飯,至於軍餉……很多人從參軍到戰死,都沒見過一個銅子。”
    “一直到金軍南下,軍隊的糧草不夠,便開始征調地方百姓的糧食,不給就硬搶,軍隊也沒辦法,拚著命在前線打仗,連頓飯都吃不飽,餓極了,也隻能搶老百姓的了!統軍將領也是無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守住城池都已經不容易了,哪還管得了其他。”
    “這一搶,便是壓垮駱駝的那最後一根稻草!”
    “金軍攻城傷亡太大,也不願強攻了,一方麵收買城中官員,一方麵收買地方百姓。”
    “王爺知道嗎?收買一個村莊三十多青壯,金人隻用了兩石麩子,你沒聽錯,不是米粟,也不是豆糧,是喂牲口的麩子。”
    “可這兩石麩子,卻讓這三十多人的家人能活下來,太容易了,容易道完顏宗翰也不敢相信這一切,以為有詐,可當一個接著一個村莊的青壯被收買,完顏宗翰也不在有什麽疑慮了,即便有詐也認了!”
    “打柏鄉縣的時候,幾百農夫憑借自己的身份,很容易就進了城,在完顏宗翰的大軍到來之際,在城中愣是不要命的一樣,搶奪了士兵的武器,打開了城門!”
    “完顏宗翰打下柏鄉縣,就死了三十個人,還是守城將士拚死反抗才殺的三十人,柏鄉縣有著兩千的城防軍,隻殺了金軍三十人,就全軍覆沒了!”
    “這仗打的完顏宗翰都感覺不可思議,後麵的金兵也是有模有樣的學著,很快就打到了汴京!”
    “後來的靖康之難,就這麽發生了!”
    “而對於立下大功的這些農夫,完顏宗翰也不好意思殺了,畢竟大宋那麽大,完顏宗翰還想更多的漢人投降自己,好拿下整個大宋。”
    “再後來,完顏吳乞買死了,完顏宗翰回去幫著完顏亶上位,金兵南下就停了下來。”
    “而這些被收買的百姓,自從跟了完顏宗翰後,每天都能吃飽,雖說這一路南下死了不少人,但是更多的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還有他們家人活下去的希望,不願意離開,想繼續跟著完顏宗翰,完顏宗翰也無奈,人太多了,自己不可能一直養著,剛好山東一帶打下來了,大宋南遷的人也比較多,空出了大片的土地,完顏宗翰幹脆將山東的土地全部占了,讓這些百姓以及家人全部遷過來給他種地。”
    “雖說金國賦稅重,再加上要上交完顏宗翰,可是山洞一帶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而且因為人少的緣故每家種的地也多了,一年下來就算自己隻有三成糧,也夠一家子人吃飽了,豐收年甚至還能存下來不少。”
    “所有的百姓在能吃飽飯的情況下,誰會願意造反。”
    “而且山東一年下來上交的糧草,足足夠三十萬大軍一年用度,在這種情況下,金國的皇帝也非常重視山東一帶,勒令金國貴族不允許插手山東,金國南下的糧草,幾乎九成由山東供給,就算靖康之難的始作俑者完顏宗望,也不敢輕易動山東,畢竟完顏宗望的軍隊糧草,全部靠山東供給!”
    “加上其他地方獲得的糧草和朝廷議和送去的糧草,金國南下,從來就沒為糧草發過愁。”
    “沒有酷吏的壓榨,沒有戰爭,還能吃飽飯,百姓還管誰是皇帝誰是官。”
    “相比徽宗和欽宗,山東遷過來的百姓,心中向著的自然是金國皇帝!”……
    趙鬆聽著心裏不是滋味,沒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貌似曆史上的確記載過有百姓北伐時候跟著金人阻止北伐,隻是輕飄飄一筆,沒有過多記載。
    “這些百姓大概有多少人?”
    “很多,別的地方不知道,但是濰州、益都府、濱州、棣州、淄州和濟南府,大部分都是從北方遷過去的。”
    “這群狗東西,真能給老子添麻煩,你下去吧,這裏沒你事了!”……
    “王爺,我知道這很為難,但懇請王爺,放過那些百姓!”
    “行了,我又沒說要殺他們,隻是戰事怕是要拖的時間長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