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征召令

字數:4145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普通人最好遠離權貴,付出再大的代價進行阿諛奉承都會被權貴視作理所當然或不屑一顧。
    另外,權貴交代事情做好了是本分,一旦稍有錯誤則是可能讓想巴結的人麵臨滅頂之災。
    所以,不是誰都能成功抱上權貴的大腿,過程中失去了尊嚴乃是更多,到最後什麽都沒有撈著。
    上麵那些就是樓令救了智罃之後,為什麽隻期盼獲得一筆好處,後麵沒有主動再去試圖聯係的原因。
    當然了,一旦被權貴賞識則是另外一回事,能夠把握自然要極力抓住機會。
    這裏的區分隻有一個,到底是誰主動。
    冬季如實來臨,今年到冬季下旬卻是下起了小雪。
    “布置的功課會在三日後檢查,你們不要懈怠了。”樓令致力於培養一幫班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多少算是小有成果。
    樓有果然在數學上表現出極強的天賦,數學知識的掌握方麵遠超其餘人,一年過去已經可以解答“雞兔同籠”的這道題了。
    也有幾人在語文上表現出極強的天賦,他們叫樓冰、樓森、樓見、樓林,其中的樓林是個女娃。
    其他人隻掌握不到一百個字的讀寫,四人卻是已經可以利用掌握的字來熟練組句。
    在武技方麵,樓令也發現了幾個好苗子。
    如果今年仍舊沒有獲得征召令的話,樓令就需要開始給他們分科,較為擅長什麽就專攻那個學科。這種教育方式在西方被稱為“精英教育”,一般會偏科偏得非常嚴重。
    樓令倒是想進行現代天朝的教育模式,非常現實的是老樓家急需一幫專科上的人才,隻能是他們展現出什麽天賦,主要看天賦去加強專業。
    因此,在專科上表現出非凡天賦的人,他們接下來隻負責學習,其餘天賦一般的人卻是仍舊需要參與勞動。
    忙碌的時候,通常會讓時間過得非常快,轉眼間冬去春來,隨後又到了春播的時間。
    “我到這裏,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啊……”樓令覺得自己的發展隻能算中規中矩。
    曾經的老樓家隻有一百二十多口人。
    在樓令的領導下,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人口增加到了將近五百,整個村子也是大變樣。
    增添的人口之中,近百是吸引生活在野外人,其餘則是樓令購買的到的奴或隸。
    可耕作田畝上麵,樓令帶人進行開墾,從原本的兩千四百畝增加到了五千三百畝。
    家畜方麵,本來隻有六匹馬、兩頭牛和三十四隻羊,現如今卻是增加到了三十八匹馬、十二頭牛和一百七十八隻羊。
    雞、鴨、鵝本來幾乎沒有,樓令不敢大肆養殖家禽,每個種類散養上幾十上百隻進行嚐試,暫時沒有碰上什麽災難。
    當前,老樓家的家禽每天可以下蛋一百四十到一百七十顆,基本被用來改善生活,主要是提供給需要訓練的“徒”以及男女孩子了。
    因為夥食上麵的改善,有資格上戰場的人一個個不說變得膘肥體壯,起碼不見滿臉菜色以及骨瘦如柴。
    即便是奴隸,樓令知道活著的奴隸才能夠創造價值,不可能讓他們頓頓吃飽,起碼夥食供應不會間斷。
    樓令就發現了很神奇的事情,隻是保障夥食而已,不止村人的服從度好到驚奇,便是奴隸的忠誠度上升也是極為迅速。
    人生在世一張嘴,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保證麾下不缺一口吃的,真的足夠人們去賣命了。而樓令暫時並沒有了解到這一點。
    一切都在變好,樓令盡管感到滿足,心裏的急迫感卻是越來越強。
    春播進行期間,柴突然來到老樓家。
    樓令以為是來征召前去為權貴服務,沒有想到是其它的事情。
    “秦人偷襲我們了!”柴是來下達征召令的。
    在這個時候,主流是開戰之前會進行宣戰,互相之間不搞偷襲、埋伏之類,史學家稱為“古典時代”,打得是一種“君子之戰”。
    隻是,晉國與秦國打了一場“崤之戰”後,兩國的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惡劣。
    那一場“崤之戰”發生在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晉國正在進行國喪而派兵偷襲晉國的小弟鄭國,後麵因為鄭國有準備而退回。晉襄公率軍在崤山(今河南省洛寧縣東宋鄉王嶺村交戰溝)隘道設伏全殲回師的秦軍,俘虜秦軍三帥。
    當時因為晉軍將士們都身著白色孝服,大臣們覺得這樣不吉利,把白衣服全部染黑。晉襄公親自率軍出征,把部隊埋伏在崤山。當地是秦軍回師的必經之路,在秦軍進入峽穀時,晉軍迅速出擊,秦軍大敗,三位主帥全部被擒。
    戰役結束後,晉國才開始安葬他們尊敬的晉文公,葬禮上喪服都是黑色的。這個傳統也就一直延續了下去。
    秦國趁著晉國國喪,出兵偷襲晉國的小弟鄭國。
    晉國在崤山埋伏秦軍,盡數殲滅秦軍,並且還俘虜了秦軍的三名統帥。
    兩國都不認為自己做錯,將過錯怪罪到對方頭上。
    自此以後,無論晉國或是秦國都不再以“文明”的方式對待對方了。
    這一次,秦國仍舊是對晉國不宣而戰,大軍殺進晉國魏氏的封地,魏氏一邊抵抗一邊派人示警與求援。
    “我會在期限內,率部趕到‘蒲’城!”樓令確認是征召令,給出了答複。
    柴還需要去其它地方通知,沒有接受老樓家的招待就急匆匆走了。
    “幸虧春播已經完成,要不然……”樓令很慶幸這一點。
    接下來當然是樓令對自己的附庸進行征召,連帶自己在內需要出征的人數為三十,準備了兩天才正式出發。
    “凡事不要逞能,注意保護好自己。”師嬴隻有這一句囑咐。
    樓令率部抵達“蒲”城的時候,城外已經集結了一千餘人。
    他們先去報到,再將自己的情況匯報清楚,包括帶來了多少戰車,參戰人員有多少,裝備狀況等等。
    隨後?自然是要等待進一步安排了。
    兩年多過去,樓令已經買了一乘新的戰車,進行購買的時候,果然如事先預料的那般,戰車的價格漲了不少。
    隻不過,樓令是一名“上士”,納賦必須攜帶至少一乘戰車,無法自行製造為前提,便是戰車再貴也要買。
    時隔兩年之後再次獲得征召,得到征召的大多數人基本帶著歡愉的情緒。
    出征可以抵稅,上了戰場有可能立功,哪怕未能獲取爵位,誰都想獲得一些戰利品。
    至於戰死、傷殘或是大軍戰敗?有人可能存在悲觀情緒,想要保住現有地位,再不情願也要應征入伍。
    “需要租車或兵器的人,過來我這邊登記了!”有人在大聲喊。
    當前,納賦的各階層都要自行武裝,甚至要自己保障後勤,未能做好充足準備有其它的辦法,比如進行租借。
    樓令沒有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很難免會產生好奇心,移動腳步湊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