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平陵令

字數:421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樓令第一次參加高規格的晚宴,一頓吃下來卻覺得啥玩意也不是。
    怎麽說呢?即便是一國之君擺得宴席,能夠稱得上最為豐盛的食物就是羊肉,無非就是用什麽來煮,煮好之後用什麽來盛放。
    其餘的佳肴?在春秋中期別奢望了啊!
    當代,什麽玩意都是白水煮,壓根不講究配料或佐料,放一些鹽巴就算完事了。
    宴會上最為珍貴的東西不是其它,是一小杯的蜜水,還有數量極少的蜜餞。
    另外,正式的宴會確實隻能吃到羊肉,其餘的肉即便能做得賊好吃,自持身份的東道主也不會將之列為菜單。
    不因為別的,單純就是認為雞、鴨、鵝、豬、魚、等等不上檔次。
    至於牛肉?私下可以吃,同時吃牛肉也不犯法,正式宴會卻沒人列入菜單。
    為什麽會那麽癡迷於羊肉呢?隻因為在進行祭祀的時候,羊才是主要的祭祀用品!
    菜色就那樣,酒水基本上也就湊合著。
    所以,樓令一場晚宴參加下來,得出了一個結論:宴會吃的不是食物,講究的是誰用了什麽用餐工具,以及座位排次。
    簡單來說就是:用餐工具代表著階級,座位檔次決定社會地位。
    晉君獳是現場唯一一位可以使用“鼎”來盛放食物的人,其餘人皆沒有那個資格。
    卿大夫的座位一定靠前,又區分擔任著什麽樣的卿位。
    晚宴結束之後,晉君獳並沒有留誰在宮裏過夜。
    他們醉或者沒醉,哪裏來就回哪裏去。
    樓令在“絳”並沒有產業,夜晚城門已經關閉,想出城要麽是從城牆跳下去,不然就坐竹籃子被吊著下去。
    郤至清楚樓令的情況,帶上去到郤氏的府宅,安排樓令以及隨從的下榻之處。
    “歇著吧,有什麽事情明天再說。”郤至喝了不少,說完直接走掉。
    樓令其實也喝了不少,隻是一點醉意都沒有。
    “郤氏這麽一個大家族,在都城的住宅也是茅草屋居多,隻有不多的幾個建築物大量使用木材結構,壓根看不到大量使用青磚與瓦片的建築物啊。”
    樓令至少知道一點,一直到鋼筋水泥普及之前,中原地區的絕大多數大戶人家,他們蓋房子確確實實是優先使用木頭。
    為什麽不大量采用青磚?極可能不是生產力的因素,或許就是對木頭的使用形成了一種習慣。
    翌日。
    早早醒來又進行梳洗的樓令,他吃完了朝食特地請見郤至,再由郤至帶著去見了郤克和郤錡。
    樓令對郤氏一眾人表達感激之情。
    “日後有所差遣,你且用心便是。”郤錡將話說得比較直白。
    結果就是郤克聽得立刻皺眉,隻是沒有開口說點什麽。
    講實話,樓令跟郤錡接觸不多,看出郤錡就是那麽一種為人,並非是刻意針對誰。
    話說得難聽點,無非就是郤錡認定自己就是應該高高在上,認為所有地位比自己的人,他們就該被予取予奪罷了。
    多數的上位者,尤其是一出生就站在終點的人,他們沒有得到正確的培養,幾乎都是那副德性。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底層向上爬的人,一旦坐上了高位,不一定就會好到哪去,乃至於比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他們的德性還不如。
    說到底,無非就是教育問題。
    郤克笑著對樓令說道:“有需要,你就去找至。至無法解決,可以來找我。”
    郤至笑著點了點頭。
    樓令自然又是一陣感謝,隨後提出馬上去新封領看看的意願,請求郤氏能夠支援向導。
    “是該先去看看。”郤至搭話。
    到這裏,樓令就該告辭了。
    等樓令出了屋子,郤克開始訓斥起了郤錡,話題無非就是讓郤錡改一改性子。
    “你可不要辜負家主的培養啊。”焦是郤氏的家臣,其實是沒有‘氏’的一類人。
    沒有“氏”也就代表沒有封領,又或是祖上闊過,到了他這一代失去了所有,沒有資格再有“氏”了。
    這種當了家臣卻連“氏”都沒有人,講實話就是地位不怎麽高的一類,要不然當某家族的“家大夫”其實也能享有食邑。
    樓令隻是保持微笑,再點了點頭。
    他們並沒有什麽話題能聊,後麵也就幹站著,等候向導過來。
    等了大約兩刻鍾,十來人出現在樓令的麵前。
    為首的人先自我介紹,說是叫郤超,他們十二人便是家族安排給樓令的向導。
    “足下隨行的人有多少?帶來了多少馬匹和車架,有多少儲備的糧食,繩索、皮囊……”郤超的話就一個意思,出遠門沒有那麽簡單,該做好所有能夠做到的準備。
    樓令一聽郤超說那些,多少感覺到靠譜。
    可不是嘛!
    任何時代出門都要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免得到了需要的時候各種沒有。
    在現代,隻要不是去了無人區,起碼還能夠花錢買所缺的物品。
    在春秋中期?更多的時候是屬於有錢沒地方花。
    樓令也就說道:“先回‘樓’地,一應準備就緒之後,我們再啟程?”
    郤超得到的命令是給樓令當向導,自然是遵從樓令的意見了。
    剛魂穿過來的那會,樓令為了智罃履行承諾會幹著急,怕的就是別人隻是說說而已,東西並不一定能到手。
    國君以及眾貴族說要贈予人口或物資,他們是在那種場合下說出來,甭管送來的時間快或慢,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食言。
    樓令盡管暫時沒有收到任何人口或物資,心態卻跟剛魂穿過來那會變得不一樣,帶著輕鬆的心情往“樓”地趕。
    耗時二十一天,樓令回到家中。
    “搬家?搬去哪裏?”師嬴已經知道樓令獲得‘下大夫’的爵位,欣喜和激動難免,聽說要搬家更為關注。
    “那個地方叫‘平陵’,我們要是不喜歡也能改。”樓令已經知道自己的封領叫什麽名字了。
    按照習俗的話,樓令已經有自己的“氏”了,就叫:平陵氏。
    如果樓令不改地名,以後人們對他的稱呼就是:平陵令。
    不得不說的是,春秋時期的人對“平陵令”這個稱呼會覺得正常,其餘時期……例如兩漢之後的人,他們聽到“平陵令”一定會以為是個官職。
    師嬴關注起了其它事情,問道:“什麽時候搬?”
    這個問題也是樓令必須正視的一件事情。
    樓令現在無法給出答案,肯定是要先去封領親眼瞧一瞧看一看,才能正式將一切章程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