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你這是要幹啥去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A+A-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吃過了晚飯,李氏熬藥,鄭氏把一家子的衣服都搬出來洗。
    陳瑜坐在老三屋裏,在給崔氏行針,崔氏看著婆母專注的樣兒,別說大氣兒不敢出了,是氣兒都不敢出。
    等陳瑜抬頭看到崔氏那都憋青了的臉色,抬起手不輕不重的照著崔氏後背就是一巴掌。
    “咳咳咳……。”崔氏一陣急咳嗽,眼淚都掉下來了。
    陳瑜把繡花針逐個收起來,看似隨意的說“不是打你,怕你憋壞了。”
    “娘,媳婦兒怕過了病氣到您身上。”崔氏小聲說。
    陳瑜掃了眼崔氏“沒那麽容易過上,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咱們家孩子都小得注意些,我去給你做幾個口罩來用。”
    崔氏茫然的看著往外走的陳瑜,總覺得婆婆變化太大了,簡直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娘。”蘇竹隱湊過來坐在崔氏身邊“奶今天剁了四叔的手指頭呢。”
    崔氏就一哆嗦,背轉身不敢對著蘇竹隱說話,壓低聲音問“為啥?”
    蘇竹隱抿了抿嘴角“四叔要拿我去抵債,奶生氣了,還和那些人說從此以後都不管四叔了呢。”
    崔氏聽到老四要用自己兒子抵債,眼淚就掉下來了“娘會好起來的,娘一定要好起來。”
    “娘,我去哄妹妹睡覺,明兒我也進山去找野菜。”蘇竹隱小小的腦袋裏認準一個理兒,不能白吃飯,隻要自己能幹活,奶就不會再罵自己這一家人窩囊廢了。
    李秀英端著湯藥進來,崔氏也小心翼翼的怕過了病氣,等雞湯再次送到崔氏麵前的時候,崔氏的手都在微微的顫抖。
    過門快八年了,就算是生竹隱那會兒也沒喝上一口雞湯,又不是個傻的,自然發現了這諸多的不對勁兒。
    鄭氏看在眼裏,坐在旁邊一板一眼的學了今兒家裏發生的事情,末了說了句“老三媳婦兒,咱們這幾個當媳婦兒的,看樣子是熬出頭了。”
    “娘咋就突然轉性了?”崔氏小聲問。
    鄭氏搖了搖頭,過門十二年了,她如今也是看不透了。
    但是有一點鄭氏很確認,那就是婆婆真變了。
    陳瑜找了漿洗到軟綿綿的布,做好了口罩送過去的時候再給崔氏診了診脈,回去的時候就想著如何用藥。
    蘇家莊後麵有兩座大山,距離近一些的是老君山,稍遠一些的是明珠山,都是兩座物產豐富的青山。
    蘇家莊不下千人,但沒有郎中,但凡要是生大病的話,就去青牛縣,家裏窮一點兒的人也就拖著等死了。
    會醫術的人少,認識草藥的人那就更少了,再說大多數具有藥效的草藥如果被誤食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比如具有大毒的馬錢子,川烏和鬧羊花之類的那都是要命的。
    在別人看來不敢碰的草藥,在陳瑜的手裏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立刻行醫太冒險,陳瑜決定先從製備草藥下手,去藥廬也可以試探一下藥材的行情。
    一大早晨,鄭氏就準備好了三個大小不一的背簍,蘇謙修吃過飯就帶著弟弟和妹妹背著背簍準備去挖野菜了。
    “二娘娘。”蘇竹隱站在三房的門口小聲問“我可以和謙修哥一起去嗎?我離他們遠一些,不會過了病氣的。”
    這話落在陳瑜的耳中心裏就一酸,六歲的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不過她沒出聲,而是看著鄭氏。
    鄭氏似乎沒想到蘇竹隱會這麽說,楞了一下後就笑了“行,我們家竹隱也長大了,來,二娘給你找個小背簍。”
    躲在蘇竹隱後麵的蘇玉暖立刻探出頭來“二娘娘,我也想去行嗎?”
    “暖暖還小,跟二娘在家裏吧。”鄭氏說。
    蘇玉暖立刻噠噠噠的跑過來拉住了鄭氏的衣襟,揚起小臉可憐巴巴的說“二娘娘,我和哥哥能幹活,奶就不會罵我娘了,讓暖暖去吧。”
    鄭氏歎了口氣蹲下來“那不給暖暖背簍,跟哥哥用一個行不行?”
    蘇玉暖立刻點頭猶如小雞啄米似的。
    陳瑜很滿意鄭氏,雖說刀子嘴讓人接受不了,可對孩子們是真心的疼愛,這個家原本的雞飛狗跳歸根究底是原主偏疼蘇老四惹來的,如今自己對蘇老四的態度擺在明麵上了,鄭氏整個人都變了。
    鄭氏在大門口看著幾個孩子往老君山的山腳下走去,還不放心的揚聲說“阿修,別往深山裏去,有野獸!”
    “知道啦娘,我看著他們幾個。”蘇謙修回應著。
    鄭氏轉身往回走,就看陳瑜提這個背簍走過來,趕緊過去“娘啊,你這是要幹啥去?”
    陳瑜盡可能的模仿原主平日裏霸道不講理的樣子,臉色一沉“出去走走,在院子裏屁大點兒的地方憋屈了。”
    “啊。”鄭氏心裏就劃魂兒了,一時間也沒敢再攔著,眼看著陳瑜慢騰騰的往老君山的方向走去了。
    鄭氏搞不懂這婆婆到底是改好了還是沒改好,一抬頭看到熬好了湯藥端出來的李秀英,走過去“秀英,娘這是咋回事?去老君山了。”
    李秀英停了腳步“二嫂,娘的性子閑不住,保不齊到地裏看看呢。”
    鄭氏就沒再多想,讓李秀英送了湯藥去三房屋裏,自己拿了繡活兒放在朝陽坡的地方,喊了小姑子福娘出來做事。
    老君山和蘇家莊之間隔著一條河,河麵很寬,河水也挺深的,在河麵上有一座木橋,人們往來都從木橋走,這會兒大大小小的孩子們都要去挖野菜,所以人可不少。
    五月末的天氣,到處都生機勃勃。
    草叢裏就有很尋常的草藥,車前草、馬齒筧都是一片片的,這些都可以藥食同源,陳瑜並沒有采摘,而是直奔老君山的山裏。
    無人問津的草藥到了陳瑜的手裏,那就是治病救人,強身健體的寶貝,因為身體太虛的緣故,陳瑜找了個光滑石頭坐下來想要休息一下,剛閉上眼睛忽悠眼前的景色就變了,一片不曾種植的田,田地的盡頭是一排竹屋,還有一眼泉像是從半空中落下來的,陳瑜愕然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下意識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