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天,萬物複蘇的季節
字數:3643 加入書籤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喬春花一胎兒女雙全!
陳瑜大手一揮,擺流水席!
因為蘇四郎不在家,因為蘇四郎曾經不是人的和喬春花和離,更因為陳瑜要讓每個人知道,就算是蘇四郎這輩子都不回來,喬春花娘仨自己必是護著的!
洗三的時候,喬家人全員到齊。
當喬守金看到蘇家這寬敞氣派的大宅子的時候,心裏那叫一個五味雜陳。
蘇二郎和蘇三郎待男客,喬月娥和李秀英待女眷,芸娘挑大梁安排席麵,陳瑜和福娘啥也不做,就是照顧喬春花和兩個小家夥。
身為母親的曹氏來的路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看到被照顧的妥妥帖帖的女兒,感動的給陳瑜鞠躬。
陳瑜扶著她坐下來“親家母,當初的話做數,你就放心吧。”
曹氏臉都紅了,拿了帕子抹了眼淚,打了個嗨聲“實不相瞞,親家母能做到這份上,我們一家子都無話可說,至於以後的日子,我們隻能幫襯著春花和外孫、外孫女,沒別的心思。”
“你來了可就別走了,這三天三夜我都沒睡個好覺,年輕人照顧我不放心,你就在家裏住一段日子吧。”陳瑜看得出來曹氏是真的疼喬春花,說了這麽一句。
曹氏立刻挺起了胸脯“這事兒我行,親家母好好歇著,我肯定好好伺候,放心吧。”
說完,兩個人哈哈大笑,頗有些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第九天的時候,蘇家正式擺起來了流水席……。
喬春花氣色恢複了不少,看著給孩子換褯子的親娘,笑著說“娘,現在稀罕這兩個孩子了?當初娘可是死相逼我呢。”
“呸呸呸!你個小沒良心的,我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曹氏把孩子包好放進搖籃裏,過來給喬春花擦汗,這幾天出虛汗少了許多,可還是會有“娘是過來人,知道對咱們來說孩子就是仰仗,可是你要把娘的話記在心裏,在蘇家,你婆婆才是你的靠山。”
喬春花笑著點頭,一副有兒有女萬事足的模樣。
曹氏也明白陳瑜是真疼喬春花,這幾天別說伺候月子了,就是幾個院子的大小、格局甚至擺設都沒虧待自己女兒一分一毫。
在曹氏看來,還求什麽呢?
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青牛縣鑼鼓喧天,百姓們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女學的門前。
陳瑜一身素淨的長衫站在最前麵,一左一右分別是趙氏和林氏,再往後是周玉鳳、李玉蓮、蘇蘭娘和許多年輕的姑娘們。
特別出席這個開學儀式的人是縣令李斯忠和南學道陸德明。
“諸位青牛縣的鄉親們,開天下之先河的女學正式成立了,陳瑜承蒙南學道陸大人的舉薦,父母官的委任成為女學的第一任山長。”陳瑜聲音洪亮的開場白,第一次在這個世界上把自己的名字公之於眾,如同烙印一般的讓所有人都知道,她可以是蘇家老夫人,但她是陳瑜。
人群安靜下來,陳瑜緩緩地說“女子秉承坤德,載繁衍之道,謂之陰,道家講究的是陰陽平衡,負陰抱陽而成就大道,所以,女子並非是菟絲花一般的存在,她們一樣在用生命承載人類的未來,所以女學第一宗旨自強。”
陸德明看看李斯忠,發現李斯忠也是一臉蒙圈,陸德明眯起了眼睛,這蘇家、不,這陳瑜的境界可見端倪了。
“生而為人,立天地間,毋論男女,人之一字不偏不倚,女學第二宗旨自立。”陳瑜環視眾人,朗聲“夫妻之道,在舉案齊眉,在互敬互愛,身為女子當知,不與男子分庭抗禮,但求有之錦上添花,無之亦能頂天而立地,女學第三宗旨自愛。”
百姓愕然,都有些不知所措了,但懂得都懂了,林君顏就是其一,激動地嘴唇都微微顫抖,周玉鳳也聽懂了,她眼神都有湛湛之光。
陳瑜頓了片刻,才說“但凡入女學的姑娘們,要謹記這三點自強、自立、自愛!”
陸德明第一個鼓掌,如此女學!雖然陳瑜嘴上說不與男子分庭抗禮,但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天下一分為二,女子獨占一邊的野心啊。
“女學開設課程如下術算、女紅、醫療、識字以立命,輔修琴棋書畫以修德。”陳瑜說完這些後環視在場眾人,又說“女學的學子十歲到十六歲都可報名。”
並不太長的開場白,說明白了想要說的事情,陳瑜就讓林君顏和趙氏負責登記造冊,女學分班。
許多百姓都覺得好奇,真正能送來女學讀書的姑娘並不是很多。
這種情況在陳瑜的意料之中,萬事開頭難,倒也不急於一時。
術算陳瑜親自教習,醫療從學習草藥開始,蘇福娘可以趁此機會再次夯實自己的基本功,女紅有趙氏,琴棋書畫和識字這一塊林君顏就能獨當一麵。
打從開學這一天開始,陳瑜就開始跟林君顏學識字了,不識字的人設已經不能用了。
林君顏簡直都被嚇到了。
“山長可真是奇才啊。”林君顏是真心這麽覺得的。
陳瑜不好意思的笑了,有什麽辦法呢?隻能委屈林君顏了。
除了林君顏外,陸德明似乎更閑,幾乎每天都在女學後麵的紫竹林裏做學問,甚至在這邊結廬而居了,每天除了看書之外,就和李斯忠下棋品茶,當然,隻要陳瑜有空,陸德明總是會尋找機會和陳瑜坐一坐。
也就是這段時間,對陳瑜以後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春天到了,萬物複蘇的時候,也就到了耕種的時候,陳瑜除了女學這邊要每天去兩個時辰外,更多的時間是給蘇巧娘調理身體,教耿如春如何給玉米種子催芽。
種子很多品種,但玉米是產量最高,田間操作技術相對比較容易上手的。
耿如春學的非常認真,等蘇德言和一些村民同意種植玉米的時候,耿如春就已經可以教他們了。
整個蘇家莊都有了變化,但身在其中的陳瑜還沒感覺出來。
耕牛遍地走的時候,陳瑜特地去了田間地頭,看著古樸笨重的木犁破開土地的瞬間,臉上的笑容就溢出了,空氣裏是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
不管她走到哪裏,蘇家莊的人都會停下腳步,年輕人要尊一聲“二奶奶。”
陳瑜都笑嗬嗬的和大家打招呼,心情是從來沒有過的舒暢,有一種曆劫後的塵埃落定感。
眼前的世界是嶄新的,陳瑜決定和蘇德言商量一下如何讓全村子的人都富裕起來,隻有這樣才會讓蘇三郎的根深深的紮入泥土中,助他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