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薑家,好大的氣派!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A+A-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蘇四郎和潘鳳閣走的很急,能等到潘玉玲三朝回門都是為潘鳳閣考慮。
    陳瑜反複叮囑蘇四郎保險子的用處,蘇四郎牢牢記在心裏,接過來娘給準備的金絲軟蝟甲,蘇四郎雙膝跪地“娘,四郎去給您掙個誥命回來。”
    “我要誥命做什麽?”陳瑜扶著蘇四郎起身,拿起來馬蹄糕的模具再次叮囑一遍用法,才親手放在搭子裏“到了營中就把模具給夥頭兵,模具多了能用的人就多了,記住了嗎?”
    蘇四郎點頭“是,四郎記住了。”
    陳瑜過來給蘇四郎整理衣襟“記住了,戰場之上不可孤勇,這段日子刻苦攻讀的兵法得會用!蘇家如今可不是窮苦日子,你報君報國娘支持你,但你是蘇家的兒子,得全須全尾的回來。”
    蘇四郎笑得沒心沒肺的,拍著胸脯“放心吧,以前兒子就會打仗,兵法都學了,隻能更厲害。”
    真說囑咐,陳瑜覺得一肚子話都不知道從何說起,自己不會行軍打仗,也完全沒辦法直觀立體的去假設戰場上的場景,隻是害怕蘇四郎會舍身報國,她不覺得羞恥,身為家人,沒有一人不擔心上戰場的孩子的。
    “行啦,天色不早了。”陳瑜拍了拍蘇四郎的肩膀,沒再說什麽。
    蘇四郎翻身上馬,戰馬人立而起嘶鳴一聲,絕塵而去和在路口等著的潘鳳閣匯合,兩個人輕裝簡行直奔大營……。
    陳瑜靜靜地站在門口,良久才轉身回屋。
    就在蘇四郎和潘鳳閣離開蘇家莊的時候,嘉靖帝下令斬耶律楚雄,禦駕親征。
    隻是這消息別說陳瑜不知道,就是蘇四郎和潘鳳閣也不知道。
    蘇家總是在忙碌。
    陳瑜亦是如此,她把燒瓷和燒陶的資料都整理好之後,怎麽都沒想到的人登門拜訪了。
    “某薑桓,奉家主之名拜訪蘇老夫人,這有家主親筆書信一封,請蘇老夫人過目。”清瘦的青年人一身月白色長袍,坐姿端正,說話不緊不慢,大戶人家的出身的矜貴氣渾然天成。
    陳瑜接過來書信放在一邊“薑公子一路辛苦了,此番隻是來蘇家?”
    薑桓恭聲“回老夫人的話,薑家在明珠山的書院已經建好了,得了李大人的消息後,家主對玉米十分看重,百姓之安穩,莫過於身上衣,口中糧,二者再做取舍,那便是食為天,所以薑桓來蘇家還有一事,但要等蘇老夫人看過書信後,再做定奪。”
    陳瑜請薑桓去客房休息,這才打開書信。
    展開書信第一句便是感謝陳瑜救蕭祈玉,通篇看下來,薑家這位家主很是平易近人,要見一見陳瑜的理由也很充分,玉米的用途陳瑜在意,薑家更在意。
    至於為何請陳瑜去明珠山,薑家家主在書信中也解釋了一句某不良於行。
    這就太客氣了,解釋什麽呢?陳瑜想著帶誰去合適,顯然隻能是蘇三郎了。
    從這裏到明珠山不遠,陳瑜看完書信去見薑桓,定下第二天啟程去明珠山。
    蘇三郎得知薑家的書院已經建好了,除了驚歎薑家動作之快外,更意外的是如此悄無聲息,別的不說,蘇家莊進山采藥的人可不少,老君山和明珠山都去,但一點兒消息也沒有啊。
    一大早,陳瑜和蘇三郎隨薑恒離開蘇家。
    看著並不健壯的薑恒,走路爬山倒一點兒不含糊,蘇三郎暗暗佩服薑家治家之嚴,並不曾讓讀書人弱了身子骨,想到以前的自己更感慚愧,那時候蘇家還很窮困,自己隻是得了個秀才功名就覺得了不起了,整天捧著書本,書沒讀好,還四體不勤。
    看著自己的娘走路也輕快的很,蘇三郎抿著嘴角笑了,幸好娘突然就開竅了,她開竅後全家都跟著開竅了,自己書本沒放下,可心思放下了,拿起書本能讀書,放下書本能耕種,身體都好了許多,否則走這山路,自己怕早就氣喘籲籲了。
    薑桓話不多,陳瑜反倒很自在,如果薑桓在路上總是要試探自己幾句的話,那隻能讓自己更防備。
    書院建好了,祈玉的身體不知道怎麽樣了,如果好了的話,也會很快回來的,再回來的話,這孩子就和之前大不一樣了。
    皇子,特別是被寄予厚望的皇子,那一個不是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勢力呢?
    明珠山的山腳下,薑桓停下腳步,抱拳“老夫人稍做休息。”
    客隨主便,陳瑜到旁邊一塊平整的大石頭上坐下來,拿了帕子擦汗,蘇三郎拿過來水囊給陳瑜。
    陳瑜喝了幾口水,看薑桓往林中走去,看了眼蘇三郎。
    蘇三郎壓低聲音“娘,別擔心,我看著薑桓可不單單是個讀書人。”
    這個陳瑜沒看出來,垂眸“見機行事就好,薑家對蘇家並無惡意。”
    “是。”蘇三郎應聲。
    “還要不卑不亢才行。”陳瑜又說了一句。
    蘇三郎點頭,他明白娘的意思,如果以勢壓人,蘇家不需要攀附任何人以求庇護。
    有一炷香的時間,薑桓才回來,在他身後跟著四個彪形大漢,其中兩個人抬著竹杠椅轎,一前一後兩個人,竹杠架起來椅子。
    “蘇老夫人,請。”薑桓十分客氣的抬手。
    陳瑜並不矯情,道謝“薑公子費心了。”
    “應該的,老夫人不必客氣。”薑桓看蘇三郎扶著陳瑜坐在椅轎上,這才衝蘇三郎抱拳“蘇三公子可還行?”
    “沒問題,薑兄請。”蘇三郎抱拳。
    四個壯漢換班,陳瑜可省了不少力氣,這一路上來,陳瑜猜測薑家把明珠書院建在山尖上了。
    明珠山雖說看著不高,可望山跑死馬,何況明珠山和老君山是當地人給的名字,連綿的山脈盡頭在哪裏陳瑜都不知道。
    半山腰已經是雲霧繚繞了,再往上走有了新鑿出來的石階和涼亭。
    涼亭裏走出來兩男兩女都是下人打扮,四個人迎過來,行禮後,其中一個男仆恭敬的對薑桓說“大公子,已經準備好了吃喝,老爺吩咐請客人在這裏歇歇腳再上山。”
    薑桓點頭,吩咐擺飯,衝陳瑜行晚輩禮,請陳瑜入涼亭休息,兩個丫環過來扶著陳瑜進了涼亭。
    涼亭用竹席隔開,陳瑜這一側放著長條矮桌,矮桌上放著一碗粥,兩碟小菜和一籠水晶包,青瓷茶壺,茶碗裏的茶湯澄澈清香,兩個丫環一左一右跪坐服侍陳瑜用飯。
    陳瑜端著粥碗,暗暗感慨薑家,好大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