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蘇三郎離家

字數:3669   加入書籤

A+A-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陳瑜拍了拍鄭月娥的手背,笑而不語。
    說什麽?往後的日子會如何,誰看得透?
    蘇三郎的媳婦那樣都挺不錯,就是心思略陰鬱了些,隻能說往後她和蘇三郎日子能過的好就成,自己身邊這幾個媳婦兒都好,也都挺聰明的,不差一個注定要離家的媳婦。
    如今是樂成府,蘇三郎中舉之後會去京城太學讀書,就目前看必也是舉家搬遷過去的,所以打從去樂成府開始,蘇三郎這一家子就不太可能回到蘇家莊來常住了。
    往好了想,崔良秀的心思多是好事,京城那些官夫人誰不是人精?心思太淺反倒要吃虧,隻要她能不走歪路,自己大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往壞了想,真要是個不爭氣的,自己收拾她真不難,所以陳瑜很不願意多費心思在蘇三郎的家事上,再者,蘇三郎是必要入仕的人,他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家,那還有什麽大用?
    誰都是不吃一塹不長一智,蘇三郎要會修身齊家,才能再說入仕成為什麽樣的官吧。
    鄭月娥也不多問,她都不知道自己從什麽時候開始的,認定婆婆全都對,哪怕婆婆什麽都不說,那也必然心裏都想好了的,還沒到說的時候。
    這一趟青牛縣之行,陳瑜還和梁子謙定下了去定陶縣的日子,初六動身。
    鄭月娥心裏明鏡兒似的,這幾天時間就是要送蘇三郎一家子去樂成府的,果不其然,她們婆媳倆前腳才到家,雁歸帶著六子一行人下山,被安排在原本做學堂的倒座屋住下了。
    晚飯後,蘇三郎和崔良秀過來見陳瑜,定下來動身的日子定在初五這天,陳瑜詢問“可都準備妥當了?”
    崔良秀點頭“母親,除了三郎的那些書外,隻帶了一家子的換洗衣物,統共三車就裝下了。”
    “好,明兒開始裝箱準備吧。”陳瑜從旁邊拿過來早就準備好的兩張身契遞給崔良秀“這是董氏和青柳的身契,你收好了。”
    崔良秀趕緊起身雙手接過來,拿著身契在手,自己才算得上是董氏和青柳的主子,讓其生則生,讓其死便死。
    “三郎入仕前和入仕後都需要清譽,良秀管理後宅切記不可不考慮周全,竹隱和玉暖年紀小,到那邊要多多費心在兩個孩子身上。”陳瑜說。
    這話讓崔良秀後背起了一層冷汗,趕緊壓下自己的心思,懷疑婆婆是看穿了自己剛才所想,這就太嚇人了,恭順的低著頭應“是。”
    陳瑜看著蘇三郎“三郎若中舉也需回家來一趟,回頭再定去太學的事。”
    “是。”蘇三郎沉聲“兒子不在身邊,母親一定要保重身體,等喜報到家,定不辜負母親的期盼。”
    陳瑜笑了“好,娘在家裏等著三郎的喜報。”
    當晚,竹隱和玉暖哥倆兒過來陪著陳瑜。
    陳瑜看著兩個孩子,竹隱都八歲了,這孩子看上去比他爹都沉穩,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特別招人喜歡,在蘇家他們這一輩的孩子中,竹隱學習是最好的,當了學塾小小夫子大半年呢。
    玉暖也六歲了,小姑娘萌萌的太可愛,哪裏還有當初蹲在門口,吞著口水告訴自己‘不饞’的小可憐樣兒。
    “祖母,咱們家不再開學塾了嗎?那些曾經在咱們家開蒙的孩子們若放下了書本,隻怕之前的辛苦都白費了。”蘇竹隱腰背挺直的坐在陳瑜旁邊的凳子上,一板一眼的說。
    陳瑜發現了,崔良秀叫自己母親,蘇竹隱叫自己祖母,都是尊稱,好是好,有規矩,就是會覺得略有一些距離感。
    蘇玉暖撇嘴兒,靠在陳瑜身邊瞪蘇竹隱“你問奶奶作甚?奶奶倒是給了他們識文斷字的機會了,可他們的爹娘怎麽做事的?二哥說了,得寸進尺的人慣不得,咱們家又不是開善堂的!”
    說完,蘇玉暖說完,揚起小臉“奶奶,玉暖說的對吧?”
    陳瑜笑了,揉了揉蘇玉暖的小臉蛋“你二哥還說什麽了?”
    “還說想學本事的人自己都會想轍,等他們求到咱們家頭上的,求來的好處都愛惜著呢。”蘇玉暖又看了眼蘇竹隱“你看三哥,小小年紀就讀書讀傻了,滿嘴的仁義道德,哼!人心險惡不知道啊?”
    陳瑜笑出聲來,這小丫頭隨誰了啊?這小嘴兒厲害的。
    蘇竹隱臉都紅了,瞪了蘇玉暖一眼“爹把你慣壞了,口無遮攔。”
    “爹說我要和奶奶學,以後做奶奶這樣的人,我學得好著呢。”蘇玉暖不甘示弱。
    這下,陳瑜都笑出來眼淚了,好家夥,還牽扯到自己身上了。
    旁邊伺候的尋梅和冷香也笑了。
    尋梅把幹果匣子送到蘇玉暖跟前“三小姐真是可愛。”
    蘇玉暖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尋梅“我像我奶奶。”
    陳瑜樂不可支,怪不得說含飴弄孫是一大福氣,果然在小孩子這裏得到快樂是真簡單,也是真舒心啊。
    這孩子像不像自己不確定,但肯定不像崔良秀,甚至和崔良秀的性子截然相反。
    “您長得也像老夫人,是個小美人兒。”尋梅笑著推到一旁。
    蘇玉暖抬頭看看陳瑜,伸出小手摸著陳瑜眼角的皺紋,歎了口氣“奶奶你等等我,等我長大了就幫奶奶做事,讓你慢點兒老。”
    “好,奶奶等著玉暖。”陳瑜握住孩子軟嫩嫩的小手,心裏莫名的一陣酸澀。
    兩個孩子就是跑來親近陳瑜的。
    平日裏陳瑜忙,孩子們都極少到自己身邊。
    離別對大人來說是奔前程的喜悅多一些,可對於這麽小的孩子來說,離別意味著不能天天見到了,並不是快樂的事。
    入夜,蘇玉暖躺在陳瑜懷裏,小蟲子似的蹭來蹭去,一會兒摸摸手,一會兒往懷裏鑽,陳瑜隻要輕輕一動,她立刻裝睡。
    陳瑜的心被這個孩子給暖化了,她知道這個家裏的人都很尊敬自己,畢竟可以說這個家能有如今的局麵,是自己拚出來的,但孩子能這麽親近自己,是不一樣的感覺。
    任憑玉暖在懷裏蹭蹭、摸摸的,陳瑜想到了蘭娘,蘭娘離家日子可不短了,也不知道在樂成府那邊如何了。
    蘇家這些孩子裏,最先走進自己心裏的就是蘭娘,祖先離開家的也是蘭娘。
    轉眼初五,陳瑜帶著一大家子人送蘇三郎一家人離開,燕歸帶著護院一路護送蘇三郎一家離開蘇家莊,蘇三郎看著越來越遠的家門,看著家門口還沒散去的親人,站在最前麵的母親隻剩下了一個身影了,微微握緊了拳頭,他的征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