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梁大人夠意思啊

字數:3466   加入書籤

A+A-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當周玉鳳坐在馬車裏,看著眼前的小匣子和大箱子,整個人都懵了,小聲問“奶奶,要不要帶幾個人?這可都是銀子啊。”
    “沒事,就去青牛縣衙門。”陳瑜吩咐周大寶出發,這才和周玉鳳小聲交代“咱們在外麵的事情對誰都不能提,鳳丫頭記住了,誰知道都不好,包括你娘在內。”
    周玉鳳點頭“奶奶放心吧,您帶這麽多銀子去衙門幹啥?要把老君山買下來嗎?”
    “聰明!”陳瑜笑了“咱們青牛縣的氣候可以種植茶樹,奶奶想要把老君山山腳到半山腰的地方改成茶園。”
    周玉鳳吞了吞口水“奶奶,您這可是拚了。”
    “沒退路。”陳瑜揉了揉額角“蘇家上下幾十口人,不拚不行。”
    周玉鳳抬起手使勁兒揉了揉臉,深吸一口氣“奶奶,您是玉鳳見過最厲害的人。”
    “總不能讓蘇家成為魚肉,這件事我賭不會鬧得很大,靜觀其變,奶奶覺得玉鳳這一趟能全須全尾的回來,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但需要蟄伏一段日子,要沉得住氣。”陳瑜願意和周玉鳳多說點兒,畢竟十幾歲的姑娘,經驗閱曆還是少,能讓她少走一些彎路是好的。
    周玉鳳笑嘻嘻的湊過來拉著陳瑜的衣袖“我的前途無量就是跟在奶奶身邊。”
    陳瑜笑出聲來“未嚐不可,但言之過早,如果奶奶覺得時機到了,會請玉鳳到我身邊來的,人這一輩子長著呢,你小小年紀要敢想敢做敢往前衝。”
    “嗯,聽您的。”周玉鳳明白陳瑜是想讓自己多奔前程,一片疼愛之心呢。
    兩個人到了衙門口,周玉鳳叫來了兩個衙役抬著箱子,陳瑜提著裝銀票的匣子進了衙門。
    衙役去通報,很快,梁子謙身邊的書童文墨就出來了,恭敬的揖禮“鄉君,大人有請,文墨跟您帶路。”
    陳瑜還禮道謝,文墨陪著她往書房這邊來。
    沉甸甸的箱子放在門內,陳瑜給梁子謙福禮,梁子謙抱拳,比往日更恭敬許多,十分客氣的請陳瑜落座。
    這態度,看來是知道了,陳瑜在想梁子謙知道多少。
    落座之後,梁子謙讓文墨看茶。
    文墨把茶送上來就退出去了,關了門站在門外。
    “蘇老夫人這一趟受苦了,梁某要知道您回來了,必會先登門拜訪的。”梁子謙說。
    陳瑜笑了“梁大人嚴重了,不過就是出了一趟遠門,略有波折一切順利。”
    要不是陳瑜比自己大不了幾歲,梁子謙都要五體投地跪拜了,誰再說蘇家老夫人不過是鄉野農婦,別看自己一介文人,都敢揮劍斬之!
    看看人家這八風不動的穩當今兒!含而不露的就把自己想知道的都說了,一切順利就是最好的結果,至於這略有波折,梁子謙欽佩陳瑜就在這裏,蕭祈明三十萬大軍搜山,別說遇到多了,就是遇到幾股小隊都不是輕鬆的事情!
    “蘇老夫人此番前來是有什麽要做的嗎?”梁子謙問。
    陳瑜點頭,打開了自己提著的匣子,裏麵是整整齊齊的一摞銀票,拿出來擺在桌子上“梁大人,我想要買下老君山種茶。”
    梁子謙看著陳瑜那沉靜的目光,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兒“您的意思?”
    “種茶。”陳瑜笑著低垂眉眼“梁大人很了解蘇家了,除了三郎是個文人外,我們一家子都酷愛經商,也喜歡銀子。”
    梁子謙心裏一歎,知道有些話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蘇家的瓷器可以開始燒製了,女學這邊的織染布坊也應該很快就能拿出來像樣兒的布匹和絲綢了,蘇家還有酒。”說到這裏陳瑜抬起頭來“梁大人得助蘇家一臂之力,把番邦商人的路子推開,這酒、絲綢、瓷器都是可獲爆利的買賣,再加上茶園的話,蘇家的造化就大了。”
    梁子謙每個字都認真聽,仔細琢磨,聽到最後這一句‘蘇家的造化就大了’的時候,竟一下就想到了蕭祈玉。
    要說蘇家老夫人厲害,表麵上人人都能看到的又算得了什麽?這位是真敢放長線釣大魚啊。
    “這是自然,梁某在這裏最少三年任期,如果可能的話,未嚐不會和李知府那般在青牛縣一直當這個縣令,蘇家能富甲一方,青牛縣也臉上有光。”梁子謙說。
    陳瑜趕緊起身福禮道謝。
    梁子謙趁機鞠躬還禮,極其認真的在心裏感謝蘇老夫人身為小殿下籌謀如此之遠,換而言之,這何嚐不是為了大越國的黎民百姓呢。
    再次落座後,陳瑜問“梁大人,我不知道這買賣一座山可有先例啊?多少銀子才夠?”
    “蘇老夫人盡可用,我親自寫一份老君山的山契就好。”梁子謙說的是真心話。
    陳瑜趕緊搖頭“梁大人,該收銀子就收下,蘇家能拿得出來的雖然不多,但不管是賬麵上還是手續上都幹淨利索,不懼任何人過來查探,這才行。”
    梁子謙……!!!
    在蘇老夫人麵前,自己反倒顯得有些感情用事了,唉,遇到這麽一位讓人自卑的人,幸虧自己年紀足夠大,臉皮也足夠厚。
    梁子謙想了想,叫來文墨去取縣誌過來,當著陳瑜的麵翻找了半天“找到了,蘇老夫人看看。”
    陳瑜接過來仔細看著,這是一份賣山地茶山的絕賣契,兩分五厘地是兩千二百文,稅銀是六十文,之所以是絕賣契,因為上麵標注的非常明白,除了本人之外,其家族內的叔伯兄弟子侄都不可反悔。
    這有個依據就好說了,陳瑜問“老君山有多少地?”
    梁子謙叫來了縣丞趙長利,按照青牛縣轄區圖算老君山,算過之後是一萬三千畝。這還是算橫切麵。
    暗暗的倒吸了一口冷氣,陳瑜合計按照絕賣契上的價格,這一畝地就是十兩銀子啊,一萬三千畝豈不是十三萬兩銀子!看來自己要打白條了,反正不管怎麽說這山是買定了!
    “這絕賣契是賣茶山的,山上本就有茶樹,價格自然要貴許多,老君山不過是荒山比不起茶山,所以就三兩銀子一畝。”梁子謙說“蘇老夫人覺得可行?”
    納尼?陳瑜愣住了,抬頭看著梁子謙,哎喲喲,這人夠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