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廬裏竟是舊相識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陳瑜撩起簾子,看了眼雁歸的神色,雁歸輕輕地搖頭示意沒事。
“嗯,我們上山。”陳瑜下馬車,冷香和尋梅扶著陳瑜下了馬車。
雁歸應聲“是。”
陳瑜帶著人浩浩蕩蕩的往麒麟山上去,拜海神廟不過是個由頭,上山的路上看到了許多茶樹,陳瑜看到這些茶樹的時候就皺眉了。
荒草都不處理,這些茶樹基本是自生自滅的狀態,這樣的茶葉也難怪不好喝。
“蘇奶奶,山腳下那院子裏住著的人是不是看著茶園的。”周玉鳳輕聲說。
陳瑜點頭“市麵上的茶應該都是這裏出去的,回頭去看看。”
雁歸突然就到了這邊,多少讓陳瑜有些擔心,畢竟家裏那邊藏著的秘密太大了,但當著梁憶瑾麵,那是一個字都不能露!
海神廟占地極大,可以用富麗堂皇來形容了,上山的一路上都有絡繹不絕的香客,看得出來香火鼎盛。
一路到了海神廟大門口,朱紅色的山門敞開著,許多人自動自覺的排隊,並不是一窩蜂的往裏去。
有人看陳瑜這些人,好心的提醒“這位老夫人,海神廟的廟祝每次隻見一個人,你們這麽多人怕是都進不去,你看看前麵隊伍都多長了。”
陳瑜道謝後,側身站在了一旁,看梁憶瑾那期待的眼神兒,輕聲說“梁小姐,我這歲數不看將來了,你在這邊等,我們去旁邊看看風景。”
梁憶瑾趕緊福身“謝謝老夫人成全,那我們就在山門這邊匯合。”
商量好後,陳瑜帶著周玉鳳幾個人往旁邊去了,她本來也不是要去海神廟,真正要看的是茶樹。
借著看風景的由頭,好好看看這邊的茶樹才是正經的。
海神廟建在一處緩坡處,周圍雖說沒有那麽精致,但依山造勢也確實風景不錯。
淡淡的茶香飄來,陳瑜挑眉,這茶香的味道太誘人了!
順著味道陳瑜一路走過來,不知不覺來到了一處不起眼兒的草廬前。
陳瑜停下腳步,所有人都停下來了。
“這才是真正的好茶。”陳瑜感慨一句。
冷香在旁邊小聲說“老夫人,海神廟裏有一個掛單的和尚,已經在這邊快二十年了,每年都會見一個人,徽州府的人都說是活神仙呢。”
陳瑜下意識的就想走。
她活得挺好,不想掉馬,這世上太多玄而又玄的事情沒法解釋了。
“竟是識貨的人,進來飲一杯可否?”草廬裏傳出來蒼老的聲音,顯然是請陳瑜的。
這下尷尬了,陳瑜想走都走不了,因為那一身百衲衣的老和尚已經走出了草廬,單手一禮“請。”
陳瑜是無奈,硬著頭皮也得進去了。
為了表示尊重,讓大家都在外麵候著,陳瑜到了草廬前雙手合十“大師,善信冒犯了。”
老和尚轉身進了草廬。
陳瑜隨後進來。
屋子裏一張長條桌子漆色斑駁,桌子上的一套茶具也古樸到平平無奇,但茶香味兒是真的沁人心脾。
老和尚看了眼陳瑜,盤膝坐在蒲團上,抬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陳瑜輕輕的把蒲團挪開一點兒距離,避免和老和尚對頭坐下,這是茶道裏的一個忌諱。
剛坐下來,陳瑜就感覺到老和尚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掃過,頓時心頭不安的跳了好幾下,這讓她有些不自在了,畢竟這種感覺以前是沒有過的。
“女施主是懂茶之人,不如品過再說。”老和尚低垂著眉眼給陳瑜斟茶,慢騰騰的送到陳瑜手邊。
陳瑜輕輕的把手放在茶盞旁邊,四指弓著輕輕的點了三下,這是叩手禮,是對泡茶人的尊重和謝意。
淺淺的抿了一口茶,陳瑜是真想讚一句好茶!
老和尚給自己倒了一杯茶送到嘴邊抿了一口,等陳瑜放下茶盞才問“女施主可品出什麽了嗎?”
陳瑜微微頷首“大師,這茶是好茶,水更是好水,若說品出什麽來,隻怕善信淺薄,反倒誇讚不出來了。”
“嗯,能說出來好水就非同一般了。”老和尚說著,又看了陳瑜一眼“女施主不記得貧僧了嗎?”
啥?陳瑜這下驚了,聽這意思還是舊相識?
“大師有所不知,善信曾在兩年前重病一場,許多事情便記不得了。”陳瑜嘴上這麽說,腦子裏可忙起來了,許久都不曾回憶過原主的記憶都翻騰起來,想要尋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老和尚嘴角一絲淺笑“當年貧僧去過蘇家莊,得了一場機緣,當時便對蘇淵說過人世艱辛,乃是苦地,也斷定蘇淵之後,蘇家必會再遭大難,卻不想在麒麟山見到了蘇夫人,真真是世事難料啊。”
陳瑜嘴裏發苦,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而她真的沒有任何關於眼前這位老和尚的記憶,隻能勉強的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是都這麽說嘛,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善信便是大難不死之人。”
掉馬的危險讓陳瑜有些慌了,早知道在這裏遇到這麽一個出家人,自己死活不上海神廟了。
老和尚並沒有為難陳瑜的意思,又給續了一杯茶才說“蘇家那幾本書若還是留著,就聽貧僧一句勸,請人多多臨摹抄寫,讓天下人盡皆知,這才能化險為夷,大越國經此一難必會迎來鼎盛,蘇家氣運綿長的很。”
“大師提點的是,此番歸家必會聽大師的吩咐。”陳瑜覺得蘇淵是真的得到過那些書,隻不過蘇淵到底把書藏在何處就沒人知道了,但老和尚這話太有道理了,什麽叫懷璧其罪?若人人都有,那還叫珍貴嗎?
不過,蘇家要做這事兒,也絕不會明目張膽的做,禍水東引也好,西引也罷,到任何時候都得把蘇家摘幹淨才行。
心裏百轉千回,不知不覺就把第二杯茶也喝了,放下茶盞的時候猛然想起來待客有茶不過三的規矩,第一杯茶叫敬客茶,第二杯是續水茶,第三杯可就是送客茶了。
老和尚再次給陳瑜倒茶,緩緩地說“蘇夫人既然來到了麒麟山,那不妨多住幾日,山間清泉確實極好。”
“不知清泉在何處?”陳瑜沒端茶,畢竟喝完這一杯就走了,而她總覺得這老和尚有話沒說完,進都進來了,認也認出來了,就這麽走了的話,很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