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祈玉登基,穆臨淮上門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A+A-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蘇三郎扶著陳屹川起身。
    陳瑜把手裏的庚帖放在旁邊。
    “鄉君,這還有陳老夫人準備的聘貼。”梁子謙把聘帖送到陳瑜麵前,笑道“陳老夫人說,一筆寫不出來兩個陳字,屹川和三小姐的婚事,您多費心,若哪裏不滿意,盡可提出來。”
    陳瑜也接過來了,放在手邊才說“到底是陳家娶媳婦兒,蘇家這邊能做的都做妥當,餘下的要屹川去張羅才行。”
    “是。”陳屹川答應的痛快。
    陳瑜想了想又說“婚事不能太倉促,咱們就按規矩來,也給蘇家點兒時間準備嫁妝。”轉過頭輕聲吩咐蘇三郎寫了福娘的庚辰貼,兩張庚辰貼都擺在桌子上後,陳瑜繼續說“這裏到徽州府,往來時間不短,這合婚的事情就在這邊找人看過了,若沒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定下婚期也就都踏實下來準備了。”
    梁子謙連連說好,陳屹川心裏無比感激未來的嶽母大人,畢竟如此順利是他來之前沒敢想的。
    蘇家兄弟待客,陳瑜帶著禮單和庚辰貼回了自己的院子,叫來了鄭月娥和蘇福娘。
    陳瑜把庚辰貼和禮單給蘇福娘過目,蘇福娘也不扭捏,看完了禮單嘴角都翹起來了,不用說都知道是很滿意。
    陳瑜並不想囑咐什麽,畢竟還沒定下來婚期,再者,在這個世道之下,蘇福娘的婚事已經是難能可貴的兩情相悅在前了。
    請了當地有名的善卜算之人給兩個人合婚。
    合婚結果是上上婚,定下了婚期在轉過年的三月十六。
    梁子謙和陳屹川回了徽州府,準備迎娶。
    蘇家也開始準備嫁妝,這事兒就算是定下來了。
    前腳送走了梁子謙和陳屹川,後腳周玉鳳就帶著禮物登門了,因她如今身兼要職,不能在家裏久留,但必是要來看望陳瑜的。
    陳瑜看著越發英氣的周玉鳳,心裏是又喜歡又心疼,心疼的是這麽好的姑娘,也不知道會不會跟自己的福娘這般,遇到個心儀的少年,喜歡自然是這份颯爽的性子,簡直是尋常男子都比不上的。
    “奶奶,我是厚著臉皮來求經了。”周玉鳳笑嗬嗬的坐在陳瑜身邊“別人一誇獎我,我就緊張,他們不知道我是怎麽會這些的,可我心裏沒底了。”
    陳瑜給周玉鳳倒茶“我們家玉鳳能幹的很,別人誇獎是應該的,說說有啥奶奶能幫忙的吧。”
    “明年是三年一次的大商會,去年小商會的時候,市舶司就忙得腳打後腦勺的,到現在朝廷那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矩下來,我心裏著急。”周玉鳳抿了口茶“再者,這新君登基後,我的身份本就尷尬,自古以來女子為官沒有先例,不知道該如何進退。”
    陳瑜知道,周玉鳳擔心這些都是緊要的事情,不過蕭祈玉登基之後,必不會覺得周玉鳳當官不合適,反倒會護著她的,那小子可不是誰都能牽製的人,再者鷹嘴崖那次的接觸,蕭祈玉對周玉鳳必是印象深刻的。
    但想要坐穩了這個位子,甚至長遠考慮以後,這些條件還不夠,還需要周玉鳳有真才實學。
    “走,奶奶帶你去書房找幾本書看看。”陳瑜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既是當官,必須要自身本事過硬才行。
    周玉鳳看到蘇家偌大的書房,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裏的書絕大部分都是陳瑜從置換空間裏取出來的,針對周玉鳳的職位,陳瑜還去置換空間給她找了一本專門寫市舶司的書。
    周玉鳳猶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過不能在蘇家太久,隻能帶著這些書,來去匆匆的回徽州府上衙。
    蘇家也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蘇福娘去了徽州府,蘇蘭娘去了梁州府。
    轉眼進了三月,大越國的春天從南到北的鋪開,朝廷頒布新帝登基的喜訊,國號開元,越明帝登基。
    開元元年春,越明帝登基第一道聖旨封賞三軍!
    第二道聖旨任蘇世康為兵部尚書,二十年內為國捐軀的將士,刻碑立墓。
    第三道聖旨徹查朝廷官員貪腐。
    三道聖旨一下,震驚朝野,京城風聲鶴唳。
    蘇家三郎和四郎即刻奔赴京城,他們還沒到京城的時候,就得到消息,越明帝第四道聖旨設錦衣衛,賦予巡察緝捕之權,掌管刑獄,設詔獄,蘇謙修為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官銜,可直達聖聽。
    蘇家兩代三傑的局麵似已經展開了。
    陳瑜得到消息後,一個人坐在燈下到天明。
    朝廷的格局就是蘇家的未來,這種休戚與共的關係早就定下來了。
    蘇三郎還不曾接到任命的原因隻有一個,位置上還有人,而這個人是蕭祈玉的下一個目標。
    對於大越國朝堂之上的事情,陳瑜知道的真不多,畢竟自己都沒去過京城。
    早就有預感,蕭祈玉登基之後,必會清算,而這清算引來的腥風血雨,沒有個一年半載都別想消停下來。
    如果說誰最了解蕭祈玉,陳瑜認為是自己,越明帝骨子裏就是帝王,而他少了戾氣,不做暴君後,大越國的強盛也是可以預見的。
    而蘇家現在需要的是悶頭做事,因為蕭祈玉大手筆的衝在前麵,國庫空虛的事情不容忽視,而蘇家能做的不多,錢得充裕。
    把蘇城叫回來,蘇家的貨物要暫時停一停,車隊奔赴各地送糧種。
    蘇芸娘的家書寄來,竟是有了身孕,怪不得今年過年沒回來。
    去年秋八月,李玉蓮嫁到了孫家去,當時陳瑜不在家,鄭月娥早早的過去喝喜酒,帶了大禮,給芸娘撐足了場麵。
    陳瑜親自給芸娘寫了回信,讓她好好的養胎,回頭臨盆的時候,必會親自過去。
    讓陳瑜意外的是穆臨淮登門來了。
    “老夫人,臨淮上門來求稻種了。”穆臨淮坐下來,開門見山。
    陳瑜絕對相信有人給通風報信了,當然這也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稻種早就準備好了。
    當然,這不是給穆臨淮準備的,而是想要在梁州府置辦莊子,購置田地用的,數量不夠梁州府那麽多土地種植的。
    所以,陳瑜問“穆大人是想要多少?怎麽種呢?”
    穆臨淮笑了“臨淮準備了一千畝良田,想要請蘇老夫人派人過去監管,讓梁州府百姓親眼看到好處,這稻種的價格,您說就行。”
    陳瑜垂眸,好家夥!這要不是身邊人跟穆臨淮說得明明白白的,就不信穆臨淮能如此切中要害,三郎?不應該啊,那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