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婆母有心事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蘇謙修看完書信,也是抿緊了嘴唇。
“留不得了!留不得了!”蕭祈玉氣得來回踱步“怎麽也是詩書傳家之巨擘,真真是什麽下作的手段都用的出來!哪隻眼睛看出來我是認人不認才的昏君了?真以為我用的人是草包不成!”
蘇謙修放下書信,過去給蕭祈玉倒了一杯茶,送到他麵前“別生氣。”
“你不生氣?”蕭祈玉看著蘇謙修。
蘇謙修緩緩地吸了口氣“生氣,但奶奶說過,事從緩來,越是讓人大動肝火的事情,越是要慢一些,再慢一些的沉穩下來,那才能考慮周全,進而圖之。”
蕭祈玉坐下來喝了一小口茶,人也安穩了一些。
“三叔的名聲是有人故意捧出來的,試問滿朝文武,曆代能臣,哪個名聲是從不近女色起來的?”蘇謙修站在旁邊,慢騰騰的說“既然是捧出來了,必就有這一步,三叔自己也說了,是他思慮不周,防備之心不足,才給有心人可乘之機了。”
蕭祈玉翻了個白眼兒“有千日做賊的,沒聽說還有千日防賊的,這怎麽能是亞父的錯?”
“呐,你這就是跟奶奶學了個護犢子的本事來。”蘇謙修笑了。
蕭祈玉扶額“說什麽混賬話,那是我的亞父。”
“意思差不多。”蘇謙修收了笑意“三叔讓潘鳳閣潘將軍帶兵修河道,從南往北一路到北固府,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在十月之前到,皇上可想過為何?“
“抓那三千長夷人?”蕭祈玉撇嘴兒。
蘇謙修搖頭“是該收網了,而這段時間,京城致仕的人不少了吧,其實越是在京城裏的人,越是心裏透亮的很,咱們手裏的冊子劃去了一半還多,留下的那幾個是大的不走正好,殺雞儆猴,小的不走也不放過,再是仁君,刀上得有血。”
蕭祈玉笑了“行,擬旨。”
蘇世明在北固府不動。
潘鳳閣從宣德府調兵往徽州府來,徽州府這邊河工早就有人在帶著幹活了,天下河道兩條,從梁州府出來的河道經望京府到涇河府,入宣德府,為涇河,另一條河道從徽州府過望京府到北固府,為龍河,主河道在望京府和樂成府交接處匯合後再分開,兩條主河道延伸出的支脈很多,湖泊溪流也非常多。
所以潘鳳閣從龍河開始,同時梁州府源頭負責治水的人是穆臨淮。
聖旨到穆臨淮手裏的時候,穆臨淮隻覺得這是蘇世明的提攜,心裏過意不去,更想要不負蘇世明的期望,帶領梁州府的百姓開始忙起來了,陳達得了潘鳳閣的命令,帶領將士們過來修堤壩,而最為重要的地方在望京府和樂成府交界處,這裏兩條河碰頭後,造成水勢湍急,並且這裏有一座矮山,山雖矮可卻占地麵積很大,在蘇世明的計劃中,要把這座山挖掉,讓水流在這裏放緩,減輕下遊壓力,並且修建堤壩,可控水。
所以,潘鳳閣接到的密信裏,就有關於這座名叫野豬嶺的矮山,而為了開山這邊已經陸續運送來了炸藥。
得到這個消息的人還有薑家。
薑辰鉞揉著額角,蘇世明竟是這樣貨色,委實讓薑辰鉞覺得失望,還以為蘇家的人都會無比強大呢,果然隻不過是蘇家老夫人厲害。
“老爺,擒賊先擒王,不如……。”薑老夫人是恨毒了陳瑜,恨不得除而後快。
薑辰鉞冷冷的看了她一眼“婦道人家,知道個什麽?”
“老爺,那蘇家可也是婦道人家做主。”薑老夫人很是不悅的起身走了。
陳瑜這些日子很是清閑。
鮮少有這麽清閑的時候,蘇蘭娘和蘇淩娘早在半月前就起身去京城了,玻璃陸續送去京城,那邊交給九王妃就行。
每天跟鄭月娥閑聊幾句,看看田地裏的秧苗,多數時候會放空自己,坐在河邊會很久都不動一動。
她發現自己在這裏活出了波瀾壯闊的感覺,雖然一路走來並不覺得,可回頭去看的時候,自己都會感慨。
要說樂趣,她把空間裏收拾的越來越精致了。
略有些遺憾的是培育種子的能人並沒有出現,蘇家現在並不需要金銀了,可百姓耕種得有良種才行,在下一步自己想要找一些這方麵的能人,能帶出來一個隊伍,專門改良種子,那就可以考慮退休了。
甚至陳瑜在想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一直都在這裏,也不想離開這裏,盡管蘇家的重心會移到京城那邊,可她並不是一個喜歡熱鬧繁華的人,反倒是這裏讓她覺得就是家,安穩也踏實。
“娘,河邊風涼,咱們回吧。”鄭月娥扶著陳瑜起身。
陳瑜拍了拍鄭月娥的手“無妨,難得有時間歇一歇。”
“可不是嘛,這些年咱們家是馬不停蹄的往前奔。”鄭月娥慢騰騰的陪著陳瑜往回走“咱們家現在閑下來了,人也都往外跑了,院子裏幾個姑娘每天都忙的見不到人影,突然都有點兒孤單了。”
陳瑜笑了“這是咱們家孩子都出息。”
“娘說的對。”鄭月娥笑嗬嗬的說著話,推開了後門,入目就是菜園子,爭奇鬥豔的各種蔬菜看著都喜人。
汪婆子正在忙著擇菜,冷娘子探頭出來問“嬤嬤,老夫人最近吃的少,回頭你看著點兒,我今天燉了一盅芡實紅棗粥。”
“成。”汪婆子笑著回頭看冷娘子“你這藥膳的手藝越發的厲害了,回頭整理了藥膳的菜譜出來,老夫人一準賞你。”
冷娘子笑道“可不行,我隻想照顧好了老夫人的身體。”
說完,回去忙活了。
“娘,你看咱們家的人,都這麽好。”鄭月娥扶著陳瑜回去前院。
陳瑜點了點頭“這就是一順百順,咱們心裏有數就行,今年到秋的時候多準備點兒節禮,蘇家族譜上的人和沒上族譜的人都送過去,豐厚一些不礙事,轎子還的眾人抬,那才平穩紮實。”
鄭月娥看著婆母,總覺得老人家有心事,可家裏樣樣都好,處處都風平浪靜的,老人家哪裏來的心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