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奶奶,比晉商如何?
字數:3537 加入書籤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六子趕緊過來,恭恭敬敬的給蘇玉暖行禮“三小姐,三爺回來了,還給三小姐帶了好物件兒,六子這就去拿來。”
蘇玉暖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著六子“你是不是有事兒瞞著祖母了?”
“沒沒沒!三小姐可別說這樣的笑話,六子就是衝老天爺借來八百個膽子,也不敢瞞著老夫人。”六子又說“說的都是實話。”當然,不是全部是實話而已。
蘇玉暖要去跟二伯娘對今年的賬目,所以沒工夫在這裏跟六子扯皮,帶著丫環往是賬房去的時候,還問身邊的丫環“青菱,你聽到六子剛才說的話了嗎?是不是提到了祖母?”
青菱笑了“小姐,六子是跟在三爺身邊的人,提老夫人做什麽?我看他啊,保不齊在外麵遇到了喜歡的人了。”
六子想要撓牆!
蘇玉暖也笑了,快步走了。
如蒙大赦的六子決定了,這輩子不喝酒,免得酒後失言,不自言自語,說夢話都不能行!
可是,這都過去五個月了,每每想起來林二小姐,六子就覺得心口窩悶悶的難受,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是還得存銀子,但凡林二小姐有個為難的時候,自己是豁出去命也得幫襯。
如果!
三爺要續弦!自己就說!必須說!林二小姐是最好的女子,為了三爺是把名聲和清白都搭上了的人,沒得旁人再招惹三爺的份兒,別人都不配!
隻是,自己是個下人,得找個機會做買賣!為林二小姐多存點兒銀子吧。
思前想後,六子找到了自己還在宅子裏的兄弟。
轉悠一圈,隻有保吉在家,剩下的幾個兄弟都跟著主子們出去了,看著最老實的保吉在劈柴,六子清了清嗓子“保吉。”
保吉回頭看到了六子,頓時丟了斧子跑過來“大哥!你啥時候回來的?”
“剛到家就來看你了,在家裏過的好不?”六子看著堆成小山的柴,這小子就一把子力氣在,可倒是真不藏心眼兒。
保吉笑著撓了撓頭“還行,就是比不起你們都外麵長見識了,但我劈木頭厲害,咱們家這些柴都是我劈的,還存了兩柴房了呢。”
“能幹。”六子問“保吉啊,這幾年存了不少錢吧?”
這可讓保吉挺直了腰杆兒“嗯,存了一百多兩,我這輩子都沒想過自己會有這麽多錢。”
“借給大哥點兒行不行?”六子笑嗬嗬的勾著保吉的肩膀。
保吉立刻搖頭“不行,你說晚了,咱們家給全莊子的人蓋屋,二夫人都急壞了,我把銀子都給二夫人。”
六子,無語凝噎。
“大哥,咱們院子裏的人都這麽幹的,一個子兒不留都給二夫人了,你都不知道那場大火多嚇人啊。”保吉歎了口氣“老夫人都去給咱們莊子報仇了,我們這些人還要銀子幹啥?有吃有喝就行。”
六子拍了拍保吉的肩膀“行,大哥沒看錯你,好樣的。”
進了臘月,就眼看著到年了。
蘇家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就是這個月,各處的年禮要準備,夥計的工錢要結算,主子們要攏賬,賬房都忙的腳打後腦勺,更不用說還得張羅著蘇淩娘的婚事。
婚事定在了臘月十八,剛好大婚後就是小年,過完小年是大年,溫晏做夢都沒想到,娶個媳婦兒過大年的好事都落在他頭上了,做夢都能笑醒。
並且,淩娘的親人們都可上心了,別看婚事急,可一點兒不亂,處處都料理的妥當,也正是這段日子,溫晏是真切的感受到了蘇家人的和睦和厲害。
臘月初九,蘇紹禮和蘇竹隱回來了,兩個人下了馬車也是直奔奶奶這邊來,進門二話不說跪倒磕頭請安,要不是陳瑜攔著,倆人恨不得把一年都沒請的安都請了。
“你們倆是一年比一年長得高,也一年不一年黑了。”陳瑜看著兩個孫子,笑的眉眼彎彎的。
蘇紹禮一笑就露出一口特別白的牙“奶奶,您是真厲害,朝廷那邊把聖旨都送過去了,太蒼山也是咱們家的了!咱們家有三座大山!大哥還給我倆寫了信,說是煤山開采要小心,那些個長夷人太好用了,絕對忠心耿耿,一提到您恨不得對著咱們蘇家莊的方向跪下磕頭呢。”
“慢點兒說,都到家了,別著急。”陳瑜看著竹隱“竹隱呢,這一年過的可充實?”
蘇竹隱連連點頭“我和二哥走了一圈,賬房和掌櫃的隨後就到,看到了咱們蘇家各處的買賣,也見識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奶奶,外麵的世界是真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路行萬裏,書讀萬卷,竹隱倒是多了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度了,看得出收獲不小。”陳瑜拿了自己收在空間裏的兩個蘋果出來,一個孫子一個“來,奶奶給你們的獎勵。”
蘇家的兩個少年,捧著蘋果的開心勁兒,簡直比捧著一摞銀票都更美滋滋,畢竟奶奶給的。
蘇淩娘的婚事是全村子人的喜事,跟之前不同,之前蘇家的族譜不是什麽人都能上去的,如今都是一家人!
所以,淩娘是自己家的孩子,別看沒有了爹娘和祖父母的照顧,可不耽誤大家都把淩娘的事情當成自己家的事情。
蘇城身為族長給主婚,一對兒新人跪拜的蘇家的二奶奶陳瑜,身為工部尚書的蘇三郎親自把溫晏的名字寫在蘇家族譜上,在蘇義舉這一股下麵,鄭重其事的寫上了蘇溫言三個字。
從此以後,蘇溫言就是蘇義舉的後人,血脈延續的重擔落在了小夫妻二人的肩上。
正如陳瑜所料那般,這一場婚事讓整個蘇家莊都熱鬧起來,家家戶戶的精氣神兒都不一樣了,而這場如同衝喜般的婚事,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臘月二十一大早,蘇家莊的馬車就一個接一個的進,蘇家大院裏,陳瑜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左邊是蘇紹禮和蘇竹隱,右邊是鄭月娥帶著蘇芳菲和蘇玉暖,身後是蘇三郎坐陣的十幾個大宅的賬房。
偌大的院子裏,坐滿了人,七府七個大掌櫃的,帶著下麵各個小掌櫃的,七個大帳房帶著小賬房,唱喏一般報著蘇家生意一年的收入,還有蘇家的四海貨運在蘇城的帶領下,也在其中。
陳瑜臉上掛著笑意,聽著。
旁邊蘇紹禮湊過來,小聲問“奶奶,比晉商如何?”
陳瑜偏頭“我紹禮做到了,這就是咱們蘇家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