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

字數:608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表妹生存攻略(清穿) !
    在老康眼裏都算是貴重的禮物,那能是什麽?樂盈實在猜不到。
    有一年她的生日,老康給她封了貴妃,還有一回他把玉泉山靜明園送給了她,樂盈覺得她收到的最貴重的禮物就是這兩樣了。
    除非老康能一口氣給她封個皇後,這才是真正貴重的禮物,否則也稱不上皇上口裏的貴重,但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來說沒可能。
    玄燁見她眉毛都快打結了,笑道:“別想了,等過些日子你就知道了。”
    樂盈抓住關鍵詞,“過些日子是多久,是在明年的七月十四日之前嗎?”
    玄燁道:“今年年底。”
    那行,樂盈就不猜了,安心等著禮物揭曉唄。
    兩日後,皇帝巡視無定河,重新給其賜名永定河。巡視完河工後,緊接著是第三次東巡。
    所謂東巡,實際要過山海關,繼續往北,終點是大清的龍興之地盛京,一路上會途經塞外,順道與蒙古諸部首領們會麵。
    玄燁的各種“巡視”都是富有政治目的,這次同樣如此,一則震懾蒙古諸部,警告他們安分老實;二則到盛京祭祀祖先——畢竟老康去年拿下了噶爾丹,平定漠北,如此大的功績怎能不告知祖先呢。
    這趟東巡七月出發,預計十月底回京,出行仗勢浩大,遠甚於前幾次東巡。皇帝之外,還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等七位阿哥,太子留守京城。
    樂盈看著內務府送來的女眷隨駕名單,頭一個是皇太後,後妃之中有宜妃、榮妃、王貴人、瓜爾佳貴人、布貴人兆佳氏,另有四個答應。
    宜妃的老家在盛京,她父親在擔任工部侍郎前,曾任鑲黃旗盛京佐領,這次東巡正好可以讓宜妃回一趟老家,這大概就是玄燁帶上宜妃的原因吧;榮妃嘛,這次東巡取道塞外,估計是想讓榮妃與榮憲公主母女見見麵;兆佳氏的女兒端靜公主嫁到了蒙古喀喇沁部,原因同榮妃一樣;至於剩下的人,則是玄燁近年來比較寵愛的低位份的嬪妃。
    玄燁的安排很好,既兼顧了人情,又滿足了他個人喜好。
    樂盈不在此次東巡的名單內,遺憾啊,不巧她突然病了,頭痛發熱,喝藥與喝熱水雙管齊下,雖症狀很快就緩解了,但身子仍然有些虛弱,玄燁不建議她隨同東巡,讓她留在暢春園好生休養。
    皇帝的“不建議”其實等同於“命令”,如果是醫學發達的現代就罷了,在中醫統治的古代,樂盈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身體最重要。
    玄燁又道:“你跟德妃關係好,她又是個最穩重可靠的人,她留在暢春園照顧你朕很放心。”
    樂盈連忙道:“皇上,我不用別人照顧。”
    她有手有腳,暢春園裏服侍的人又多,何必把人德妃留下來呢,能出門放放風多好。
    玄燁笑道:“是德妃主動跟朕說要留下來的,她本就是個喜靜不好動的性子,留下來倒也清淨,還能陪伴你,一舉兩得。”
    樂盈:“……好吧。”
    她想起了以前孝懿皇後還在時,她幾次進宮,德妃都似乎留在宮裏陪伴孝懿皇後,現在又留下來陪她,樂盈覺得無端欠了別人的人情。
    玄燁讓她別多想,同時叮囑她:“朕在外麵回給你寫信,別偷懶,記得回信,回信的字數不能太少。”
    樂盈有些無奈,“好。”
    真不是她故意偷懶,天知道寫毛筆字對她來說有多累,她不會文言文,隻能用大白話寫,光寫給兩百字的回信就能讓她的手痛一天!
    其實她常主動給老康寫信,隻是信不夠長罷了。
    這個時候不知道鋼筆發明出來了沒有,不然有羽毛筆也是好的,或者可以讓赫世亨——唉,赫世亨現在不知道在那個犄角旮旯處待著呢。
    “隆科多這次跟隨朕東巡,你若是真有什麽事,可交代法海或者慶複去做。”
    樂盈一邊答應他,一邊思緒神遊天際。
    玄燁這絮絮叨叨千叮萬囑的樣子真的挺像個老母親的,可能他臨行前還得這麽再同太子絮叨一遍……
    “樂盈,朕說得都記住了嗎?”皇帝的聲音把她拉回現實。
    樂盈小雞啄米般點頭,“記住了!”
    ……
    皇帝帶著大隊人馬離開,暢春園立刻變得寂靜寥落了。
    康大老板不在家,皇太後也不在,樂盈就是女眷中的老大,她幹脆派人回宮把通貴人與萬琉哈氏接到暢春園,再加上一個德妃,四個人組團混日子,偶爾惠妃與園子裏其他的嬪妃也會一起玩兒。
    半個月後,樂盈收到了皇帝的來信,信上說他目前暫駐端靜公主府,身體安康,讓樂盈不要掛念,與信一道送來的還有一塊褐色半透明的瑪瑙石。
    皇帝說這是他在西拉木倫河邊撿到的石頭,粗似一猴子,送給她特別合適。
    樂盈倒挺喜歡這石頭的,但為什麽像猴子,所以送給她才合適,她更喜歡小兔子小狗狗呀。
    喜鵲猜道:“大概是主子您屬猴的原因?”
    樂盈深以為然。
    皇帝這麽細心,她都不知道該怎麽投桃報李了,隻能化作文字,綿綿不斷的感激他。
    以前的樂盈為了不成為後宮邊緣人,也曾試著跟著德妃她們一起卷,後來卷著卷著發現不用卷了,她就保持著現在的狀態好好地待在皇帝的身邊,日子越久,玄燁對她的感情隻會越深,就像玄燁對待惠宜德榮四妃一樣,親人一般的感情,日久彌厚。
    德妃當然也收到了皇帝的信,她的信裏寫什麽內容樂盈不知道,隻是德妃在收到信的下午來找了她。
    “皇上在信裏說讓把章佳貴人接到暢春園來住。”
    章佳氏前年來過暢春園,今年排班沒輪到她,她現在宮裏裏,皇上為什麽突然想到了她,太奇怪了吧。
    德妃道:“皇上射獵時遇虎,十三阿哥不懼危險,護衛皇上,並且射殺了猛虎,皇上盛讚十三忠孝勇猛,可能因此想起了章佳氏吧。”
    哇,十三今年才十二三歲吧,這可真是太厲害了!雖然皇帝身邊肯定有很多侍衛,但他小小年紀,能夠上前射虎,可見其勇氣與膽魄。
    挺好,按現在的說法,對兒子好的最好方式就是對兒子的媽好,古代也差不多,所以皇帝才讓接章佳氏過來暢春園住吧。
    樂盈覺得沒所謂,“今天晚了,明日一早我派人回宮接章佳氏過來。”
    就見德妃臉上有些猶疑,但到底也沒說什麽。
    德妃告辭了樂盈,扶著侍女春妞出來。春妞道:“主子,您剛才為什麽不說呀,就請貴妃娘娘另外替章佳貴人安排一個住處,何必住咱們凝春堂呢?”
    七公主過世後,章佳氏在四阿哥麵前的挑撥之語瞞不過德妃,德妃深恨章佳氏,在永和宮,兩人住前後殿,幾乎碰不到麵,但凝春堂隻有一個院子,分東西廂房,德妃實在不願意同章佳氏住在一起。
    “算了,十三養在我膝下,章佳氏又住在永和宮,這事皇上特意寫信告知我,可見是讓我多多看顧章佳氏,我豈有把她往外推的道理?”
    德妃有些累,皇上喜愛她的穩重識大體,可正是因為她的穩重識大體,再多的苦與恨,隻能憋屈在心裏,還得要照料章佳氏這個賤人!
    次日,章佳氏被接到園子裏,住進了德妃的凝春堂,她專門來給樂盈請安,說了一大堆感激的話。
    樂盈就誇了十三阿哥幾句,誰知章佳氏眼淚就掉下來,道:“十三是個好孩子,隻可惜我這個做母親的連累了他。”
    她要是身份再高些,子憑母貴,十三的路也會走得更順暢一些。
    對於老康的那些個成年皇子們,樂盈絕對不沾惹,她不接章佳氏的話。
    章佳氏擦了眼淚,又說些了別的話,就離開了。
    看著章佳氏消瘦的脊背,樂盈有幾分感歎,章佳氏心思太多了,但凡她能像通貴人與萬琉哈氏一樣把心放寬,吃好喝好,等到了雍正朝,老康的這些遺妃們絕對就數她過得最好了。
    四阿哥把十三弟疼到骨子裏去了,而且光疼十三還不夠,連同十三的母親、老婆、孩子一起施以厚恩。有清一代,皇貴妃從葬帝陵的首例就是雍正為他心愛的十三弟之母所開創。章佳氏要是能熬到那個時候,過得日子肯定堪比皇太後,可惜!
    ……
    各人自有各人的命運,敏感糾結的章佳氏讓樂盈感歎了一下,她很快就去忙活自己的事了,她得弄幾支羽毛筆,方便她給玄燁寫信,其實她自己也找了雞毛、鵝毛,甚至孔雀毛試圖自製羽毛筆,但總是不好用。
    樂盈在法海與慶複之間門猶豫了一秒,選擇了慶複。法海進士出身,就是個老古板,肯定不能接受洋人的筆,慶複以父蔭入仕,想來思想應該沒那麽僵化。
    果然,慶複聽她一說,立刻道:“行啊,京城就有不少洋人,我親自去幫姐姐你問他們要羽毛筆,不過我覺得這東西肯定不如咱們的毛筆好用。”
    樂盈:“那是當然啊。”
    但她寫毛筆字手累,隻要退而求其次改用羽毛筆了。
    姐弟兩個說起閑話,慶複就有些遺憾不能跟著皇上東巡,言語中抱怨自己年紀太小,生的太晚了,風頭都被三哥搶走了。
    樂盈安慰他,“皇上對於佟佳氏的子弟,向來都是肯給機會的,日後你肯定會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你看法海堂兄,不也挺得皇上看重的嘛。”
    慶複臉上露出一絲不以為然,“咱們八旗子弟建功立業應該是在戰場上,法海堂兄也太文弱了!”
    他那表情就跟隆科多鄙視法海拉不動四力的弓箭一樣,真是倆親兄弟!
    慶複又道:“姐姐你還不知道吧,法海堂兄這幾月封皇上的命正在玉泉山下主持修建寺廟呢,他——
    “等等,”樂盈打斷他的話,問道:“玉泉山,靜明園那個?”
    慶複回道:“是啊,就是皇上賞給姐姐的那座別苑山下。”
    樂盈疑惑道:“皇上怎麽無緣無故要修什麽寺廟?”
    慶複搖頭,“我不知道。隻是有回去探玉泉山探法海堂兄,問他,他什麽都不肯說,隻說是皇上的命令,寺廟得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這回樂盈徹底驚呆了,現在法海在玉泉山負責修的這座寺廟不會就是皇上說的送給她的貴重的生日禮物吧。
    民間門軼事,康熙曾為宜妃修建香嵒寺以積福添壽,這大概就是皇帝心裏貴重的禮物了。
    樂盈懵了好一會兒,才呆呆地問道:“修個廟得花多少錢?”
    慶複道:“少則幾千兩銀子,多則幾萬兩,都有可能,皇上現修的這座寺應該得花個幾萬兩吧。”
    夭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