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

字數:6016   加入書籤

A+A-


    逐鸞!
    金鑾殿上站滿鴉雀無聲的大臣。
    瀝粉貼金的彩畫繪滿大殿內的每一根梁枋,雲龍在昂然飛舞,祥雲輕揚飄蕩。滿室金磚流光溢彩。
    龍椅之上,知命之年的皇帝一身黃袍,冕冠下的長發烏黑光亮,偶爾微服私訪,還能叫不知底細的小姑娘紅了臉龐。
    桌上攤著一份從鳴月塔六百裏加急發來的塘報,皇帝便是看了這份由兵部上呈的塘報,便合上了眼,久久不語。
    香爐燃著靜心香,大臣們卻因為皇帝的沉默心如擂鼓,冷汗直流。
    “之貞啊,老大走了已有多久啊?”皇帝的聲音低若微塵,在這冰冷的金鑾殿中卻如晴天霹靂。
    “回陛下,”大臣中,站在最前一排的中書令張之貞上前一步,揖手道,“大殿下走了已有兩年多了。”
    “兩年多了……朕從未夢見過他,或許……或許他也一直在怪朕吧。”皇帝說。
    張之貞垂著頭,麵無波瀾“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陛下隻是做了一個聖明的皇帝所應當做的事。”
    “話雖如此……兩年了。”皇帝終於睜開眼,目光投向桌案上的塘報,“他的兒子,也已經長大了。”
    張之貞知道皇帝此時是在自語,保持著揖手的姿勢不動,直到皇帝再次將話頭遞給他。
    “一支由家兵和底層步兵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僅憑這一千五百人,謝蘭胥便大退二十萬敵軍。”皇帝緩緩道,“之貞,你怎麽看?”
    即便不抬起頭,張之貞也能想象得出龍椅上的人此刻是一張喜怒難辨,耐人尋味的麵孔。
    凡是和大殿下相關的話,每一個字都得斟酌著說,這是皇宮中每一個人難有的共識。皇帝既不喜歡有人說大殿下的壞話,也不喜歡有人為大殿下翻案。
    或許是用了特殊手段得位的緣故,這位皇帝將君心難測四個字表現的淋漓盡致。
    張之貞字字斟酌,回避道“微臣對其中內情不甚了解,不好妄加定論。”
    “哪裏不好妄加定論了,這塘報裏,不是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嘛!”皇帝笑道,“萬俟傳敏蓄謀已久,暗中征召三十萬大軍,本想用魯從阮之死激怒魯涵,令自己師出有名,不想,魯涵並未中計。萬俟傳敏便連夜起兵,將鳴月塔城圍了個措手不及。”
    張之貞點頭附和,好像認真在聽。
    “你說罷,說說心裏話,你是怎麽想的?”皇帝問。
    眼見死活逃不過去了,張之貞隻好說道“殿下運籌帷幄,施奇計退兵,常人不能及。不過,我聽說這都是因為都護魯涵病倒的緣故,魯將軍有多年行軍打戰的經驗,又愛民如子,在軍中一呼百應。想來魯將軍要是沒有病倒,鳴月塔城依然能夠解這圍城之困。萬俟傳敏這賊子還是難逃一死。”
    皇帝不甚讚同道“魯涵的性子朕了解,守城可以,反客為主卻是難為他了。這回,謝蘭胥當眾斬殺萬俟傳敏,不僅解了邊疆之危,還讓朕出了一口惡氣,真是居功甚偉啊!”
    找到旗幟飄向的方向就好辦了,張之貞鬆了口氣,揖手笑道“如此說來,殿下當真是立了大功。不知陛下想要如何獎賞?”
    張之貞的聲音落下後,朝廷上半晌寂靜。
    廢太子倒台時,有人為他惋惜,自然也有人落井下石,這後一部分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想見到廢太子的後人東山再起的。
    不過,皇帝正在興頭上,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想去觸他黴頭。
    “獎賞先放一放。”皇帝說,“塘報上講,魯涵已任他為龍虎將軍,領鳴月塔十萬精兵,平叛翼州去了。等他大勝歸來,再談獎賞不遲。”
    “陛下英明。”張之貞說。
    金鑾殿中,百官神色不一,齊喊英明的聲音倒很整齊。
    ……
    翼州這次平叛行動,進行得有如破竹。
    謝蘭胥所率大軍,紀律嚴明,動作詭譎。不到十五日便收服了翼州各大州城,令一盤散沙的翼州重新回到大燕統治之下。
    謝蘭胥抵達鳴月塔當日,萬人空巷。盡管城門前人潮洶湧,但每一個人都保持著寂靜。
    直到主將率領著十萬血騎出現在緩緩打開的城門前。
    歡呼聲,祝賀聲,伴隨著百姓自發拋向軍隊的白色、紫色杜鵑花,充滿晚霞飛散的天空。
    荔知臉上的瘡疤已經愈合,隻剩下一片淡淡的色差,假以時日便能完全消失。
    她站在人群中,目光落在為首那人身上。謝蘭胥披著黑色甲胄,騎著汗血寶馬,一馬當先走到眾卒之前。波瀾不驚的冷淡麵孔讓人想起終年白雪皚皚的仙乃月神山,潔白無瑕,有著寒霜般的威嚴。
    親眼目睹謝蘭胥完好無損,荔知鬆了口氣,準備打道回府。
    謝蘭胥卻先一步從迎接的人群中找到了她的身影,他一夾馬腹,從大軍中脫離,來到荔知身前。
    “殿……啊!”
    荔知剛一開口,謝蘭胥便彎下腰,利落地將她撈上了馬。
    不光荔知沒有想到,就連圍觀的百姓和官員,都因為謝蘭胥出人意料的舉動一片嘩然。
    在眾人睽睽之下,荔知難免有些臉熱。
    “殿下,快放我下來!”
    謝蘭胥的雙手一邊環著她的腰,一邊握著韁繩,他的下巴放在她肩上,溫熱的呼吸撓著她的耳廓。
    “為什麽?”他反問。
    “你難道不怕大家議論嗎?”
    “那又如何?”
    荔知聽到耳邊一聲嘲諷的輕笑。
    謝蘭胥用力一夾馬腹,汗血寶馬在兩邊圍觀百姓的驚呼聲中疾馳而出。
    行軍隊伍中出現幾聲笑聲,是萬俟兄弟在嘲諷小弟弟佳人夢碎得很徹底。
    萬俟丹蓼是隊伍中唯一女性,入城後便像荒野上的朱頂紅那般打眼,隨著謝蘭胥和荔知的離去,這株朱頂紅像被霜打過一樣。
    她緊緊握著手中的韁繩,原本令她心潮澎湃的歡呼聲變得索然無味。萬俟丹蓼想起了上一次謝蘭胥和荔知共乘一馬的時候。
    那時他們以一千五百人,傳奇般地挫敗了萬俟傳敏的二十萬大軍,看見謝蘭胥拉起荔知騎上同一匹馬,她一方麵心有不甘,一方麵又是單純的好意,主動提議道
    “殿下和女子同乘一馬多有不便,不如讓她和我騎一匹馬吧。”
    那時,謝蘭胥並未看她。但她永遠記得他的回答。
    “不必了,是我想和她一起。”
    這句話謝蘭胥並未深思,因為回答後的他也露出了驚訝和思索的表情。
    萬俟丹蓼還在孩童時候,便聽過廢太子的傳說。
    謝鬆照從小便有神童之名,神童大多在長大後泯然眾人,然而謝鬆照的光環從未黯淡熄滅。如果說常人是被女媧甩出來的泥點,那謝鬆照就是被女媧以嘴唇吻出的泥人。
    萬俟丹蓼聽過太多廢太子的光輝事跡,對這位恍若天神的男人懷著比父親更深的仰慕,但是不等她有機會親自朝見這位心中的榜樣。謝鬆照便以謀逆之罪,血濺三尺,死後薄棺一副,草草下葬。
    然後,他僅剩的兒子,來到鳴月塔。
    “妹妹別傷心了,剛剛殿下可是一眼都沒看你!你要是哭了,也隻有哥哥給你抹眼淚——”二哥萬俟蠡騎到萬俟丹蓼身旁,惡趣味地戲弄道。
    萬俟丹蓼冷冷橫他一眼,騎著馬先往前走了。
    將迎接的百姓和十萬大軍甩在身後,謝蘭胥和荔知率先到達都護府大門。
    守門的門房揉著眼睛,不可思議地連連看著馬上的謝蘭胥和他們身後“殿、殿下?其他人呢?”
    “我先到。”謝蘭胥說,“告訴都護,我休息一晚。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門房還沒反應過來,門口的謝蘭胥和荔知已經不見了。
    謝蘭胥不回竹園休息,反倒帶著荔知走上了一條陌生的路。直到眼前出現鳴月塔城的另一座城門,荔知才反應過來
    “殿下又要出城?”
    “叫阿鯉。”
    “……阿鯉,你剛剛回來,又要去哪兒?”
    謝蘭胥沒有立即回答。他向守城的士兵展示了他那張現在全城皆知的麵孔,輕而易舉帶著她出了城門。
    “去找一個地方。”他言簡意賅道。
    荔知暫且壓下心中的遺憾,跟著他穿過草甸,踏上了一條山路。
    晚霞漸漸散了,夜色緩緩侵襲天空。
    山林中的夜來得格外的快。
    當謝蘭胥停下馬時,穿透樹葉將山林映照的變成了澄淨的月光。他下馬之後扶著荔知,將她抱下了馬。
    一整套動作越發熟練。
    不遠處,荔知注意到茂密的灌木背後有熱氣嫋嫋。
    謝蘭胥踩在碎石頭上翻過草叢,然後朝她伸出手。荔知牽著他的手,來到一片霧氣繚繞,熱氣騰騰的野溫泉前。
    “你怎麽什麽地方都知道?”荔知想起了那片開著海菜花的瑪瑙湖,不可避免地也想起了船底的屍體。她努力讓自己忘卻那可怕的一幕。
    “聽人說的。”謝蘭胥說。
    荔知剛想說話,就見謝蘭胥熟練地解起了鎧甲。
    好了,船下的水鬼徹底不見了,侵占荔知腦海的是溪水激蕩的那一夜。她下意識移開了目光,做賊心虛地摸了摸發紅的耳垂。
    不一會,她就聽見入水的聲音。轉過頭去,謝蘭胥已經將大半個身體浸入了溫泉,那隱約在霧氣和水中的青色刺青,讓她的心重新平靜下來。
    謝蘭胥靠在一塊淺墨色的大石頭上,神色淡然地看著她“還不過來?”
    荔知緩緩走了過去,在他身旁坐下,脫下足衣和鞋子,將腳泡入池中。
    謝蘭胥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她泡在水中的部分,輕聲說
    “下來。”
    荔知的心在胸前裏咚咚作響。
    夜色前所未有地寂靜。
    “殿下……”她說,“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