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十五歲的夏末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兩個皇子阿哥住進驛站之後,他們倆的賑災使命就暫時告一段落了。至於如何將山西巡撫這個罔顧人命的家夥錘進地裏不得翻身——反正兩位爺的奏折,或者說告狀信已經送進京了,接下來就看富察·馬齊大人的發揮了。
    若說馬齊這人的德行如何還有待商榷,那他辦事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賑災的時候能真正救到老百姓不說,要跟政敵幹架了,那什麽羅織罪名啊、分化拉攏啊手段一套一套的。反正四大爺最擔心的太原城中亂起來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馬齊在進城的當天晚上就請了山西將軍和按察使來驛站小聚,這兩人一人管部隊、一人管治安的。當著四爺和八爺的麵,馬齊先向二人陳述利弊,言道:“賑災本非二位分內之事,便是往日與噶世圖有些銀錢往來,也不過降等罷了。然若是聽了小人之言使得城中動亂起來,讓二位皇子有個閃失,那在萬歲那兒就是殺頭抄家的罪過了。”
    一個將軍、一個刑獄大臣,其實是這次事件中的邊緣人物,本來就準備觀望一二的。此時聽了馬齊的話,連忙拍胸脯保證太原城裏城外亂不起來。馬齊一見他們兩個鬆口,立馬再加砝碼,許諾了兩家人性命無憂,這下好了,按察使直接將平日裏跟他不對付的布政使給賣了。
    小八爺老老實實當了一回吉祥物,眼睜睜看著馬齊長袖善舞,一頓簡餐的功夫就把山西的武裝力量給搞定了。
    “咱們原本是不是就該這樣當個布景板啊?”小八爺去問他四哥,“馬齊自個兒就挺能幹的。”
    四阿哥如今住在驛站的上房裏,屋裏樣樣都收拾得幹淨。這位爺就穿著清爽的新長衫在燈下練字,聞言擱下筆,道:“官場上的事兒,咱們自然不如他老辣。然而若是任由馬齊發揮,他也不過在臨汾停留半日,給幸存的老百姓說些口頭安慰罷了。指望他親自帶人熬粥清瓦埋屍體,嗬,還得咱們先上了,他才不得不跟著體會民間疾苦。”
    小八爺沉默了兩秒,然後自己倒了杯水喝。“我從前在京裏看不見也就算了,親眼看見了總要救眼前這些人才行。”
    四阿哥拍拍弟弟的肩膀,安慰道:“你做得很好了,一片赤子之心,比起往年賑災還要中飽私囊的官員不知高到哪裏。是山西的百姓有福氣才能在今年遇到你。”
    “四哥別說笑了,臨汾城十室九空,換我寧可不要這樣的福氣。”小八爺仰頭把眼淚壓回去,朝哥哥露出一個笑,“既然四哥說我做得好,那我以後多出來,能救一回是一回。”
    這孩子想得天真,讓四阿哥胤禛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如今小八還年輕,資曆也淺,想出來賑災皇阿瑪還是持鼓勵態度的。但以後呢?這麽愛護百姓的一個人,光芒是無法遮掩的,賑災的次數多了,隻怕全國各地都要給他立生祠。別說太子會怎麽想了,皇阿瑪都要掂量掂量如何安置他。
    四阿哥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也就在山西巡撫噶世圖被解職的聖旨抵達的第二天,鄉老們帶著萬民傘上門了。
    此時的萬民傘還不是晚清時候貪官們標榜自己的玩意兒,隻有真正的青天父母官才能得到這般殊榮。山西的父老鄉親們這回是真心感激兩位皇阿哥的善舉,見巡撫被押走了,擔憂皇子也即將離去,這才緊趕慢趕地做了萬民傘來表達心意。
    百姓們如此盛情,馬齊很是高興,覺得如此一遭,兩位皇阿哥麵上有光不說,回了京城把傘獻給萬歲爺也算是給賑災之行一個圓滿的交代了。然而馬齊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八爺是個看透曆史的主子,因此反應與眾不同。
    “多好的綢布啊,用來糊在傘上太浪費了。這要是沒有裁成小條寫名字,可以做兩身衣裳呢;如今就隻能洗幹淨做繃帶,去給那些修複河堤受傷的民夫用了。”
    鄉紳們:???
    馬齊:???
    四阿哥:???
    小八爺完全沒覺得周圍的氣氛有什麽不對,一臉痛心疾首加嚴肅認真:“災後正是物資短缺之時,大家若有糧有布,自己用或者相互救助才是正道。人人過得好了,朝廷沒有麻煩,我跟四哥還有富察大人就都好了。做什麽萬民傘呢,浪費布料這不是?立什麽功德牌呢,有那些功夫把村裏的水渠修一修不是更好嗎?”
    眼見著八弟一通亂拳打死老師傅,直接降低了他被全國立生祠的風險。四阿哥連忙幫腔:“正是如此。災後重建,第一仰仗朝廷免稅賑濟,第二多虧小官小吏們奔走,第三有賴將士們辛苦,第四則是良商士紳慷慨解囊。我們兄弟在其中的功勞微不足道,當不得鄉親們如此厚愛。”
    大約也是頭一回見到這麽無欲無求的人物,不要錢也就算了,連名聲都不要。領頭的幾個老人麵麵相覷,一時說話都磕巴了起來:
    “但……但這是大家夥一片心意。”
    “我們……我們……若這也不成……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兩位爺了。”
    “皇子阿哥親臨地頭為我等療傷熬粥,這般恩德小民實在無以為報。”總算人群中有個腦子轉得快的,開始大膽表白,他的話又引出了更多的人。
    “我家小子就是八爺親手從鬼門關拉回來的。”
    “四爺除了那個姓刑的奸商,為我們報了大仇了。”
    “就是就是,一把傘而已,不足報二位爺萬一。”
    ……
    眼見著七嘴八舌說話的人越來越熱情,小八爺連忙翻到馬車頂上,大喊:“鄉親們,鄉親們,聽我說啊!”
    鼎沸的人聲稍稍平息,小八爺繼續道:“鄉親們的心意,我們心領了。鄉親們想答謝我們兄弟,傘也好、牌子也好,都不是最好的。鄉親們知道最好的回報是什麽嗎?”
    有這樣的懸念,人群又安靜了兩分。
    “是什麽,八爺您說。”人群中有人喊道。
    小八爺氣沉丹田,用上了內家武功。他的聲音讓在場每個人都能聽到。“是下回鄰府、鄰縣,乃至隔壁陝西、山東遭災的時候,鄉親們能夠記得今日被救,而向他人伸出援手。如此我等的善行才沒有斷絕,而是傳遞給了更多的人啊。”
    現場徹底安靜了,隻有風在吹著驛站門口的旗幟。天上烏雲翻滾,好像又要下雨了。
    人群中開始有人抹眼淚。
    受限於文化水平,很多老百姓其實理解不了小八爺這話的深層含義,但這不妨礙他們被降維打擊。這一刻,仿佛許多人心裏充滿了感動,這份感情太過強烈,讓他們都說不出話來。
    “好了好了,眼看著最近雨水不少啊,鄉親們還是快回家吧。還要注意防汛啊,田裏也要及時排水,免得淹了莊稼。”四阿哥見這些人沒再執著著送萬民傘了,連忙催促他們回家,別再惹得他八弟說什麽驚世之語了。
    人群戀戀不舍,許多人想多看這兩位皇子幾眼,但到底是在雨下大之前散盡了。
    斷斷續續的雨水一直綿延到五月底,給災後的山西雪上加霜。於是馬齊也沒有回京,繼續在災區忙活。兩名皇阿哥見馬齊勤勤懇懇,也不好意思打擾他,就將蘇培盛啊周平順啊常金娃啊散出去,讓他們去調查災後的重建工作。周公公偶爾還會帶一些病人回來,好在經過小八爺的診斷後,並沒有發現大規模傳染病的痕跡。
    宅在太原城的日子久了,小八爺也收到了自京城轉來的信件。
    他的伴讀小夥伴姚法祖已經到了福建海軍中,混得挺不錯的,還又遇到了一回他心儀的那個做海運的女當家。不過姚某人也不是完全就追妹子去了,他且不忘跟八爺分析沿海的軍情嘞。“洋人殖民台島之心不死,於釣魚台附近逡巡不去。今年之內,必得小鬥一場,震懾洋人。”
    小八爺拿著仿佛還殘留著海腥味的信紙,不由得為小夥伴高興。事業愛情都有奔頭,還有比這更積極的人生嗎?
    第二封信來自葉天士。這位自打參加了名醫大會後醫術突飛猛進,對於小八爺想在全國建立醫療係統的想法也是舉雙手支持。這不,葉某人又來給小八爺牽線認識民間藥商了。這回的這家是蜀地的,雖然整體規模不大,但握著川貝母百分之三十的產量。他們家的三少爺已經答應了要參加明年第三屆名醫會了。
    對哦,第三屆名醫大會。小八爺拉開係統麵板查了查自己的筆記。明年貌似打仗打不完啊,第三屆名醫大會恐怕要推到後年了。生活不易,八八歎氣。小八爺抽出紙筆,給葉天士寫回信,隻說京中忙著太子大婚而缺人手籌備名醫會,明年不一定能如期舉辦雲雲。在正式宣戰前可不能透露國家機密,隻好讓太子爺背鍋了。
    說到太子爺,雲雯的來信上就詳細說了太子大婚的盛況。幾乎京裏每戶人家都分到了喜蛋,可想這場喜事辦得有多隆重了。不過呢,“萬歲爺去巡視了京畿河道,直到大婚前三天才回到京城的。且因為禮部要設壇祈求晴天的緣故,太子妃的冊封儀式不得不推到六月裏了。”
    還真是從大婚前一直不順到大婚後啊。
    小八爺歎息一聲,收拾收拾行裝準備回京。他們出來得夠久了,再不回去就滿兩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