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兩輛自行車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1990:從農村白手起家 !
“國慶,你們三兄弟今天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
周福生從樓上下來便跟三人打起交道來。
“周叔,您看,這時間也過去那麽久了,之前說好的錢也該跟您結算一下了。剛好前天從北山回來,家裏有事耽擱了一天,今天一早就先來了您這兒。吃個早飯,順便把餘款結了,您還得抽個時間一起去國土所和社區過個戶。剛好我幾個兄弟在這,順便再去看看還要置辦些什麽,搞搞裝修什麽的。”
張國慶對周福生說道。
“哎呀,那可就太好了,終於能把錢還給別人。沒問題,上午叔還有時間,等下咱們等國土所上班了就可以去辦手續了。我老鋪子那邊你們看著弄就行,桌椅什麽的能用你就留,不能留的,你當廢品或者垃圾清出來就行。”
聽到張國慶這麽說,周福生臉上露出來開心的樣子,搓了搓手道。
張國慶從褲兜裏拿出來三千二百二十二塊錢放在了桌子上,這是昨晚就提前數好了的錢,數了三遍。
“來,叔,你數數,三千二百二十二塊錢,嘿嘿,應該是不差的。”
“哈哈,好,國慶,這不用數了,你這人品叔信得過。十裏八村也就你們幾兄弟,叔是真信得過的。”
周福生拿起桌子上的錢大概數了三遍,才小心翼翼的放進自己的口袋。
吃碗麵還很早,張國慶帶著張國華和張國興到了老鋪子那邊。
這棟房子前麵三空商鋪,有兩空是用紅磚砌起來打通的,加上後麵的一個廁所,大概也就是70個平方左右。旁邊還有一個大概40個平方的土磚房,被隔成了兩段。靠裏麵的一半被當成了倉庫,靠外麵一半被當成了廚房。
最開始幾年還是夠用,到後來周福生兩夫妻靠著勤勞和手藝在桑木鎮把生意做開了。前些年周福生在北山也是見了很多大飯店,也去過東平市裏麵見識過,所以才咬牙將飯店擴建起來。
現在到了張國慶手裏如果想住過來的話,肯定是還要重新翻修的。
後麵還有將近兩畝地的空地,這時候是肯定要建房子的。因為這個時候在桑木鎮建房的代價很小,批準起來也不麻煩。
“大哥,老四,咱們這房子現在是到手了。再過兩天,這邊房子就得開始加蓋翻修。到時候大哥你就負責這邊,家裏的魚蝦要爹先弄著,不夠就十裏八村去收貨。等下去買兩輛自行車,你騎一輛,放一輛到小崗村給爸騎,到時候收貨也沒那麽麻煩。”
張國慶對張國華和張國興兩人說道。
“買自行車?還一次買兩輛?”
張國華不敢想像,但是轉過身來一想,房子都買了,似乎買兩輛自行車倒是不難。
三人來到了百貨大樓,一個賣自行車的鋪子裏麵擺了十幾台自行車。現在的自行車有很多品牌,有永久牌的,有飛鴿牌的,還有鳳凰牌的,還有很多地方的小品牌。不過論質量來說的話男士自行車永久的賣得最好,鳳凰牌的女士自行車也是賣的最好。
沒有磨合多久,張國慶以620塊錢買了兩台男士的永久男士自行車,也就是後世說的那種二八大杠。
回到房子這邊,已經到了九點多。
張國華和張國興開始收拾房子,而張國慶則跟著周福生去了國土所。桑木鎮的國土所和房管所都是挨著的,所以辦手續也很快。接著又去了桑木社區寫了證明,現在這個年代來辦這些事的人不多,所以簽字蓋章還是很快的。
到了十點半的時候,張國慶跟著周福生一起已經將這些手續給辦好了。
從這一刻開始,這棟房子和地皮在法律上和名義上已經屬於張國慶了。
……………………
“大哥,你跟國興騎車回家去,把咱爹跟娘還有嫂子接過來。今天哪,是咱們房子到手的第一天,這意義不一樣。中午咱們就在老周飯店吃一頓,慶祝慶祝!!”
張國慶拿到地契和房屋土地證明這些材料之後,跟兩兄弟說道。
“老三,咱們沒必要太破費了吧?咱們買些好點的菜回去吃就行了。三天兩頭下館子,這錢花的,大哥都有些心疼了。嘿嘿……”
老大張國華心裏心疼錢,憨笑著跟張國慶道。
“行,那也可以。走,去買個豬蹄子,再買副大腸,今天咱們就在家裏吃。”
大哥張國華老實又節約,張國慶知道拗不過他,隻能將下館子的事情作罷。
張國慶跟張國華騎著車子搭著張國興,三人往桑木鎮的菜市場那邊去了。
桑木鎮是有菜市場的,隻不過賣的大多數都是一些肉類和雞鴨之類的,和一些農具。
菜市場不大,隻有十來個鋪子,其中有兩個賣肉的鋪位。現在的豬肉便宜,在桑木鎮的菜市場這邊隻賣兩塊三一斤,而在北山農貿市場能賣到兩塊八左右。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在大集那邊有些農戶家裏會自己殺豬出來賣,最低的會賣兩塊一斤。
也就是今天不是逢五趕集,要不然張國慶也不會到菜市場買這些肉食。
這時候的豬蹄子帶肘子,一個就有五六斤。賣的比肉稍微貴一點點,也就是兩塊五左右。而肥腸這東西可是個沒人要的豬下水,不過豬下水再過十來年,比起豬肉還要貴得多。
一個豬蹄花了十三塊錢,一副豬大腸一塊五,一個豬肚子兩塊錢,見張國慶他們不還價,另外老板還送了一副三四斤的豬肝。
兩輛嶄新的自行車回到小崗村的時候,引起了不少左鄰右舍的圍觀。
“瞧,你看張家老三就是有本事,這自行車說買就買,一買還買兩輛,好家夥。”
“看樣子這老三是在外麵掙了不少錢了,聽說是靠著賣蛋掙的。看來咱們以後都不要把蛋送他家去了,看他們以後怎麽掙錢。哼.......”
................
農村就是這樣,見不得別人好,也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殊不知幾個月之後,張國慶收蛋的事情還真就沒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