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字數:3108   加入書籤

A+A-


    傲世淩仙!
    麵對蠻夷的遊擊戰術,夢境中的殷賢不得已之下,也隻好分兵三路去對抗蠻夷。萬幸的是雖然殷家是靖武皇朝軍隊中的頂梁柱,但是除去殷家還是有不少上得了台麵的武將。夢境中的殷賢選擇分兵三路,倒是真的有了效果。一時間真的頂住了蠻夷大軍鐵騎的鋒芒,並且開始慢慢收複被攻陷的城池了。
    隻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軍中眾將心中暗喜,覺得事情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了的時候,一則噩耗傳到了夢境中那位殷賢的耳朵裏裏。
    原來是因為這些天殷賢下令各個城池的百姓一路躲避蠻夷鐵騎的鋒芒。如今這些百姓都聚在了一座城池之內,每日的吃喝拉撒睡都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前麵說過,如今的靖武皇朝是剛剛結束掉戰火紛飛的亂世,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各地的府庫之中也沒有多少累積。領兵收複被蠻夷攻陷的城池之前。夢境中的殷賢一下子將這麽多城池的百姓放在了一個城市之內,城內儲存的糧食根本不夠吃。隻能讓百姓饑一頓飽一頓的以求度過難關。隻是現在終於無糧可發了。百姓一開始還可以堅持住,可是越來越吃不飽飯,直至沒飯可吃。百姓終於忍不住了。如今夢境中的殷賢在前方征戰,百姓在後方卻是哀聲載道。隻怕再過幾天就要發聲嘩變了。
    聽到這個消息,夢境中的殷賢也是有心無力。百姓吃不飽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畢竟是他領著百姓拋棄城池避難的。百姓也是他親自下令去安頓的。甚至就連給百姓發糧的計策也是殷賢給的。
    隻是這一切真的不怪夢境中的殷賢,這一切都是沒有辦法才想出來的辦法。百姓想要逃離蠻夷鐵騎的踐踏,根本就沒有辦法攜帶太多的東西。而不巧的是各地府庫本就缺糧,行軍打仗糧草更是不可缺少。如此一來就是雪上加霜。本來夢境中的殷賢是想著等皇主歐陽熙帶領軍隊回援的時候,快速解決掉蠻夷,沒成想蠻夷這次竟然是帶了腦子過來的,一通遊擊戰術竟然拖延了這麽長的時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百姓軍隊都需要米來下鍋。無論是夢中的殷賢還是現實中的殷賢,雖然煞氣傍身,實力時間難逢敵手,卻也都隻是一介凡人,誰也沒有辦法直接變出來糧草啊!
    無奈之下夢境中的殷賢隻得將軍隊中的糧草抽調出來,用以安撫百姓。不然這後方的百姓一旦發生嘩變,事情將陷入無法挽回局麵。隻是軍隊中的糧草被抽調去安撫百姓了,夢境中的殷賢也隻能暫緩反撲蠻夷的大業了,畢竟若是一旦繼續開戰,糧草供應不上的話,萬千將士的性命怕會危在旦夕了。
    反撲蠻夷的計劃被擱淺了,夢境中的殷賢每次都在城頭上北望,眼中仿佛跨越了萬千阻礙看到了那些被蠻夷攻陷失守的城池。他這個靖武皇朝的頂梁柱萬萬沒想到,自己也會因為糧草的問題有這麽無助的一天。索性靖武皇朝是以民心贏得的正統,當時那種情況還能控製百姓的情緒。
    抽調糧草的事情盡展很慢,盡管各地都在積極配合,但是還是脫了一個多月才有第一批糧草抵達夢境中的殷賢安置百姓的城池。這批糧草是從皇都晉安直接運送過來的。雖然看上去有很多,但是十幾座城池中跟著夢境中殷賢來的百姓更多,人口基數太過於龐大,夢境中的殷賢剛從皇都抽調來的糧草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沒辦法,夢境中的殷賢隻好繼續等下去。
    光陰如梭,時間荏苒。夢境中的殷賢就這樣等啊等的。一連等了幾個月,夢境中的殷賢也能沒等到糧草足夠支撐他反撲蠻夷的那一天。糧草一直是斷斷續續的被運到夢境中的殷賢這裏,但是不管從哪裏運來的糧草都不足以支撐太多的時間。畢竟各地的府庫也沒有多少餘糧,縱使舉全國的餘糧也難以養活著十幾城的百姓。
    好在秋收在即,今年一年的天氣都是風調雨順的,如無意外將會是一個豐收的年頭。等到田裏的莊稼收上來,靖武皇朝到時候就可以出麵用錢財將百姓手中除去自用和明年的糧種之外多餘的糧食給買過來。如此也算是解決了這一大難題,至少可以保證這十幾城的百姓不會在殷賢征戰的時候在後方因為沒有糧食而發生嘩變了。
    隻是中原版圖甚是龐大,將全國的餘糧都調集到夢境中的殷賢這裏,顯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就像之前調集糧草一般,怕是又要拖上幾個月才能全部到來。如今已是深秋,糧草集齊怎麽也得等到冬天了。現在解決糧食的問題,又一個問題擺在了夢境中的殷賢麵前。那就是這十幾城百姓的安置問題。
    跟著夢境中的殷賢撤離到這裏的十幾城百姓,都是靠近邊塞的城池出身。本身靠近邊塞的城池就民風彪悍,加上常年耕作。這十幾城百姓的體魄也都不錯。如今深秋或許還可以抗得住現在風餐露宿的日子。但是寒冬到來,若是不提早拿出措施來,這十幾城百姓怕是要在寒冬中喪命了。
    夢境中的殷賢還是現實中的殷賢很有默契的一同想到這個問題。兩人無論是誰,都做不出眼睜睜地看著十幾城百姓在寒冬中被凍死這種事。隻是要給這十幾城百姓,加起來幾個億的人口,要為他們搭建避寒的地方,可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啊!光靠靖武皇朝朝廷的力量恐怕難以完成。
    就在夢境中的殷賢對此一籌莫展的時候,在雁門城主府內與他爭執的顧青衣來到他的身旁。眼見顧青衣來到自己的身旁,夢境中的殷賢有些尷尬,他這段時間忙裏忙外的,有空也是去城頭眺望北方的中原大地。已是很久沒有看到自己這位摯友了。當然了,這其中也是有他故意的成分,那日在雁門城主府內,他用自己大將軍的身份,強行駁回了顧青衣的建議。現在想想,或許當初真的采納顧青衣的意見,死守雁門,也不會想現在一樣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現在他們進,沒有人管理後方,十幾城百姓的避寒之處沒有著落,他們不敢大軍開拔。退?退了蠻夷的鐵騎會更加肆無忌憚的踐踏中原。
    “你是來看我笑話的,還是來挖苦我的?青衣,或許當日跟你一起死守雁門才是正確的選擇,至少即便戰死在沙場也比現在這樣進不了退不得好受一些!”
    夢境中的殷賢有些頹廢對顧青衣說道。這些日子真的是愁懷他了,皇主歐陽熙回皇都晉安去了。身為一個皇朝的皇主,歐陽熙不僅需要處理政務,還需要統籌調度。身在前線頒布政令自然是有所不便,所以回去晉安也是理所當然。
    皇主歐陽熙一走,所有的戰場決策的重任就都落在了殷賢的頭上。他本就是出身軍伍一個武夫,讓他戰場殺敵他自信難逢敵手。但是讓他來處理前線的政務,那可就真的是難為他了。雖說顧青衣也被皇主歐陽熙留在了軍中,但是殷賢因為那日在雁門城主府內發生的事,感覺自己沒臉去見顧青衣。所以他有空的時候就會來城頭北望。一方麵是在發愁什麽時候能夠收複失土,一方麵是在躲避顧青衣的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