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這件事,他輕敵了

字數:8840   加入書籤

A+A-


    第一太子妃!
    宋弗回了太子府後,一日都沒有出門。
    隻用過午膳後,去了樂施院看望了李元漼。
    出來的時候,依舊是夏鳶送到院門口。
    宋弗照例問了些話,一聽到說今日來見李元漼的幕僚多了幾個,心中便知道花滿堂的事情,這兩日就會有結果。
    散步當消食,溜達了一圈回來,宋弗小憩了一會兒。
    下午坐在小池塘邊上,喂了會魚。
    今日心情好,夜裏睡得也不錯。
    如此過了兩日,到了十五,是和江北寒約好,去燕來樓拿東西的日子。
    宋弗原本並不準備親自去,隻讓流蘇去把消息拿回來就是。
    但一想著還有些話要親自對江北寒說,還是跑了一趟。
    燕來樓,三樓雅間,江南春。
    江北寒見著宋弗來,點了點頭。
    “宋公子來了,隨意坐吧。”
    比起上回的謹慎,這一次,江北寒隨意了許多。
    宋弗坐下,看他麵色疲憊,猜測應該是查出了什麽。
    上回她來,關於燕來樓的消息都是真的,江北寒有心查的話,必定能查到。
    江北寒將桌上的消息收了收,對宋弗開口道
    “這幾日,我把燕來樓上上下下秘密查了一遍,果然查出了問題。
    “燕來樓有奸細,是一個歌姬,對方早已經發現了,一直潛伏著按兵不動,隻是在尋找我和燕來樓的證據。
    “查到她頭上的時候,她屋中什麽都沒有,但是在她用其他人的名義買的一個小院中,卻搜出了一大箱的東西。
    “這些東西,足以置我於死地,燕來樓也不複存在,她確實是我大哥的人。”
    江北寒說到這些,語氣頗為感慨。
    他自以為自己藏得嚴實,卻不知道早已經暴露在敵人眼皮子底下。
    暴露而不自知,是最讓人難過的事情。
    “宋公子是如何得知的?”
    他作為當事人,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但是眼前的人,卻知道。
    他知道對方厲害,也想知道對方是如何得知一切的。
    宋弗看著他,沒有說話,明顯就是不願意回答。
    江北寒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不能說是吧,我懂,那我就不問了。
    “我隻是覺得,把這麽一個禍患養在了眼皮子底下而不自知,這件事讓我很受挫。
    “無論如何,還是要多謝宋公子。”
    宋弗“江公子倒也不必自嘲。
    你作為大皇子唯一的隱患,他自然是要用盡全力對付你的,一個那麽大的燕來樓,藏不住。”
    江北寒笑了笑“你倒是會安慰人。”
    宋弗“我就是實話實說。”
    江北寒從桌子上搬出一摞的本子,他隨意翻開一本,上麵密密麻麻寫著什麽,他看向宋弗
    “這些是我這幾年得到的所有消息,也不知道哪些對你有用,便全都給你,你自己看吧。”
    宋弗讓流蘇收下,對著江北寒一拱手“多謝江公子。”
    江北寒“我抓到了大哥的人,雖然封了消息,但他那邊久沒有消息,很快就會有所反應。
    “我的時間不多,也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緊,這兩日便會離開京城,關於對付蠻夷,宋公子具體要我做什麽?”
    宋弗“根據我們的線報,這幾個月蠻夷異動頻發,到時候我會傳消息給你,這個圖案你記一下,我給你傳消息,會有這個圖案。”
    宋弗拿出一張信筏,遞給江北寒。
    江北寒接過來看過,而後收了起來。
    宋弗又道“這一次,趁著大魏攻打蠻夷,你們可趁機收回靠近蠻夷的昌吉河。”
    昌吉河在西涼和蠻夷的隔界,昌吉河兩邊的百姓都靠著昌吉河生活。
    後來蠻夷闊出土地,把昌吉河占為己有,西涼這邊邊境的百姓隻能仰人鼻息的生活。
    若是西涼能收回昌吉河,對於西涼靠近蠻夷的邊境百姓,是大好事。
    這件事對西涼好,對大魏卻是沒有任何好處。
    其實,宋弗可以直接一點,比如讓西涼包抄,或者讓西涼從後方破壞。
    她沒有如此做,是因為那樣對西涼沒有好處。對西涼沒有好處,西涼卻出兵,一個不好就會被有心人利用,說陸涼川和西涼有瓜葛,那對於陸涼川的名聲沒有好處。
    但若西涼有利可圖,那可以說是西涼趁機謀利,不會對陸涼川的名聲造成影響。
    這一場大戰,陸涼川要揚名立萬,容不得半點瑕疵,宋弗是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由此,送一條河給西涼,簡直不足掛齒。
    而西涼和蠻夷有昌吉河之爭。西涼趁機出兵,師出有名,理由半點都不牽強。
    哪怕到時候皇室中人想要以此筏子,都沒有機會。
    在陸涼川的事情上,宋弗總是以長遠計,謀眼下,還謀將來。
    如此沒有後顧之憂,往後的路才能一片坦途。
    江北寒聽完笑了笑“你這是在為我送功績。”
    宋弗“我做事,向來講究雙贏,大家好,合作才能長存。”
    江北寒深深的看了宋弗一眼,對她一拱手,“受教了。”
    接下來二人又商量了一下細節,半個時辰後,宋弗離開。
    等回了府,宋弗立馬把從江北寒處收到的消息,大致過了一遍。
    心中大概有了底之後,又準備仔仔細細的看一遍。
    直到第二日的下午,宋弗才把所有的消息看完。
    而後讓流蘇把這些消息送去給了裴佑年。
    這一日,是晴天。
    春日午後的陽光落在身上暖暖的。
    宋弗坐在椅子上,閉著眼睛,思量著事情。
    流蘇過來報
    “娘娘,太子準備動手了……”
    宋弗聽完笑了笑“這是要找死啊。”
    次日一早。
    李元漼便入了宮。
    經過了幾天的休養,李元漼的身體肉眼可見的好了許多。不過傷口還是看得猙獰的很。
    此時,他跪在禦書房,當著大臣們的麵,親自向皇上喊冤叫屈。
    本來這樣的事讓底下人去做就好,但那麽好的在皇帝麵前表現的機會,李元漼怎麽能放過。
    禦書房裏,皇帝原本正在和大臣們商討事情。
    李元漼來,打斷了議事,聲淚俱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呈上了證據,解釋了自己在花滿堂一事的冤枉。
    在他的設想裏,皇帝知道他是冤枉的,一定會對他多加愛護,而他又自己找到了那麽多的證據,皇帝必然對他另眼相待。
    隻是沒想到,他把證據呈上去之後,皇帝看他的臉色確實不同了,但是那神情,並非心疼也並非欣賞,而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情緒。
    他有些害怕,也有點慌。
    龍椅上,皇帝久久不言語。
    李元漼跪在地下,瑟瑟發抖,莫名感覺自己像等著審判的罪人一樣。
    底下那些大臣們對他投去神色各異的眼神。
    齊王和晉王的人幸災樂禍。
    保皇派一臉失望。他們雖然明麵上都是太子,但是卻從不參與太子的私人政務,隻在皇子正統的問題上會表態支持。
    但是誰也沒想到,李元漼居然會做這麽蠢的事。
    哪怕自己收到了證據也應該交給大理寺,或者讓大理寺自己發現才對。
    自己去查出來,不是明擺著告訴皇帝他有自己的勢力嗎?而且他的勢力厲害得超過了大理寺和刑部京兆尹,找到了這些地方都找不到的證據,皇帝會怎麽想?
    會不會覺得太子翅膀硬了。
    他還沒死,太子就迫不及待了?
    而且太子又自己來報,是想達到什麽目的?
    會讓皇帝覺得行為幼稚。而且他一來喊冤叫屈,後麵若查出其他的皇子,事情可就小不了了。
    本來若有證據,若有牽扯,私底下解決,也就算了,偏偏鬧到禦書房來,而且這些證據裏還有一些跟齊王也有關係。
    這不就像是為了打壓齊王,無所不用其極,哪怕就是齊王做的,太子也不該如此失了體麵。
    這樣的太子沒有半點一國儲君的樣子。
    皇帝眼中露出失望。
    太子親自來了禦書房,上交了證據,他不可能毫無表態,那樣太子就真的一點臉麵都沒有了。
    還不知道會查出什麽,這件事明擺著就是幾個兒子私底下的鬥爭,私底下處理是最好的,鬧到他麵前來,丟的是皇室的臉麵。
    皇帝頗有一種被太子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卻又不得不表態。
    他叫來大理寺卿林望甫。
    “太子呈上來的消息,必要查出一個結果才是。”
    林望甫上前領旨“是。”
    眾位大臣從禦書房中出來,李元漼不由得擦了一把汗。
    大臣們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一言難盡,不過半點都不敢在李元漼麵前表現出來。
    李元漼有些不明白,事情為什麽跟他想象的發展不一樣?
    不過好歹花滿堂事件有了下文,很快就跟自己沒有瓜葛。
    想到這裏心裏稍顯安慰。
    他身上有傷,馬車不能進皇宮,哪怕他是太子也隻能走著出去,除非皇帝有旨意,才能坐步攆。
    進宮的時候,為了突出他傷中求清白,忍著痛和傷口沁血,又為了表現得更真實,也沒有喝止疼的湯藥,現在出宮要走那麽遠,隻覺得傷口疼痛難當。
    一段路走了許久才走完,等走出宮門口,肩上的血跡已經暈染了一大片,他強撐著上了馬車,回了府。
    等到了太子府,太醫們進進出出,又是一頓醫治,囑咐著太子,千萬不可再亂動。
    晉王府。
    李元晉聽到這個消息,摸了摸自己肩膀上的傷口,忍不住哈哈大笑。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太子這一遭,做得真不錯。
    “蠢貨,愚不可及。”
    幕僚道“王爺,下官今日,可是看見了,那些保皇派對太子失望的眼神。”
    李元晉“如此一來,這件事到後麵,李元齊就是想要低調處理也不行了。
    幕僚“王爺,我們這邊的消息什麽時候放出去?”
    李元晉“先等一等,等大理寺那邊還了太子的清白,再把我們掌握的消息扔出去。”
    幕僚“光這一個放蛇的人,證據似乎不夠,而且這個人和齊王府直接的關聯證據並不充分。”
    李元晉好整以暇的往椅子上一躺。
    “沒有證據那便製造證據,咱們人都抓到了,還怕不能讓這個人和齊王府綁在一起?
    “而且,前麵咱們做了那麽多準備,都是指向齊王府的,這會兒全部可以派上用場。”
    大家聽著這話,很快反應過來,李元晉是什麽意思。
    開始商量這件事,具體要怎麽操作。
    此時的齊王府,氣氛卻是有些凝重。
    自從首飾事件之後,齊王府就像被霜打的茄子似的,直接蔫了下來。
    李元齊直接開口“太子的那些東西,會查到本王頭上嗎?”
    底下的幕僚低著頭,躊躇著不敢說話,看李元齊站了起來嚇了一跳,才有人站出來
    “王爺,我們動手的時候,都掃清了證據。”
    李元齊冷冷一笑,“掃清了證據?那他手中的那些東西是哪裏來的?
    “是守著咱們的人,就等著我們動手然後留下的證據嗎?
    “居然人證物證都有,本王交代下去的事,你們究竟是怎麽辦的?”
    李元齊的聲音一下變得嚴厲,幕僚們撲通一聲通通跪下。
    “王爺恕罪。”
    李元齊看了底下眾人一眼,“別在這說這些沒用的,好好想一想,若這件事大理寺真的查,你們如何不讓本王牽扯其中。”
    眾人低著頭上,訕訕著應道“是。”
    李元齊“還有那個江湖中人,可有信?”
    從花滿堂開園那日到如今,這個江湖人士,都像消失了一樣,完全沒有了消息。
    他有一個很不好的預感,就是這個人現在在對手手上。
    若不然不可能這麽久都不出現,而且他這裏也有江湖中人,更是半點都沒有聽到這人躲藏起來的消息。
    若真的被他們抓了,那應該不是太子,若不然今日就該爆出來了。
    若李元晉出手,他就要好好想想,這件事要如何防範和處理。
    “那個放蛇的人,若是在李元晉手上,你們說,李元晉會做什麽?”
    眾人相互看了一眼,咽了一口唾沫。
    若人是在晉王手中,晉王必定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李元齊看大家不說話,麵色陰沉。
    這件事,他輕敵了。
    李元晉不用說一定不會放過他。
    “今日你們就待在書房好好想,什麽時候想出來應對的方案,什麽時候回去?”
    李安齊說完,邁步走出了書房。
    帶了兩個侍衛,低聲吩咐了一句,
    “請丞相一敘。”
    而後從後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