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燈下黑
字數:8705 加入書籤
第一太子妃!
六月十五。
宮宴安排在剛剛入夜酉時中開始。
這一日,天氣晴朗。
一早,陽光明媚,遠望山巒,夏日綠意濃。
宋弗睡到自然醒。
洗漱完,用了早膳,玉珠和流蘇去準備今夜宮宴要穿的衣裳和要戴的首飾,進進出出的,有些忙碌。
宋弗用完早膳便坐在廊下的陰涼處,看著園子裏發呆。
夏日了,微風輕拂,園子裏花草的枝葉輕搖。
梨花樹上,綠綠的葉子,被風吹得嘩嘩作響。
抬眼看去,樹枝樹幹以藍色的天幕為背景,掛在雲朵間,是一副好看又生動的畫。
顏色熱烈,對比明顯,迎麵吹來的風,都帶著幾分綠葉的清香。
偶爾枝頭落來幾隻雀兒,又撲扇著翅膀飛遠。
宋弗就這麽坐著,看著麵前祥和寧靜的一幕,心也跟著安靜下來。
陽光和雨露,微風和鳥語花香,原來都是如此美好的實物,她從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想到從前那一世……
宋弗微微閉上了眼睛。
一個人,如果沒有人教,其實從小到大都在渾渾噩噩。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所教訓,才會有所進益,若能一帆風順到結局,那必定有人代替負重前行。
她沒有這樣的幸運,所幸上天垂憐,給了他再來一次的機會。
宋弗躺在搖椅上,不一會兒便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挨著午時,流蘇也隻在一旁靜靜的候著,沒有過來打擾。
玉珠悄悄的過來,低聲說話
“午時了,可要叫醒娘娘?”
流蘇搖頭“不必,讓娘娘多睡一會兒。”
玉珠看了一眼搖椅上的人,點了點頭,然後退了下去,進廚房用小火溫著熬好的粥。
這幾日天氣有些炎熱,她做了一些銀耳蓮子湯,消消暑。
希望一會兒娘娘能多喝一些。
宋弗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了。
這一覺睡得很好,她看著眼前的景色,正好一陣風吹來,鼻尖傳來淺淺的花香。
宋弗有些微晃神,一時竟不知眼前今夕何夕。
流蘇見宋弗醒了,倒了一杯溫水過來
“娘娘醒了,奴婢讓玉珠把吃食端過來。”
宋弗微微側頭,看向流蘇,看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前世,她的身邊隻有玉珠,沒有流蘇。
“也好,讓玉珠端到這裏來吧,不必進屋了。”
“是,”
很快,玉珠便把飯食端了上來,宋弗小口小口的喝著湯,默不作聲。
聽著微風吹響樹葉,心中想到古人說的寧靜致遠,不知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宋弗吃得不多,留了一碗銀耳蓮子湯,其它的,都讓人撤了下去,找來了流蘇詢問各處的事情。
流蘇把最新的消息都稟報了一遍。
宮中那邊,皇帝留了李元漼,到現在都沒有回來,主要便是囑咐他明日出京的事宜。
雖然對於皇帝的交代,消息裏沒有細節,但宋弗幾乎能想象到,皇帝會跟李元漼說什麽。
“皇帝讓李元漼帶誰去?”
流蘇回答“由禁軍一路護送到徐城,然後由西山大營,一路護送到北境。”
宋弗表情略微一頓“西山大營,皇帝還真是下血本。”
想來他也預想到了,對方有可能知道他的打算,派了那麽多的人跟著。
他估計以為對方哪怕動手,路上是最合適的,在京城出手殺太子並不容易。
但宋弗,選的就是燈下黑。
有那麽多人跟著,李元漼必然是放了心,在他眼裏,有那麽多人跟著自己,必定沒危險,卻不知道,最想讓他死的,就是皇帝。
流蘇說完這些,送了一封消息過來
“娘娘,這是齊王讓人送來的。”
宋弗打開看過,齊王約她宮宴時,於西宮見麵。
宋弗看完,把信給了流蘇。
流蘇看過“娘娘,要去嗎?”
宋弗“這個……,我想想。”
單單見李元齊,她不會去,但若是能利用這件事做點什麽,她也可以走一趟。
她和李元齊的關係,如今的主動權,在她手裏。
宋弗起身,在院子裏走了走。
而後進屋,讓流蘇替她更衣換裝,準備進宮。
她是太子妃,不能像其他人一樣,挨著時間才到。
她要早些入宮,跟皇後說說話,作為太子妃的職責,這是應該的。
雖然皇後在宮中幾乎沒有什麽存在感,在皇帝麵前也說不上話,但好歹有個皇後的名頭,又是李元漼的生母,她作為太子妃,無論如何也不能怠慢的。
梳發的時候,宋弗看向流蘇,問道
“關於馮家,和李元漼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流蘇想了想“奴婢知道的並不多,也沒有親自參與到這件事,不過在整理相關卷宗的時候,有些許了解。”
宋弗“嗯,說說看,說說你的想法。”
已故的大皇子,是當今皇帝原配所生,是嫡長子,也是皇帝上位後,最熱門的太子人選。
但是被當今曹皇後陷害,馮皇後和馮家還有大皇子,在一夜之間消失在大魏的曆史長河。
當今太子和曹皇後,對於馮家來說,是有滅門之仇的。
這些宋弗都知道。
朝堂之事,爭權奪利,本就是腥風血雨,你死我活,有利益衝突的兩方,總有一方不得善終。
但由此可見,這位曹皇後,雖然不管事,但絕對不是一個善茬。
兩世以來,她都跟這位曹皇後沒有太親近,但也算打過幾回交道。
曹皇後給她的印象是不聞窗外事,隻在長樂宮中養養花養養草,也不爭寵,很沒有存在感。
但宋弗,可不這麽想。
曹皇後身為太子李元漼的生母,娘家又是太傅,兒子穩坐太子,自己穩坐中宮,她不認為曹皇後是什麽都不知道的小白花。
這些日子,曹太傅府上都沒有動靜,皇後也沒有動靜。
但是眼下,這麽大的事,不知道皇後跟太傅,還能不能坐得住。
如果不出意外,今夜,他們便會有所行動。
李元漼是蠢也沒腦子,但曹皇後卻不蠢,曹太傅更不是吃素的。
曹皇後和太傅,扳倒馮家,有今日的地位,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李元漼去死的。
所以宋弗把李元漼的死安排在了宮中。
若李元漼死在宮中,查出來和李元齊有關,皇帝一定不會相信,因為他把李元漼送去邊境就沒打算讓他回來,李元齊沒必要這麽做。
宋弗在策劃這一點的時候,就沒有讓皇帝相信,她要的,是曹皇後和太傅相信。
隻要曹皇後和太傅相信,李元漼死在李元齊手中,那李元齊便又多了一個敵人。
給敵人找敵人,是她最願意做的事情。
而她重點要安排的,是借助馨貴妃的手,把事情推向李元齊。
再從中安排周旋,把這件事做成鐵證如山,動機合理,讓曹皇後和太傅相信,李元齊,就是凶手。
至於皇帝怎麽想,在這件事裏,無關緊要。
流蘇把自己知道的,都跟宋弗說了一遍,宋弗聽玩點點頭,跟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大差不差。
“太傅這幾日,跟皇後有什麽信件來往嗎?”
從她設局開始,就讓人看著皇後和太傅那邊了。
流蘇“沒有,不過昨日裏,太傅家的二房小姐進宮了一趟,說是給皇後娘娘送一些家中的吃食。”
宋弗了然。
作為中宮之主,傳消息的法子都如此明明白白。
兩世以來,皇後都沒有在她麵前,流露出什麽特別的情緒。
不知道這一次,是不是也和從前一樣。
等收拾完,已經下午申時中了。
宋弗帶著流蘇,出了太子府,坐上馬車,往宮中而去。
這些場合,宋弗都沒有帶玉珠去。
一是玉珠的禮儀學得不算太好,很容易給人找到把柄。
二是她覺得,很快就能把玉珠放出府,便不要讓她跟這些事牽扯太深。
宮中魑魅魍魎眾多,說不好,一不留神就成了炮灰。
把玉珠放在府中,安全的過完這幾個月,放出去就是了。
一路上,流蘇把太傅府的情況,跟宋弗說了一遍。
宋弗點點頭,太傅是皇後的父親,也是皇帝和大周天子的老師,更是當年,當今皇帝上位時,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的人。
可以說,太傅是背叛了大周天子,才有了今日太傅府的榮光。
在李元漼成為太子之前,出現了太傅府一手策劃了馮家的事件,讓曹皇後坐穩中宮,李元漼成為太子。
不過,在李元漼當上太子之後,太傅便鮮少出動。
連府中的人員官職,都是一些不甚緊要的位置,為的就是對皇帝表態,他們外戚不幹政。
也正是因為太傅傅急流勇退,心中有數,讓太傅在皇帝麵前保住了命,也保住了太傅府的榮華。
太傅如此做,並沒有錯。
槍打出頭鳥。
若是李元漼的外家官居要職,那麽皇帝對他們一派也會愈加防備。
太傅做的是對的,奈何李元漼本人不爭氣,爛泥巴扶不上牆。
再加上又有李元齊和李元晉虎視眈眈,就愈發襯托的太子毫無建樹,懦弱不堪。
宋弗在心裏,把這些事情過了一遍,深吸了一口氣,準備著和皇後的見麵。
有太子府的腰牌,馬車一路進了宮門,今日有宮宴,太子府的馬車可以駛入宮門,到內宮門停下。
宋弗進了宮門,坐了宮中的軟轎,一路到了長樂宮。
宋弗一到,便有宮女將宋弗迎進了長樂宮的大殿中。
隻略等了一會兒,曹皇後便過來了。
這是重生後,宋弗第三次看到皇後。
第一次見皇後,是在大婚次日,她需要進宮拜見皇後。
那一次皇後對她並不是太過滿意,但到底沒有弗了她的麵子,也沒有讓她難堪。
不過言語間,她能感覺得出來,皇後對她並不是太滿意。
到第二次見麵,是四月二十二那一日,皇後召見了她。
因為在花滿堂事件中,李元漼受了傷,皇後尋她來詢問一二,那一回,對她的態度好了許多。
這會,宋弗見了皇後過來,屈膝對皇後行禮
“兒媳見過母後,祝母後安康。”
皇後笑了笑,過來虛扶了她一把
“好孩子,起來吧。”
宋弗見皇後對她的態度十分熱情,心中一下便警惕起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上一回來,皇後對她態度有些改善,但是遠遠沒有到如此熱情的地步。
宋弗心裏了然,但是麵上卻不動聲色,對皇後道了謝,跟著皇後一起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皇上見宋弗如此乖巧懂事,滿意的點了點頭,拉著宋弗說了好些話,言語間滿是對她的誇讚。
宋弗應著話,臉上不時露出羞澀之意。
二人正說著話,有宮女端來了茶水,宋弗注意到,端茶的是皇後身邊的貼身宮女。
正常來說,這貼身宮女給皇後端茶可以,但是給她端茶,她自認為皇後還沒有如此看得起她。
這事沒有假手於人,那說明,這茶水一定有問題。
曹皇後拉著她的手,笑道
“嚐嚐,這是我宮裏的茶,底下人剛剛送上來的,我昨兒喝,覺得口味不錯,今日正好你來,那便嚐嚐。”
宋弗提著帕子,嬌羞一笑,臉上滿是感動“多謝母後。”
宋弗一臉感激,伸手去端杯中的茶。
她感覺到曹皇後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的手上。
她端起茶之後,不等那宮女有所動作,先一步把手中這杯茶,放到了皇後的麵前
“多謝母後賞賜,這一杯先給母後,母後先喝,兒臣才敢喝。”
說完,放下茶杯,自己端起茶盤上,靠著皇後的另外一杯,放到了自己麵前,眼含期待的看著皇後。
皇後臉色微微一變。
宋弗這一番動作合情合理,她半點挑不出錯來。
看了一旁的宮女一眼,臉上有些許不悅。
那宮女低下頭,站到了一側。
皇後看了看麵前的茶,又看了看一旁正一臉濡慕望著自己的宋弗,端起了茶杯
“母後知道你就是個有孝心的,有好東西都先想著母後。”
宋弗略笑了笑“母後言重了,這都是兒媳該做的。
“太子殿下常常教導兒媳,一定要孝敬母後,母後是世上對我們最好的人,兒媳一句也不敢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