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尾大不掉的中書省,大婚在即

字數:5093   加入書籤

A+A-




    朱家小聖人!
    春節來臨,皇宮內紅色多了起來,而且比往年更多。
    蓋因為朱棣的大婚,婚期就定在正月內。
    文華殿。
    朱元璋將最後一份奏折看完,然後寫上朱批放在一旁。待會兒陳保會將其送往中書省,一一頒布執行。
    殿外朱標帶著幾個禮部的官吏走來。
    “父皇,四弟大婚的金冊等器物都準備就緒,請您過目。”
    朱元璋點點頭,然後抬抬手說道。
    “你安排咱放心,就不用看了。標兒你讓翰林院擬旨,然後送到徐府去。
    一些沒必要的繁縟禮節,就不要折騰了。”
    “是,父皇。”
    朱標安排好諸多事宜,然後讓禮部的人暫且離開。
    而他則是從旁邊提過茶壺,給朱元璋的杯中倒上熱茶。
    隨後給朱元璋錘著肩膀。
    “父皇,前兩日兒臣聽聞五弟在翰林院還有件趣事,兩個翰林前去考問五弟的學問。”
    “怎麽樣,問住了沒有?”
    朱標笑道,“父皇,非但沒有問住五弟,還讓那兩個翰林覺得自己疏了學問。
    說是以後要仔細研習,以後再來向五弟討教。”
    朱元璋聽完,臉上多出幾分笑容。
    “不錯,你五弟倒是有些本事。宋濂的確沒看錯,咱老朱家算是出了個讀書苗子。”
    相比於朱樉和朱棡,朱棣的弓馬要厲害一些。
    可若是比起學問,朱橚目前表現出來的,是諸皇子都比不上的。
    而且前十六年,病中的朱橚可是沒有任何老師教習的。
    朱元璋不知道具體緣由,可這並不妨礙他誇讚自己的兒子。
    “父皇,除了翰林以外,還有路過的禦史一並問了五弟。”
    朱標將最後一問照模照樣地複述了一遍。
    “那人叫什麽名字?”
    “稟父皇,此人名叫劉希哲,在眾禦史中因為耿直而出名。”
    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消散不少,他雖然出生困苦,可後來善於求學。
    浙東四先生、李善長,都是他的老師,朱元璋的學問和書法絲毫不遜於朝中大臣。
    “參疑,參疑,話裏藏著話!”
    朱元璋臉色不善地說道。
    “他是朝廷的禦史,要勸諫不通過奏折和朝堂。
    反而把主意打到皇子身上去了,其心可誅!”
    朱標倒是不以為然,“父皇,劉希哲言說之事可不好在奏折,更不好在朝會上提出。
    還請父皇暫且寬恕他的不當之舉,下不為例。”
    “罷了,既然你這個太子都為他求情了,咱還能說什麽呢?”
    朱元璋算是想明白了,朱標此刻言說此事並非無的放矢,他和劉希哲是一樣的想法。
    不過對於自己的兒子,他還是耐著性子緩緩說道。
    “標兒,你也覺得咱是賣弄帝王心術,在臣子之間搞平衡?”
    聽到這話,朱標連忙拱手說道。
    “父皇,兒臣不敢。隻是,隻是心中有些疑惑。”
    朱元璋隻是撫撫兒子的頭頂。
    “你是太子,以後有想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問出來。咱們父子倆,不需要藏著掖著,拐彎抹角的。”
    “是,父皇,兒臣記得了。”
    頓了頓,朱元璋繼續說道。
    “標兒,咱可以告訴你,那個劉希哲去找老五遞話之前,定然是上過類似折子的。”
    此時輪到朱標驚訝了,他剛想說點什麽。
    可很快就沉默了,因為他猛然想明白了。
    禦史拿著朝廷的律令,就連其他大臣打個哈欠這樣的殿前失儀都要彈劾,自己又怎會疏漏呢?
    “父皇,您的意思是中書省將他的折子都扣下了?”
    “不止如此,他們估計都想好了。若是有一天咱問起,那他們就說此舉是為了避免黨爭。
    而且李善長這個中書省宰相肯定是表麵不知情,做事的大概是他的學生胡惟庸。”
    朱標恍然大悟,拱手說道。
    “怪不得父皇上月要將楊憲調入中書省當參政!
    他是劉伯溫的弟子,定然不會與他們融洽。”
    朱元璋隻是擺擺手。
    “標兒,咱話就說到這裏了,剩下的咱不說你也明白。
    有時間去中書省,和那個楊憲說說話、勉勵勉勵。”
    “兒臣明白,父皇,五弟的封賞是否要如期?”
    朱元璋思忖一番,朱橚的“好學”此刻起了大作用。
    “本來想過幾年,趁著老四大婚一起定了吧。
    原定是吳王,不過那地方是大明的糧倉,不好許出去。還是封為周王吧,讓這小子去開封就藩。
    你讓禮部一起準備了,到時候一起昭示天下。”
    “兒臣知道了,這就去安排。”
    離開文華殿之後,朱標隻是歎了一口氣。
    洪武立朝之初百廢待興,要做的的事情太多了。
    忙到朝堂眾人沒有分毫歇息的時間,朝中的派係之分並不明顯。
    可如今四海漸平,各地休養生息,朝中的爭鬥就愈演愈烈。他身為太子,又無法置身事外。
    “唉。”
    一聲歎息後,朱標打起了精神籌辦各項事務。
    ……
    正月挑選好的的良辰吉日。
    朱橚在臥房簡單地收拾幾下,等待著新娘從宮外而來。
    “五哥,你好慢啊!”
    朱楨和朱榑在門口喊著,他們的身上的衣服看著就喜慶。
    “來了,來了。”
    在不斷地催促下,朱橚無奈的從房中走出。他還想待在房內看看書,多等一等。
    可老六和老七不讓他如願,早早地就在門口候著了。
    自從朱橚勸過一次宋濂,減少了兩人偷懶的責罰,他就成為了兩人口中的“好五哥”。
    院子裏,朱楨頗為好奇地問道。
    “五哥,你之前去過徐府,有沒有見過四嫂啊?”
    一旁的朱榑補充道,“聽說四嫂還有個女諸生的名號。
    應該是書上那種學識淵博、溫婉舒雅的!”
    聞言的朱橚,不由得想起了徐府前廳,徐妙雲一腳踹倒滿身甲胄的朱棣形象。
    “應該是吧。”
    朱橚“如是”說道。
    “真好啊,不知道我未來的王妃會是怎樣?”
    六皇子朱楨不由得開始幻想。
    如今朱棣已然成親,朱橚看著也不遠了,緊接著就是他了。
    朱榑年紀小些,倒是沒有多少男女的心思,他更關心什麽時候能夠外出立府。
    “我前幾日去燕王府看過了,修的好氣派啊,希望我的齊王府也能這麽好!”
    “咚、咚、咚。”
    宮廷大鍾響起,按照禮部的估算,朱棣已然接到王妃入宮。
    朱楨和朱榑一人一邊,拉著朱橚就往外走去。
    “快,來了,來了!”
    朱橚隻是一笑,被他們拉著向前跑去。
    他反而還有點喜歡這種溫馨的感覺,讓他感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