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那幾個老人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 !
    李向南還是很喜歡有個幫手的。“行,好好學學!
    以後這些活就交給你了……”
    李向榮走的時候天都已經大黑了,一般的人家也都關門,準備休息了。
    畢竟要是不休息的話,還需要點油燈,那多浪費啊。
    李向南把李向北拿來的貼餅子拿上,想了想,她又往裏放了兩張貼餅子,又拿了兩塊鹹菜疙瘩。
    用屜布子包了包,就拿著往村後頭去了。
    牛棚就在村子後頭。
    那幾個老人就住在牛棚旁邊的屋裏……
    幾個疲憊的老人已經躺下了。
    但是屋裏有一個呼吸聲,格外粗重。
    “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呀!
    我怕是他這麽著挺不下去!”又是一個人的聲音。
    “如果那些人不在,去求一求李村長,我估計李村長肯定會給找兩片藥吃的!
    可是現在……”又是一個老人的聲音。
    “聽天由命吧!
    也不要難為李村長了。
    有些事情他也不敢做。
    昨天能給咱們悄悄送點吃的就已經不錯了……我……我和老伴……是死是活都是我們的運氣……”接著是老人輕輕的抽泣聲。“如果我家那孩子來了,看不見我們……你幫我告訴他,讓他往前看……”
    又是一陣老人的抽泣聲。
    “這沒有藥,要是有吃的,讓老邱墊墊肚子也能好一些……
    我真想不通,他們何必把事情做得這麽絕!
    把咱們所有的糧食都收走了……
    一天隻給一頓飯,還全是稀水湯……”這個老人的聲音帶著憤恨。
    “別說了!
    我去看看水涼了嗎?
    讓老邱喝點水!”又是一個老人的聲音。
    “唉!油燈也沒油了……”
    李向南在門外停了有一會兒了。
    看來他們情況很糟糕。
    李向南輕輕的拍了拍門。
    “是誰呀?”盡管覺得他的說話聲音沒有多少力氣,但仍能感覺到他聲音原來是很洪亮的。
    李向南:“把門打開吧!”
    一聽就是一個女孩子的聲音。
    黃忠祥從炕洞裏掏出了一節帶火的木頭。
    用這點火光照著亮把門打開了。
    李向南進了屋之後,就拿出了蠟燭點上。
    瞬間整個屋就明亮起來了。
    李向南是第一次來這裏。
    屋內土地坑坑窪窪的,看樣子都沒有好好的夯實。
    黑乎乎的房梁。
    牆壁也直接就是泥土牆。
    甚至都很粗糙。
    屋裏有兩張破桌子,上麵擺了幾個碗,凳子都沒有的。
    牆角還有一個大木箱子。
    李向南直接走到炕邊。“他怎麽樣了?”
    一個老人躺在炕上,被子捂得嚴嚴實實的。
    在這位老人的旁邊還坐著一個女人。
    這是在這裏的唯一一位女性,一看就應該是老邱的老伴。
    年紀也不小了,五六十歲了吧。
    這時候能來這裏還拿著一支蠟燭點燃了,就說明這個女孩子對他們是充滿善意的。
    那位老太太忍住眼裏的淚水。“前天的時候,他們沒讓老邱穿棉襖,這人就凍著了。
    昨天就開始發熱,我和他們說他受不住了,有病了!
    那個何組長說是撒謊,村裏的一個村民說,也說老邱是裝的!
    他動手打了老邱!
    那是個壯實的漢子……老邱受不住……”
    這些人雖然不全認識村裏的人,但有些人也是認識。
    尤其是李向南做了保管員。
    這些老人幹活也去拿工具,自然是認識李向南的。
    一個小丫頭,就是和她抱怨的再多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
    還是他們的苦悶實在沒有人可說,李向南問起來了,這個老太太忍不住就說了。
    李向南摸了一下老人的額頭。“怎麽這麽熱?”
    “人都燒糊塗了!”這個說話的人就是開門的那個老人,叫黃忠祥。
    這些人肯定是沒有資格到村衛生所去拿藥的。
    李向南先把餅子和鹹菜疙瘩交給他們。然後她就在身上的兜裏掏,掏了半天,好不容易掏出來了兩個紙包。
    李向南:“這一包是安乃近,一包是新諾明!
    一會兒我再給你們送點婆婆丁的根!那東西能清熱解毒。
    還有別捂這麽嚴實了,用溫水給他全身擦拭吧!
    那樣是可以有助於降溫的!
    能吃點飯就盡量吃點飯,多喝點水。”
    婆婆丁,有名蒲公英,可以抗病毒和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起多大作用不知道,但終究是能抗病毒。
    一會兒再給帶一碗稀粥過來吧!
    “謝謝!謝謝!
    之前我們也有曬幹的婆婆丁,但是被他們都燒了……”老邱的老伴說話的時候嘴都哆嗦了。
    有藥老伴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李向南打開她拿來的屜布子,這屜布她要拿回去。
    她要萬分小心,自己的東西不會留在這裏。“東西你們分著吃了吧,不多,但好歹比沒有強!”
    黃忠祥:“孩子,這麽多東西……”老黃看見李向南的時候以為是李村長讓她來的。
    但一想又不對勁兒。
    李村長好幾個兒子呢,不至於兒子不用指使一個侄女。
    聽村民們議論,這孩子也是分家出來挺門過日子了。
    一個女孩子自己過日子也不容易的,這些貼餅子,用的糧食可少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