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我有辦法的

字數:10099   加入書籤

A+A-


    大伯所擔心的是過些日子的事。
    百安村種菜掙錢了,養雞賣雞蛋掙錢了。
    上幾些日子的時候,村子裏地窖的白菜,大批的往外運。
    公社供銷社,縣裏的供銷社,像縣裏機械廠,建築公司這樣的大單位,都來村裏買菜了。
    張羅送菜的這些事兒,都是四哥辦的。
    四哥處處辦的還算妥帖的。
    尤其是和縣供銷社的關係處的還是不錯的。
    其實有些套路四哥還是不太懂的。
    但有李向南教他啊!
    村子裏收了一些幹蘑菇,村集體還曬了菜幹。
    四哥和各個單位的采購打交道的時候給他們送一些這樣的東西。
    這東西真不值錢。
    挺大一包,還沒有多沉。
    其實無論是春天的青菜,還是現在的雞蛋,都是緊俏的東西。
    人家都是上趕子來買的。
    四哥態度好不說,還捎帶點這些東西給負責采購的人。
    過年的時候,給他們單位負責采購的人員還給送了101novel.com個雞蛋。
    現在的領導幹部真的是很簡樸。
    就這點東西,他們就很高興了。
    四哥前天給縣供銷社送白菜的時候。
    他們供銷社的采購員悄悄的把四哥拉到旁邊。
    他和四哥說,前進公社供銷社有個副主任姓周,來找他們的主任了。
    好像是要商量著,從春天開始供應他們雞蛋,一直到入冬。
    正常的情況下,公社供銷社收購了雞蛋是要供應他們上級的供銷社的。
    如果縣供銷社需要雞蛋的話,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而且看樣子周副主任和他們的主任關係搞得也不錯……
    四哥回來就把這事和他爹說了。
    首先李大伯考慮的是他們的雞蛋來源。
    附近的兩個村子,看他們賣雞蛋掙錢了。
    確實也想學著這麽幹。
    他們村子,也是以換工分的方式,換來了二十多隻母雞,放在屋裏養。
    他們真沒敢換太多的母雞,因為母雞的價格太貴,換的工分太多了。
    可不是百安村換幾個雞蛋那麽簡單。
    也聽說過他們零零散散的賣雞蛋。
    但是這點雞蛋肯定不足以供應縣裏啊?
    李大伯就托人在各處打聽了。
    他們發現母雞少,雞蛋也太少了,就也想發展成百安村這樣的規模。
    他們就幹脆不賣雞蛋了,又養了幾隻公雞放在雞群裏。
    然後,下了雞蛋之後,讓村裏的婦女人工孵化小雞。
    這事是他們悄悄進行的。
    誰也不會沒事去打聽這個。
    開始他們也是遮遮掩掩的。
    現在李大伯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已經有三個村子,他們每個村都養了幾百隻半大雞崽子了。
    估計開春以後就差不多下蛋了。
    還有沒打聽到的村子呢?
    春天的時候可想而知會增加多少的雞蛋供應量。
    李大伯一個是擔心雞蛋多了,會不會沒人要了。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相互壓價。
    最壞的可能,是周副主任使壞,他們的雞蛋供銷社不收。
    而縣裏需要的雞蛋也有他們供銷社統購統銷。
    那他們村的雞蛋怎麽辦?
    百安村加上所有村子養的雞,其實數量不是多麽可怕。
    而是現在人們的購買力有限。
    尤其是在村子裏,舍得吃雞蛋的人家不多。
    所以雞蛋產量如果稍微上來一些,有可能供銷社就賣不出去了。
    滯銷?
    在李向南這裏是不存在的。
    假如村裏雞舍按每天500個雞蛋來算。
    夏天的時候公社收一個雞蛋是四分錢。
    那一天不過是101novel.com塊錢。就是這樣收上個一年,李向南都有這個經濟實力。
    李向南自己就能完全把這些雞蛋收下。
    現在的雞沒喂任何添加劑。
    多囤點這樣的雞蛋,以後吃不挺好的嗎?
    李向南“大伯你不用擔心雞蛋會賣不出去。
    我有辦法的!”
    “你知道咱們有多少隻雞嗎?”李大伯問。“李知青說,母雞營養跟得上,這一批母雞還能下上挺長時間的雞蛋。
    下一批雞仔已經養了半大了。
    光母雞就1000隻。”
    李向南“沒事,就是這些雞蛋我也能想辦法找人解決了。”
    李大伯“你說今年他們會模仿咱們種毛蔥苗,還真是的!
    看這架勢,好幾個村都想種。”
    “大伯,他們都想掙錢是嗎?
    這事兒他們手續都齊全嗎?他們不怕有人舉報吧!”李向南真沒想到他們都開始跟風,想著掙錢了。
    李大伯“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現在的風聲鬆了很多。所以有的人膽子就大了。
    拉電線時,咱們村子的各家都掏錢入戶了。
    就是沒錢的,人家也咬咬牙借錢了!
    你知道為什麽敢借錢不?因為春天的時候賣菜村裏有錢了。
    村裏人有指望。
    其他村就不一樣了。
    有挺多人家都買不起電線。”
    他們全村都安了電,這就證明他們村富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管是嫁姑娘還是娶媳婦的就容易。
    別人能不眼紅嗎?
    不過李向南說能把雞蛋賣出去,李大伯就安心了。
    李向南“大伯咱們可以聯係畜牧站,可以購買優質的母雞品種。
    應該是有產蛋量比較高的母雞品種。
    那種雞的產蛋量可不是咱們這種小雞能比的!
    不知道最近的大型國營養雞場在什麽地方?
    如果可以的話,咱們買種蛋,肯定要比雞崽子便宜。”
    李大伯頭一次聽說,雞不就是下蛋嗎?怎麽還有專門下蛋的品種?
    現在的人們溫飽問題還有很多都沒解決呢,所以什麽笨雞蛋、土雞蛋、散養雞什麽的,大家都沒有這個概念,也不會有人認。
    什麽樣的雞蛋都一樣買,那不如幹脆換成蛋雞品種。
    反正現在村裏有錢能購買種蛋或是優質雞苗了。
    李向南有別的擔心。
    也不知道他們養雞是不是采用了科學的預防方法。
    對疾病的預防要做到什麽程度?
    如果他們沒有相對的防禦措施和養殖技術。
    那很容易造成雞瘟。
    雞瘟可以隨著人口的流動或者是空氣流動傳播。
    那可是很可怕的。
    李向南可是聽過報道的,一個中型養雞場,可是幾天就能把全部雞瘟死。
    那是在比現在還先進的多的防禦手段的情況下。
    李向南就此時著重的提醒了一下大伯。
    村子裏養雞也不是沒有遇到雞瘟的時候。
    那可真是,有一年嚴重的時候大半個村子的雞都沒剩下。
    李大伯沒用李向南多說就十分注重這件事情。
    像他們想種青菜賣的事,李大伯就沒有什麽擔憂的了。
    因為自己村的種子那真是獨一份。
    去年李向南看著地裏的毛蔥就說,隻能種一年,明年肯定會有人跟風。
    現在果然如此。
    村子並沒有種多少毛蔥,因為壓根沒準備留種兒。
    李大伯讓村民種大蔥。
    這種冬儲蔥冬天是家家必備的東西。
    這種本地的大蔥冬天放在外麵,零下30多度的氣溫,拿到屋裏緩一下,和鮮蔥的味道差點不多。
    可以一直儲存到明年春天。
    不過到春天的時候味道就又差一點了。
    當時李大伯問李向南種大蔥有什麽用?
    李向南把她的想法一說,李大伯一勁就說好。 在村子還沒有忙碌起來的時候,李向南收到了一個大包裹。
    地址是京都,寄件人是周博辰的朋友鄧宏宇寄來的。
    李向南打開一看裏麵的東西,這恐怕是邱姥爺和魏姥姥郵來的。
    裏麵不僅有錢有票,還有一件軍大衣,一件羊毛大衣。
    軍大衣卷著羊毛大衣,羊絨大衣裏卷著布,是四塊布料。把布料打開,裏麵卷得是棉花。
    中間放了……居然……居然用棉花包了一隻玉鐲子。
    我的天哪,這鐲子玉質通透,毫無雜質,非常漂亮。
    這麽多的東西,層層包裹就是為了保護這隻鐲子。
    這麽嬌貴的東西就夾在包裹裏,他們也不怕打碎了。
    包裹裏還有一雙很漂亮的黑皮鞋。
    白糖紅糖,兩盒餅幹,一包葡萄幹,一包大紅棗,一包進口的巧克力糖。
    包裹裏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封信。
    果然是魏姥姥郵來的。
    魏姥姥這封信寫的很長。
    她感謝這麽多年來李向南對他們的照顧,也感謝李村長對他們的善待。
    他們總覺得事情的變化不受人控製,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永遠平安無事。
    所以他們走的時候沒有和李村長,還有李向南說任何一句話。
    就是這回郵東西也是讓小辰的朋友幫著郵的。
    就怕萬一有什麽事的時候,再把他們連累了。
    那件軍大衣,還有兩塊深色的布,是給李村長家的。
    剩下的東西都是給向南的。
    魏姥姥說這件羊毛大衣,配上皮鞋,李向南穿上一定好看。
    那隻鐲子也是他們家傳下來的。
    剩下的兩塊布,向南和她娘一人一塊。
    那些吃的是哄兩個孩子的。
    魏姥姥還說了他們的情況。
    兩個人年紀大了,本來想在家裏,可是大學返聘他們讓他們參加書籍的編寫。
    他們這些年的工資不僅補發了,她家的房子還有一些東西都還回來了。
    魏姥姥還琢磨著在院子裏種點什麽花呢。
    總之,他們的日子一切安好。
    李向南回信的時候就按信封上的地址寫,自然就會有人轉交給他們的。
    邱姥爺和魏姥姥用心來給他們準備了這麽多東西。
    軍大衣真是又實用又能讓村長萬分滿意。
    大伯娘已經很久沒有做過新衣服了。
    緊接著李向南又收到了從京都新華書店郵來的包裹。
    這是需要她翻譯的文章。
    同時到的,還有一張6元錢的匯款單。
    匯款是周博辰的朋友郵來的,就是自稱自己是他弟弟的人。
    說這是上次翻譯資料掙的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向南看了看,沒有多想。她就利用閑暇時間開始翻譯了。
    李向南又收到了京都的包裹。
    不過這會是給村裏的,全是種子。
    這回也是提前說好的,要付錢的。
    ……
    到了春播的時候,百安村雞舍產蛋量增加了,有一批母雞下蛋了。
    天氣回暖,整個村子都動起來了。
    別的村子開始栽毛蔥了,百安村還沒有動起來,關鍵是還沒收毛蔥種兒。
    大夥這個著急啊。
    明顯的哪個村子的毛蔥先種上,誰就占了先機。
    為了賣得早就要種得早。
    白菜,菠菜,香菜倒是種下去了。
    那毛蔥呢?
    真是急死個人啊。
    李大伯不著急,卻要再等一等。
    等幾天,基本上就不會有早晚霜了。
    村民們開始栽大蔥,采用那種密植培土的方法,澆透水。
    然後晚上用草簾子苫好。
    早晨陽光好的時候,再把草簾子打開。
    這時候村裏人才恍然大悟,為什麽村裏要種這麽多大蔥了。
    村裏有不少的人家也這麽幹過,弄一木槽的土,把大蔥栽進去放在屋裏幾天就返青了。
    薅出來吃,味道和鮮蔥不差啥。
    也就二十天的時間,百安村的地裏就有一片綠油油的大蔥了。
    這個時候別的村的毛蔥苗也不過兩寸高。
    如果百安村著急賣蔥,現在就可以了,別的村行嗎?
    那麽小的毛蔥苗,他們舍得薅嗎?再說太小了也不壓秤啊。
    百安村真是別的村羨慕也羨慕不來的。
    又過了五六天,四哥就聯係公社要不要大蔥了。
    這麽鮮的蔥能不要嗎?
    李向南分發農具之後的事情,她都在忙自己的。
    李向南隻要在家的時候,小峰肯定是跟著她。
    小峰能認識幾個簡單的字,比如人口手大小多少之類的。
    那三姑這看的是什麽呢?
    小家夥總是探頭探腦的看。
    李向南就教他認幾個單詞。
    小家夥然後就跑去玩了,擺弄一堆木頭玩具。
    玩累了再來跑來找三姑,隨便指著一個單詞就讓三姑讀一讀。
    李向南是看孩子加掙錢兩不誤。
    當大地裏綠油油的一片,展現了它無限生機的時候。
    李大伯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各個村村民家養的雞開始賣雞蛋了,再加上各村雞舍的雞也進入了產蛋的高峰。
    供銷社裏收購的雞蛋足夠了他們自己銷售,和供應縣裏的供銷社的了。
    喜歡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