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秦之名將相繼到來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A+A-




    東方羽柳文馨!
    “千萬別搞到最後,生幾個兒子,把自己坑慘嘍!”東方羽暗自說道。
    不管如何?王翦、章邯,這兩人,必須重用。
    “既然如此!三位便先留下來吧!”東方羽赫然道。
    三人一喜,旋即跪伏道“謝大王,不知!我等在哪位將軍麾下任職!”
    任職?
    東方羽笑了笑,說道“誰叫你們去別的將軍麾下任職了?”
    “本王的意思是,不給你們一兵一卒!”
    “不給一兵一卒!”王武的臉色逐漸難看,這是什麽意思。
    東方羽接著說道“孤的意思是!三位不是帶回一千兄弟嗎?孤現在就封王翦為千夫長;章邯、王武為百夫長,若三位能將麾下的這一千兄弟,按秦軍製,在兩個月內,訓練成令行禁止的精銳之師!”
    “孤保證!北伐匈奴之際,孤與三位戮力同心、共驅奴寇!”
    “必為殿下赴湯蹈火。”三人同時拜道,就算是頭豬,也能聽懂東方羽是什麽意思了吧!
    當然!王翦、章邯、王武雖然是匪寇,但他們吃穿用度,以及麾下一千餘匪兵,自然與秦軍的製度是一樣的。
    而就在收歸王翦、章邯、王武三人後,擬寫好的招賢令,也是在第二日,在北涼頒布。消息如颶風般,朝著天下各州湧去。
    “招賢令,北涼貧瘠,地大而人才稀少,雖一州之地,可能治者,供不應求!遂秦王以重金,邀天下賢得之士入秦,不論出身寒門,還是出身貴族,入北涼者、才能卓越者,秦王皆以禮相待………”
    “秦王向天下招納賢士,不論出身…”
    北涼境內,官府接到上邊來的通知,不敢懈怠。招賢令,在兩天之內,迅速貼滿北涼各郡的大街小巷。
    百姓們議論紛紛,北涼識過幾個字的秀才、書生,都躍躍欲試。
    “秦王招賢…唉!可惜我等沒有半點技能,若不然,真想報效秦王,為秦王分憂哪?”
    ……
    不少百姓、書生,皆歎氣,隻恨自己文學不足,知識不夠。
    “招賢令?秦王的招賢令?”
    “看來,老天對我不薄,能在北涼貧瘠之地,出得如此一位明主!我的一身本領,該是有用武之地了。”那壯漢,看著榜上貼著的告示,語中嘟囔,表情變化不大。
    壯漢乃是張掖縣下,白家村白起。白家村以前,是座非常貧瘠的小村子,世代都是農民。卻不知何故!白家村就出了白起這麽個怪才。自小聰慧,還喜歡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就比如舞刀弄棒,從小就對其愛不釋手。
    也是張掖縣內,一個家族,兩位讓東方羽不得不親自迎接的人。
    張掖蒙家蒙恬、蒙毅。
    怎會如此巧合!
    白起、蒙恬、蒙毅,加上王翦、章邯,完了!好家夥!這何止是同名,簡直是盛事哪?
    白起!並非秦王嬴政麾下的大將,而是秦昭襄王麾下大將軍。而現在!同蒙恬、蒙毅,共侍奉在他麾下。
    現在!東方羽要確定的是,這些前世秦國名將,似乎會同前世人一般,是曠世之才。
    期待吧!在不久之後,一切都會找到答案。
    而後!投效來的三人,白起被送往柳文欽麾下;蒙恬、蒙毅,則是安排在虎嘯月麾下。
    說實話!若論武藝才華,柳文欽的能力,毫不下於前世秦昭襄王麾下的白起,隻是有一點不同!白起的戾氣太重,坑殺四十萬趙軍,殺神之名,不是白叫的。
    五日之內!
    又有許多文人之士,到來北涼!經過田平等人的層層篩選,留下不少有能力的儒生。且願意吃苦,留在秦王麾下的人。
    十五日後!
    秦王招賢令的消息,徹底傳遍了大武各州。
    與東方羽、田平、徐猛擔心的一樣,招賢令的消息,剛剛傳入洛啟,太子就像抓住東方羽的把柄一般,立即向宣武帝彈劾東方羽。
    要知道!招賢令,可不是隨便就能發的。
    秦王是什麽意思?
    出招賢令,收攬天下名仕、奇才,與朝廷對抗嗎?
    皇宮!
    福祿宮!
    “父皇!秦王此舉異常,恐有不軌,向天下招賢,不是充實自己的羽翼,對抗朝廷麽?”太子諫言道。一心想置東方羽於死地的他,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彈劾秦王的把柄。
    宣武帝緩緩眯了眯眼睛,目光劃過太子身上,向其他五位大臣看了去,六位大臣分別是,大將軍柳文龍、衛將軍衛遲延、丞相葉伊、大司馬王銘章、禦史大夫蔡中,大鴻臚趙世延。
    “六位,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蔡中老太子黨,自然是幫著太子說話,“臣附議太子之言。”
    “臣也附議!”王銘章也是道。
    這咋的了,今天是吃錯藥了,兩個對立派的老頑固,還站到一邊了?
    那抱歉!這要是比讚成人數多的話,那你們兩個老家夥,可就得輸了。
    柳文龍諫言道“陛下!臣倒是以為,秦王此舉,乃是大善。”
    “哦!”
    “何為大善?”宣武帝赫然問。
    柳文龍繼續道“陛下!北涼乃是出征匈奴,抵禦匈奴的跳板!可誰都知道,北涼貧瘠,經濟是最為低下的。而且!且看地理位置!匈奴想要南下,首戰,必打北涼!”
    “兩百年前!匈奴四十萬大軍,就是以此為跳板,拿下北涼,一路南下,攻下鄭州,攻破崤關,一度打到洛啟城下。此等教訓,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來北涼將士掉以輕心造成;二來缺少能戰之士,守衛北涼的將領,幾乎是酒囊飯袋之輩!由此可見,秦王招賢令,招武將、招賢士,確實是增加自己的羽翼力量。”
    “可當下,北涼即將麵對數十萬匈奴大軍,此等壓力,可想而知!所以!臣以為,陛下非但不應怪罪!還應該效仿。”
    趙世延與衛遲延暗中相視,突然道“陛下!臣等附議大將軍之言。”
    “強詞奪理,一派胡言!”太子臉色氣的鐵青。
    這三個老家夥,是鐵了心要跟他對立到底了。
    宣武帝無奈說道“好了!朕叫你們來,是聽意見的,不是讓你們來吵架的。”
    這左一派,右一派,天天不是掐架就是對罵!搞得朝廷烏煙瘴氣,哪裏還有威嚴可說。
    “行了!此事先放放,當務之急!是好好商討北伐之策,明日朝會!朕要拿到禦敵北伐之策!”宣武帝警言道。
    “諾!”
    但殊不知!此刻東方治眼神裏,除了布滿陰霾之外,還有從未出現過的惡毒。
    他…要將所有與他作對的,通通讓其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