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朝廷爭議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A+A-




    東方羽柳文馨!
    數月整軍備戰,調領來自各州的兵馬,合計四五十萬大軍,征調糧食器械無數,光是後勤大軍,便有十萬。
    大武上下,為抗匈奴,可謂同心戮力,捐錢捐物,抵禦北方蠻族。誰都知道,匈奴攻破五關,北涼、並州、幽州、冀州,必會首先遭到匈奴人的洗劫。
    第一步!先是將各郡城的財寶、糧食,劫掠一空。再者!殺光百姓,侮辱婦女,四州之地,將會成為人間煉獄。兩百年前的那場大戰,就是最好的證明。
    抵禦匈奴,不止是朝廷單方麵的事,而是整個大武百姓的事。為了這一場數百年都難遇的大戰,多少百姓捐出了自家的最後一點存糧,多少人為此受官吏壓迫,家破人亡。
    這場大戰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大到百姓苦受,民間早已屍殍遍野,白骨遍地。甚至!有些地方,因受不了官府的壓力,揭竿而起的聲音,越發大了。
    外有匈奴、倭寇肆虐,內有起義軍作亂。內憂外患,此等窘迫局麵,大武若亡,必頂不過二世。
    大武多少百姓?沉浸在漫無邊際的恐慌中!甚至!百年難遇的大遷徙,也在並州、幽州、冀州等地,陸續上演,紛紛攜家帶口,往南邊遷徙。
    不光是百姓,就是朝廷內眾大臣,也是吵的不可開交。
    朝廷內,自從大將軍戰死後的消息,傳回大武。眾大臣為此,都在估劃起來了自己的未來。
    沒人相信!失去大將軍柳文龍的大武,到底還有沒有勝算。
    朝廷大臣,離心離德,不思朝廷安危、隻顧自己,全然將大義,拋之腦後。甚至!更有喪心病狂者,提議宣武帝,盡快準備隨時南遷金陵的舉措。
    畢竟!匈奴一旦攻破五關,可不會給你時間,準備南遷的事宜。
    至於北邊的秦王,在大將軍柳文龍敗北後,已經沒有人會相信,區區一個初出茅廬、隻有十八歲的小子,會將匈奴打敗。
    畢竟!這次的兵力,不是十萬,而是三十萬。大將軍敗北之後,北涼一州加一尊秦王,即將麵對的,可是百萬之師。
    洛啟帝都!朝廷!極武殿!
    “陛下!臣等建議,還是盡早準備好隨時南遷的事宜!”蔡中拜道。
    隨著北方戰局的越發不利,像蔡中、葉伊這樣的三公大臣,都紛紛發出南遷呐喊。今日、已經是數日來的第五次了。
    三公其中之二,都紛紛發表南遷的聲明,作為皇帝的東方朔,坐在那張龍椅上,都仿佛是如坐針氈,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朝中的武將,自然是不願南遷班師的,仗還沒打完,北方地區,仍舊有著幾十萬人馬。
    其中!就以驃騎將軍史文龍、郭亦、郭登、郭江三將為首,全力拒絕南遷;連大司馬王銘章,掌管兵部如此之久,總算為自己發出了聲明,決議不南遷,就算死戰,也不退洛啟半步。
    而大鴻臚趙世延、中常侍固鳩,司徒王貴,等文職大員,皆願死戰到底。
    聽到蔡中的話,王銘章赫然大怒“蔡中,做為三公之一,朝廷股肱之臣,不思報國也就罷了!居還提出陷陛下於不義的地步,枉你還讀聖賢之書,卻不思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意!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心都不幹淨了。”
    同為三公,又同列為天下四大家族,王銘章自然不用害怕蔡中。並且!王銘章支持的齊王,並非太子,懟你蔡中又如何?
    洛啟!乃是四大家族,居住百年之久,實力早已根深蒂固。況且!數百年祖業,都留在洛啟,王銘章寧可死戰,也不願後退一步。
    否則!祖業未好好守護,家國未好好守護,待他死後,該如何向王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蔡中口舌,絲毫不弱,“粗鄙之徒,目光短淺!你可知,五關若破,匈奴大軍直指,便是京城。若崤關失守,四麵圍城,我軍將陷入死地。”
    “王銘章,莫以為,老夫不知你心中心思,就你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守住大武、守住陛下、守住祖業,我蔡中安能不想!但你可知,陛下若有閃失,我大武該怎麽辦,失去的失地,又該如何?”
    “蔡中老命一條,死了便死了,大不了!撞死在城頭之下,不過一方肥土。但陛下不同,真龍之軀、九五至尊,陛下乃是大武國本,魂之所在,陛下若有閃失,你可擔待得起。”
    “咳咳咳!”
    因為激動,蔡中的喉嚨處,不由發出幾道劇烈的咳嗽。
    年紀大了,身體自然就不如從前。
    隻是沒想到!這幾日吵著鬧著要遷都的蔡中,並非因為恐懼匈奴,而是擔心宣武帝以及大武的未來。
    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居還有如此一批大臣,在默默支撐著。今日的吵罵,是宣武帝十幾年來,聽了最受益的話。
    莫名中,倒還是有些小感動。
    那些個小官小吏,沒有家國之情,倒也無妨!隻要這些朝廷重臣,還心係大武,便就足夠了。
    “好了!兩位愛卿的意思,朕已經明白了。”宣武帝很高興,至少來說,臣心可用。
    王銘章與蔡中,相繼退了一步,也不再爭執。
    “王愛卿要死戰,蔡愛卿要南遷,都是為了大武國的未來著想。武能死戰,文能死諫,便已經足夠。”
    “朕就說幾句話!武國疆土,絕不退讓;洛啟尚有十萬精銳,北方依舊有衛遲延、方登死戰,我大武,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蔡中,南遷金陵事宜,你該準備的就準備!王銘章,你既然要死戰,那朕!自然也不會恐懼半分。朕決議,若五關攻破,朕勢必身穿金甲,手握長矛,登上洛啟城樓,與敵決一死戰。”
    “但國不可一日無主,若洛啟城被攻破,朕戰死沙場!諸位愛卿,便攜太子,去往金陵,重立大武。”宣武帝豪邁壯闊,震聲有力。
    想他少年時,也是一員征戰沙場的無雙猛將呢!
    “陛…陛下…”
    而此時!所有還對大武,有著戀國之心的大臣,無比觸動。
    亦是太子,也是露出一副驚愕的眸子。柳文龍之所以能敗,很大的“功勞”,可得算在他的頭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