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陳友諒的等待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A+A-




    穿越明朝,國公做了三百年!
    回到江州的陳友諒暴怒不已,失敗對於這個有著極度自尊心的王者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尤其是兵多船強的形勢下,這種徹底的失敗更是無法接受的。
    “康茂才這個叛徒,竟敢欺騙於我,來人,派人去其家鄉,將其全家殺掉,一個不留。”陳友諒惡狠狠地安排下去,眼睛裏滿是怒火。
    沒想到,朱元璋將康茂才的一家拿來作為傳遞假消息的籌碼,陰差陽錯之下竟然救了康茂才全家。
    康茂才通過同鄉知道陳友諒的所作所為時,頓時一陣感激,發誓要好好為朱元璋效力。
    陳友諒短暫休整,便不斷通過強大的戰艦攻擊朱元璋。
    十戰九勝,陳友諒終於恢複了信心。
    上次的失敗隻不過是輕敵而已,下次絕不會讓你這個放牛娃再有活命的機會。
    陳友諒像一隻老虎,靜靜等待著時機,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一個可以徹底擊敗朱元璋的時機。
    就算是洪都的將領叛變,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都忍住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殊不知,洪都將會成為陳友諒的夢魘。
    至正二十三年,被朱元璋占領多座城池的張士誠卷土重來。
    此時的張士誠已經投降了元朝,率領五萬大軍突然向朱元璋的鄰居劉福通發起猛攻,直逼安豐城。
    劉福通和韓林兒來不及撤退,被困城中,存亡危在旦夕。
    絕望之下,隻得向朱元璋求救。
    “元璋吾弟,今吾王與吾被困安豐,危在旦夕,還望念在吾等同為紅巾軍,發兵來援。吾感激不盡。”
    朱元璋升帳議事,首先說出自己的想法道“本帥原為紅巾軍,韓林兒乃是本帥的皇帝,且安豐為應天北麵的門戶,如果失守,張士誠胸襟窄小,當年戰敗之事,必然懷恨在心,揮師南下,應天危矣。”
    眾謀士紛紛點頭。
    此時,一名麵容清秀的軍中主簿從後排走出,恭敬行禮道“元帥此言差矣,安豐失守事小,我軍營救之時,陳友諒趁機來襲,我軍兩麵受敵,必陷入兩難之地。再者,韓林兒乃紅巾軍之皇帝,如若救出,元帥是否要將應天拱手相讓?”
    “帳下主簿姓甚名誰?”
    “在下劉基,字伯溫。”
    聽到這個名字,高誌雲騰的一下站了起來,仔細審視著麵前這個謀士。
    上知天文、下至地理、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這都是後世對劉伯溫的讚美之詞。
    且劉伯溫所提之理由,句句切中要害。
    奈何朱元璋骨子裏還是有一種封建社會賦予的愚忠,當仁不讓的認為皇帝必須得救。
    在高誌雲的眼中,劉伯溫所言確實是對當今形勢的最佳判斷。
    韓林兒確實是個燙手山芋,如果營救出來,難道要把主帥之位讓出來嗎?
    所以讓他自生自滅更好,如果被張士誠殺害,為君報仇也變得出師有名。
    無奈,多次的勝利讓朱元璋開始變得執拗,開始相信自己的決定都是正確的。
    高誌雲深知難免有此一劫,才能讓朱元璋轉變思想。
    “徐達,整備軍隊,兩個時辰後出發。”
    “元帥,萬萬不可,否則會鑄成大錯。”劉基竟然死死抱住朱元璋的大腿,阻止朱元璋的離去。
    “來人,將劉基拖下去。”
    兩名士兵連忙架住劉基,拖至軍帳之外。
    劉伯溫仍不放棄,邊走邊喊著“萬萬不可”。
    朱元璋離去後,高誌雲找到了披頭散發的劉伯溫,拱手道“先生,委屈你了。”
    “軍師,不敢當。”劉伯溫看清說話之人,連忙行禮。
    “先生所言,實有先見之明。不過,元帥既然決定,也有自己的道理。我等既然無法勸服,唯有做好萬全準備。”
    劉伯溫微微點頭,思索補救之法。
    朱元璋出發之時,陳友諒便收到了消息,他並沒有選擇出擊,而是像一個狩獵者默默地觀察著當前的局勢。
    朱元璋抵達安豐之時,張士誠的軍隊已攻入安豐,劉福通和韓林兒且戰且退。
    “元璋吾弟,你終於來了。”
    此時的劉福通滿臉是血,身邊的士兵僅剩一千左右。
    麵對洶湧而至的敵人,農民出身的劉福通竟然選擇了斷後,帶領一千士兵拚死抵抗。
    敵軍士氣正盛,朱元璋隻好護著韓林兒撤退。
    行軍一天一夜,終於擺脫了張士誠的大軍追擊。
    看著眼前的韓林兒,朱元璋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想過很多結果,但卻得到了最壞的結果。
    安豐沒有守住,劉福通戰死,韓林兒這個皇帝還被自己帶在身邊。
    朱元璋想到了劉伯溫的建議,心中頓時對此人的見識佩服不已。
    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吧。
    張士誠卻不想罷手,殺害弟弟張士德的大仇還未報,大軍暫時無法追擊的情況下,派出多股騎兵不斷偷襲。
    騎兵來得快,等組織起防禦時,騎兵迅速撤退。
    如此往複,雖然損失不大,但著實讓人惱火。
    “報,剛剛發現兩股騎兵正向我軍後方襲來。”
    朱元璋將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咬牙切齒道“張士誠,好一個鹽販子,沒完沒了了。既然如此,那就真刀真槍地幹一場。”
    “立即起兵,攻打廬州。”
    “元帥不可,馳援安豐已是失策,廬州有重兵把守,城牆堅固,如果攻城,必定陷入苦戰。陳友諒如果和張士誠沆瀣一氣,聯手出擊,我方必敗。”徐達堅決反對。
    “我大軍出兵安豐,陳友諒猥瑣不出,可見龍灣之敗已讓其元氣大傷。洪都歸降我軍,陳友諒屁都不敢放一個,必不會與張士誠一起攻擊我軍。”
    “元帥,陳友諒實力仍勝我方,趁我軍空虛之時,必定會偷襲我軍。若與張士誠前後夾擊,我們危矣。”徐達目光堅定。
    “住口。本帥主意已定,如再反對,軍法處置。”朱元璋徹底被惹怒了,發誓一定讓張士誠付出代價。
    殊不知,進攻廬州將會成為朱元璋軍事生涯中最錯誤的決定之一。
    此時,屁都不敢放一個的陳友諒知道最佳時機已經到來。
    六十萬軍隊,四百艘無敵戰艦,一千艘護衛船。
    陳友諒誓要徹底消滅朱元璋,以報龍灣戰敗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