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十六家青樓
字數:3763 加入書籤
穿越明朝,國公做了三百年!
高誌雲此話一出,朝堂上響起一陣陣驚呼,滿朝文武百官再一次全體跪倒在地。
胡惟庸悄悄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朱元璋,從未見過他像此刻這樣震驚和欣喜過。
“皇兄,晉陽在史書中讀到過,漢武帝玉璽乃是傳說中的太平符,相傳是玉皇大帝賞賜給真龍天子的寶物,持此玉璽能夠帶來太平盛世。今日皇兄得此寶物,我大明必定日益鼎盛。”
朱元璋自從登基後也熟讀史書,自然也知道這枚玉璽的故事。
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第四十八“昔《儲說》始出,《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豈不明鑒同時之賤哉!”
毫無疑問,在明朝之前最有名的兩位皇帝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間開疆拓土,征戰四方,北擊匈奴,派遣張騫打通絲綢之路,征服閩越、東甌、南越、衛氏朝鮮,雖然晚年有些昏庸,不過卻不妨礙他成為千古一帝,為世人所讚頌。
這枚玉璽的份量自然就不用說了,就算是要價十萬兩黃金,皇室之人也會爭得頭破血流。
如今,漢武帝的玉璽就在朱元璋的麵前,他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此時高誌雲再一次大聲喊道“願大明繁榮昌盛,千秋萬代。”
要說蠱惑人心的本事,高誌雲可是妥妥的小達人。
滿朝的文武大臣再一次齊刷刷地跪倒在大殿之上,隨著高誌雲齊聲高喊。
願大明繁榮昌盛,千秋萬代。
願大明繁榮昌盛,千秋萬代。
朱元璋眼含熱淚,看著眾人在高誌雲的帶領下振臂高呼,心中感動極了。
一幅《墨龍圖》,讓朱元璋有了真龍天子的名。
一枚漢武帝玉璽,讓朱元璋有了真龍天子的實。
一幅《墨龍圖》,祝願朱元璋龍騰四海禦下九州。
一枚漢武帝玉璽,祝願大明繁榮昌盛千秋萬世。
無論哪一點,都能擊中朱元璋的內心。
朱元璋欣喜、震撼、振奮、感動、感激,好像活到現在都沒有像現在一樣感慨萬千過。
他知道這是高誌雲用這兩件寶物為他造的勢,今日之後天下對朱元璋、對大明再不會有半點閑言碎語。
望著振臂高呼的高誌雲,朱元璋心中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想當年,如果自己的這位結拜大哥振臂高呼,那麽此時的皇位就是他的。
可是他卻沒有這麽做,人前人後都以朱元璋馬首是瞻,大明建立之後更是立下無數功勳,國公府眾人更是將忠君放在第一位。
前有侍衛集市表忠心,後有春桃以身護牌匾,而如今更是將這兩件絕無僅有的寶物進獻給朱元璋,這份情誼可不是用銀子就可以衡量的。
朱元璋舉起右手,眾人這才停止了呼喊。
朱元璋彎下腰,親手扶起高誌雲和春桃,用力抓住高誌雲的手臂,沉聲說了一句“大哥,謝謝你。”
高誌雲拍了拍朱元璋的手,笑著說道“你叫我一聲大哥,那這些事情就是我心甘情願為你做的,那個皇位隻屬於你,屬於朱家,有誰敢有異心,我高誌雲第一個不放過他。”
聽到高誌雲發自肺腑的話語,朱元璋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朱元璋已經很久沒有流淚了,上一次流淚還是高誌雲為太子朱標擋了一箭生死未卜的時候。
文武百官還跪在地上,無人發現朱元璋流淚。
“把眼淚擦一擦,別讓跪著的那幫孫子看你的笑話。”
這時的朱元璋想哭都哭不出來了,用袖子隨意擦了擦眼角,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一旁的春桃都忍不住笑了,調皮地和高誌雲眨了眨眼。
敢當著皇上的麵叫滿朝文武大臣孫子的,估計也隻有高誌雲才能做得出來。
春桃小心地將玉璽交到朱元璋的手上,那份沉甸甸的感覺讓朱元璋也踏實不少。
這枚玉璽由牛血紅的和田玉石雕刻而成,鑲嵌著名貴的珠寶,金章鑄造其上,最令朱元璋振奮的就是“天子之寶”四個大字。
有了這枚玉璽,朱元璋的底氣更足了,有那麽一瞬間連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龍轉世了。
“都平身吧!”
眾人起身之際,朱元璋將漢武帝玉璽抱在手中返回龍椅。
“雲國公,你今日立下如此大功,朕一定要重重賞賜。你是自己提呢,還是朕親自定奪呢?”
其實,高誌雲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要什麽,不過卻沒有和夫人們提起過。
高誌雲邁步來到大殿中央,笑著說道“皇上,微臣想要三個賞賜,不知可否?”
“別說是三個,就是三十個、三百個,隻要朕能辦到,一定會滿足你。”
朱元璋此話一出,大殿之上的每一個人都羨慕了。
尼瑪,賞賜都能自己要了嗎?
尼瑪,皇上平日裏喜怒無常,為何偏偏對雲國公如此厚待?
可是,當眾人聽到高誌雲索要的第一個賞賜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傻眼了。
高誌雲要的第一個賞賜竟然是金陵城十六家官府青樓。
曆朝曆代,皇家為了充盈國庫,都會設立官府青樓,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初在金陵城建了十六家,那些罪臣的家眷被發配至教坊司之後成了奴籍,大多數被送入青樓招待客人。
別小看這十六家青樓,每一年都能為大明國庫貢獻二十萬兩白銀的收入。
隻不過官府青樓裏的官妓生活悲慘,不但要被人淩辱,還得不到一兩銀子。
這一下就連朱元璋都納悶了,你要點什麽不好,要十六座青樓來幹嘛?
高誌雲繼續說道“皇上,這些青樓為我大明國庫充盈不少,待微臣接手後每年仍會向國庫上繳二十萬兩白銀,如有不足由微臣補上,不過若有盈餘的話,這一部分可就要歸微臣所有。”
這下滿朝文武大臣更懵了,雲國公這是何苦呢?
管理十六家青樓本身就要花很多精力和時間,賺不到二十萬兩還要自己補,雲國公莫不是腦子被驢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