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千古政敵:王安石與司馬光

字數:4222   加入書籤

A+A-


    ……
    當這道題目浮現出來時,天幕前的眾人都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而仁宗一朝則像是死一般的寂靜。
    蘇軾猛地抬頭,忍不住失聲道。
    “這不可能!!”
    範仲淹是曾經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臣典範,是不知多少官員趨之若鶩的範文正公,怎麽也絕不可能與奸臣二字扯上任何關係。
    至於他自己……他對自己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哪怕沒能為朝中作出什麽巨大的貢獻,但也絕不可能淪落到奸臣之列!!
    但,若是如此……
    他幾乎艱難到了極點的將視線緩緩落到了後兩個名字上,忍不住眼前一陣發黑!!
    他根本無法想象,要從這兩人之間選出一個奸臣啊!!
    顯然,在場眾人與蘇軾想法一致的不在少數,以至於全場的氛圍都變得極其古怪僵硬。
    就連平素最是泰山崩於前不變色的司馬光此時的神色都有些抑製不住的難看。
    被列入《奸臣傳》到底意味著什麽,在場之人再沒有更心知肚明的了。
    文官清流,一生不過圖個名。
    假如被釘在奸臣之列,那就是一族的恥辱!!後代子孫更是羞於抬頭見人,這恥辱是千百年也難以洗刷!!
    對於文官來說,這無疑是比殺了他們還要令之難受的慘痛!!
    在朝中一時有些壓抑之時,靜靜站在一側的包拯忽然開口。
    “諸位莫要焦急。”
    他語調平穩,冷冽卻格外讓人信服。
    “天幕所言,乃‘後世流傳’以及‘被指責’等模糊用詞,不僅不代表天幕本身立場,恰恰表明出天幕神仙本身也許也並不認可此流言。”
    “吾等需要選的,也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奸臣’,而是在流言發酵過程中最有可能被誤傳的那一位。”
    “此中玄機,還需諸位冷靜下來,仔細分析才是。”
    包拯一言,恰如一捧清泉澆灑在眾人心頭,驚醒了不少人。
    在場沒有一個蠢貨,稍稍一點便也紛紛都明白過來,緊跟著狠狠鬆了一口氣。
    宋仁宗本人甚至都跟著默默吐了口氣,鬆快了一些。
    “是及,包愛卿所言有理,諸位還是先要冷靜啊!”
    幸好這些人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奸臣,否則……
    宋仁宗稍一想想那種可能,就不由的眼前一黑了。
    他可承受不住!!
    韓琦在一旁思索了片刻,目光在那幾個名字上忍不住梭巡了一圈,最後遲疑而又猶豫的緩緩定格在其中一個上。
    “如果說,這幾位中按脾氣秉性最有可能被誤解的話……”
    司馬光扯著眉毛冷笑了一聲,“除了那家夥,還能有別人?嗬嗬,與其說是被誤解,不如說得罪人了吧!”
    他忍不住沒好氣道。
    “早勸他收斂收斂那脾氣,能把人得罪到把他釘進‘奸臣’的恥辱柱上,得是什麽樣的深仇大恨?”
    ……
    天幕上彈幕頃刻間跟炸了一樣爆開。
    【挖去,這什麽狗屎題目?!這幾個哪個能算得上奸臣啊?!!】
    【注意審題,是流傳,流傳!!】
    &nm……要是流傳的話,說起來確實有一位直到近代為止好像都被黑的特別慘,那淒慘程度簡直快趕上我政哥了!】
    【政哥還要更慘一點好麽,我小時候課本上還說他是暴君呢!也是近幾年才慢慢名聲好點了……】
    【蘇軾:嗬嗬,我在京城才待過幾年,這都能扯上我,奇冤】
    【那必然不可能是我們東坡大寶貝啊(狗頭)~】
    【反正也不關我們希文什麽事兒,死的早也是有點好處的(狗頭叼花)】
    【呸呸呸!!樓上會不會說話啊(黃豆怒火)!!】
    彈幕上嘰裏呱啦的吵個不可開交,大半天愣是沒看到一個關鍵的。
    一開始眾人還能耐著心一一分辨,過了一會兒就忍不住額頭有點青筋暴跳了。
    在有人還聚精會神的期望在彈幕那兒拿點提示的時候,另也有一小部分人開始迅速起草提交答案了。
    不消多久,在彈幕最後落下一句。
    【司馬光大大滴壞人,要不是他,我們介甫哪裏會受那麽多年不白之冤——!!】
    天幕便閃過一道金光,截止答題,並緩緩公布了答案。
    【正確選項——四,王安石】
    【獎勵:棉布*10】
    金龍銜著一匹匹雪白的棉布,穿行在各朝各代之間,將其發放到受獎者的手中。
    司馬光同樣答對了選項,但在金龍來送獎品時,卻甚至沒來得及反應,定定的盯著天幕,任由雪白的布匹砸了滿頭。
    他看著那最後一條即將消散的彈幕,頗感荒誕。
    “是……我?”
    盡管彈幕沒有明言,但他仍然讀懂了那言外之意。
    王安石得罪的那人,不是旁人,正是他司馬光本人啊!!
    是他,將其釘上了‘奸臣’的名錄,是他,將他置於千古罪人之列。
    怎會……如此?
    他確實是不滿王安石的主張,不認可他的變革之法,可、可是……何至於此?
    司馬光隻覺喉嚨發澀,半晌無言。
    ……
    天幕畫麵淡淡轉過。
    題目定格在王安石的名字上後化為點點碎星飄散。
    緊跟著,原本天幕上稍顯模糊的兩道人影漸漸清晰起來,也讓眾人看清了二人的模樣。
    王安石、司馬光。
    旁白音解說道。
    【王安石和司馬光二人,乃宋代,以至於華夏曆史上都極其著名的一對政敵。】
    王安石是承繼了範仲淹理想的激進變革派,而司馬光則是恪守禮法的頑固守舊派。
    二人的政治理念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完全相反。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也許說的就是這二人。
    他們的政治觀念完全沒有分毫重疊的地方,以至於踏入官場之後,便再無成為朋友的可能。
    畫麵緩緩一轉。
    鏡頭飛也般的向下,映照著新帝的登基,以及朝堂避無可避的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