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天策的含義

字數:3722   加入書籤

A+A-


    ……
    【天策上將】
    字麵之意,是一個聽之便讓人熱血灼然的封號。
    李世民是天策二字的第一位受封者,而終唐一代,哪怕後來支離破碎,也無人敢以此名號自封。
    至於再後來的五代至宋之間,廖廖的那些個不自量力之輩,不消多說的淹沒在了曆史的滾滾車輪之下,留不下一點水花。
    當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名號被冊封給了李世民之後,舉國都在激動的狂歡。
    大街小巷的所有人都在喊著這個名字,狂熱而又崇敬。
    時代的變遷是曆史的車輪在不斷傾軋更迭,任何個人英雄主義終將都化在茫茫史海之中,定格到一頁單薄的紙張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世界壓抑了太久,墜入黑暗中太久時,正需要這樣一個‘英雄’人物的出現。
    反觀李淵。
    這個明麵上大唐王朝的皇帝。
    在這樣的狂熱浪潮中,就顯得有些無地自容了。
    人們隻知天策上將李世民而不知唐皇李淵。
    這種現象,不隻存在於後世人們的玩笑中,早在當時就已經有這個苗頭了。
    但李淵能對此做什麽呢?
    他什麽都做不到。
    若是單純的以一種父子或是皇帝與皇子之間的關係來定位他們二人,著實是大錯特錯。
    李淵不是朱元璋,李世民也不是朱棣。
    於皇子而言,親王已經是最高的爵位,李世民已經獲封了‘秦王’這樣一個特殊到了極點的封號了,已經封無可封了。
    稱號不僅僅是一個名頭,與之相隨的,注定還要有著權利、政治地位等等附加條件。
    ‘天策’的權力,是極為恐怖的。
    當李世民獲封‘天策’二字時,天策府便應昭而生了。
    它是一個獨屬於李世民的獨立官署,不歸朝堂管,直接對李世民本人負責。
    它擁有自置僚屬的權力,可以獨立於朝堂之外自設長史、司馬等幾乎與三公職責對等的的職位。
    最重要的一點是。
    ——它有著節製天下兵馬的權力。
    簡而言之,大唐的軍權,在李世民的小朝堂這裏。
    哦,除此之外,在李淵的大朝堂那邊,李世民也還保留著幾個官職。
    尚書令——尚書省最高長官,宰相頭子。
    太尉——三公之首,全國軍事總司令。
    中書令——中書省長官,政策製定他說了算。
    至於其他那些?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上柱國、十二衛大將軍等等實在太長,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是什麽概念呢?
    舉個例子。
    比如李淵以後看李世民不順眼,想找個由頭收拾他了。
    製定政策——得先找中書省商量商量。
    中書省最高長官是誰呢?
    李世民。
    就假如中書省這邊過去了,接下來還得找尚書省那邊定下具體章程。
    尚書省最高長官是誰呢?
    李世民。
    李淵大怒,想調點兵揍李世民——哦,這個得問問全國軍事總司令太尉大人的意見。
    太尉是誰呢?
    李世民。
    你說當初李淵到底怎麽想的把這些官職陸陸續續的全給到李世民一個人頭上的,那沒人知道。
    反正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李淵也並非沒有最後小小的掙紮。
    ——行政權。
    他模模糊糊的給了一大堆,像是無可奈何的認命屈服,卻咬著最後的行政權一點都沒放。
    王朝運轉仰賴的直接行政權,即政策最終落地後的實施方案,還得是他這個皇帝點頭了才行。
    說實在的,這放在尋常正常王朝來說,根本是匪夷所思的。
    彈幕默默吐槽。
    【他媽的要是再給行政權,李世民跟皇帝有什麽區別??】
    【叫啊,那些說李淵為啥不奪李世民兵權的人繼續叫啊(狗頭)】
    【我真的歎為觀止,想笑又覺得李淵是不是有點微妙的小可憐(狗頭叼花)】
    【所以啊,你說李淵到底為啥想不開不把皇位直接傳給李世民啊??】
    【李世民權力這麽離譜,先不說李淵自己睡不睡得著覺,李建成這會兒真的人還好麽??】
    【李淵:大兒,看我給你留下的好幫手,皇位你接過去放心坐(大拇指)】
    【李建成在被窩裏輾轉反側,你他馬耀廢太子直接說!!(狗頭叼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爆笑如雷了家人們!】
    彈幕毫無壓力的嘴損,取樂之下可不顧忌什麽一二三四五的。
    天幕前的眾人卻儼然神情各異,麵色古怪微妙的很。
    武德年間。
    李淵神色空白的趴在桌子上,人漸漸都從彩色褪成了黑白。
    以至於他臉色青綠交雜,都一時間沒人注意到。
    李世民雙手交疊在後腦勺上,勾著的桌子懶懶散散搖搖晃晃,笑容燦燦。
    李建成已然心如止水,甚至連視線都沒多餘波動一下。
    他平靜至極的——喝了口茶。
    ……
    別那麽大火氣,大家都來喝口茶清心靜氣一下嘛(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