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買牛
字數:3496 加入書籤
小娘子一拖三,嫁給傻夫奔小康!
李姝提了一點風幹的兔肉就往村長家走去,剛到門口就聽到村長的抱怨。
“這荒了半年多的地確實難耕,我這把老骨頭都有點受不住了,要是有牛就好了。”
村長媳婦倒了藥酒給老伴耐心地按著肩膀,“可不是嘛,老大、老二、老三也說今天的地吃飽了水也不頂用,根本翻不動。”
“嘶~老婆子你輕點,疼,疼!”
村長疼得齜牙咧嘴的,確實得想個法子,不然這樣下去遲早得把人累壞了。
“村長,您忙著呢?”
李姝笑著在門口打了個招呼。
“不忙不忙,韓旭媳婦是有什麽事嗎?”
村長一邊將衣服披上,一邊讓老伴去給李姝拿個凳子。
“找您還真有事,而且這個事除了您恐怕沒人能解決了。”
李姝恭敬地把兔肉奉上,卻被村長推辭了,之前幾次的事情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小媳婦腦子活絡,說是找自己幫忙,可能她早就想好了法子。
“你可別給我戴高帽了,有什麽事情你直說吧,幫不幫得上忙還兩說呢。”
“是這樣的,最近咱們村不都忙著犁地嘛,我看我家韓旭肩膀都磨掉了一層皮,想著大家應該都差不多,是來和您商量買頭耕牛的。”
這個事情韓鐵不是沒想過。
“一頭耕牛可不便宜哩,而且現在整個青州未必都能找出幾頭耕牛。”
他前兩天去附近的其他村子轉了一圈,發現大家都沒有耕牛。
“嗯嗯,青州沒有,那其他地方呢?村長您見多識廣,人脈多,肯定有法子的,至於買牛的銀錢,正是我想和村長商量的。”
韓鐵來了興致,難道韓旭媳婦真有什麽法子解決。
“一戶買一頭耕牛肯定是買不起的,若是大家合資買呢?”
“你的意思是讓大家湊錢買幾頭耕牛?那想買但是拿不出銀錢的呢?”
這確實是個法子,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得起錢的。
“要麽先欠著,等收成了賣了糧食再補上,要麽就管理耕牛,農忙時各家誰用誰管牛的吃喝,農閑時就交給專人管理。”
“那要是人人都想管理耕牛而不肯出錢呢?”
不過是牽牛去吃草,給牛喂喂水,這麽輕鬆的事大家肯定都搶著幹,尤其是家裏有半大孩子的,讓孩子去放牛就好,不光孩子喜歡,銀錢也省了。
李姝把管理耕牛的針對的人群和管理耕牛的要求同村長說了一番,看著好像出的錢很少,但是也不是那麽容易做的。
放牛的事情就交給家裏沒男人的人家或者家裏沒有青壯勞動力的,然後一年下來耕牛需要長一定的重量,如果年底耕牛重量不達標則繼續喂養,不能輕易轉給下一戶管理。
村長覺得方法可行,兩人再商量了一些細節就把這個事情敲下來了。
村長先去托人問最近耕牛的價格,然後再召集村裏的人籌資買牛。
不出一日,村長那邊就有消息傳來,密州有個縣剛好有五頭耕牛要賣,不過價錢可不便宜,至少三十兩一頭。
村裏六十戶,除去家裏沒有成年男子的五個寡婦家和五戶失獨的年邁老人家,剩下的五十戶湊錢的話,買五頭就是一百五十兩,折合下來每戶需要出三兩銀子,每十戶用一頭耕牛,不出半個月就能把地都犁好。
不過也倒不是人人都想湊錢買耕牛的,有的人家兒子多勞動力多,壓根不想出那三兩銀子,反倒是像豆豆娘一樣孩子還小的寡婦比較積極,能拿出來的錢雖然不多,但是願意平時放牛或者等收成了再把錢還上。
最終隻有五十戶願意合資買耕牛,但是其中五戶失獨的年邁老人家是拿不出錢的,隻能讓他們平時放放牛,還有幾戶人家也是拿不出錢,但是寫了欠條,一年之內還清。
這樣算下來,每戶出了三兩多一點,買了五頭耕牛,第三天牛就送到了村裏,因為買的多,對方還給實惠了一些。
有了耕牛,耕地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每十戶為一組共用一頭牛,每戶先用一天,如果有多的地沒耕完的需要等十戶都用過後再輪回來。
姑姑原本想讓韓冕去放牛抵了那三兩銀子的,被李姝給製止了,幾個孩子以後可是要送學堂的,放牛去了哪還有時間學習。
姑姑和李姝家的地一共花了三天耕完,前兩天把良田耕完,等十戶輪完之後才把那些次等田給耕了。
買了牛的早早把田耕完,開始往田裏漚肥,隻等秧苗一育好就開始插秧,但是沒買牛的人家耕地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後麵有幾戶後悔了,想合資找村長再買頭耕牛,但是現在市場上早就沒牛了,便是有,那價錢也翻番了。
幾戶沒買的都後悔不已,當初為了心疼那點錢,現在人累壞了不說,就連農時都差點趕不上。
趁著育秧苗的間隙,李姝買了些瓜果蔬菜的種子,把自家菜地和姑姑家的菜地都中上,當然,之前從花姐那裏拿到的紅色果子的種子她也種上了,不過是種在了屋後的一小塊空地上。
上次係統收剩的幾顆果實她悄悄嚐過,酸中帶甜,不過因為不知道具體是什麽植物,也不知道是否有毒,所以她小嚐了一口,不敢嚐太多,如果沒毒後期應該能派上用場。
現在進城已經不像之前那麽麻煩了,之前聚集在城外的流民大部分都回不到原來的地方了,開始紛紛在鎮子上找活做,如今的鎮子似是一個大病初愈的人,慢慢的恢複了生機與活力,鎮子與鎮子之前的商貿往來也漸漸多了起來。
李姝進城的時候都會去幾個肉鋪轉轉,不過去年元氣大傷,今年的豬仔還沒到出欄的時候,所以豬肉不僅價貴還少。
她去秦淮樓找過幾次秦卿,但是都不趕巧,每次他都不在。張善堂則是去省親了,還要好幾日才回來。
那日經過秦淮樓時,李姝聽到兩個剛從裏麵出來的客人談論今年的酒不太好喝,還說那麽大個安寧鎮卻沒有一家釀酒的,喝點酒還要從其他地方進貨。
他們的話給了李姝靈感,她想到之前嫁過來時從家裏帶的那幾壇酒以及韓旭他爹以前也會自己小規模的釀酒,現在不缺水了,她為什麽不試著自己釀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