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越獄
字數:3362 加入書籤
小娘子一拖三,嫁給傻夫奔小康!
經過李柏的配方改良以後,藥酒的生產效率確實比之前提高了不少,為了保險期間,李姝這藥酒做成了兩個種類,各一半的數量一種是以藥粉入酒,一種是整株藥材入酒,如此一來等藥粉酒用完了藥材酒的功效也泡出來了。
這一個月李姝一點都沒保留,把酒坊的產量拉到最大,能釀多少釀多少,秦卿那邊太吃貨了,多餘的貨她全部存在了虛擬空間,就連之前儲存在地窖裏的酒也統統被她轉移。
釀酒是一方麵,這酒坊也該擴建了,否則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釀酒之餘李姝還聯係了幾個泥瓦匠和木工師傅,將酒坊的擴建圖一並拿去討論,擴建的酒坊她想按照現在這個格局來,至於釀酒工具她做了一些改動。
不過鎮上和縣裏的泥瓦匠和木工師傅檔期都排滿了,聽說朝廷準備在青州城修一座寺廟,大部分人都去了,好多準備蓋新房的人家要麽自己動手要麽隻能等著。
酒坊短時間內不能擴建的話,隻能先增加釀酒的器具了,李姝準備在酒坊的東南角再建兩個灶台,這樣蒸糧食的速度能快些,酒缸、濾布、簸箕什麽的都得增加。
來給酒坊壘灶台的是個瘸子,大家都叫他蘇瘸子,和兒子住在鎮子的最東邊,聽說年輕的時候蘇瘸子是十裏八鄉技術最好的泥瓦匠,後來一次意外摔斷了腿沒治好成了瘸子,老婆跑了,留了個不滿五歲的兒子。
這些年為了生計,他拖著一條瘸腿奔走在各條鄉村小道,隻要給錢就幹,李姝第一次見到他時,實在有些不敢相信他才三十出頭,歲月在他身上刻下的印記格外明顯。
總共打兩個灶台,一天二十文,管兩頓飯。
蘇瘸子是帶著他兒子一起來的,大家都叫他小蘇,十二三歲的樣子,蘇瘸子去哪裏找活計他都跟著,身上鼓鼓囊囊的袋子裏裝的是父子兩吃飯的家夥。
“東家,我們兩個人你管一個人的飯就好,我自己帶了幹糧。”
最近很多泥瓦匠都去青州城修寺廟了,聽說工價給的高,由於他腿瘸,再高超的技藝那管事的也不要他,好不容易有個管飯的東家願意找他,他生怕對方因為多了一張嘴吃飯而丟了活計。
“無妨的蘇師傅,不過是多雙筷子,我這酒坊裏女眷多,她們的孩子也是在這裏吃飯的,我看小蘇師傅和孩子們年齡相仿,一起吃飯熱鬧。”
小蘇長得瘦瘦高高的,皮膚黝黑,和他爹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模樣倒是端正,隻是李姝一看他身上背的家夥什兒和那雙起了繭子的手,就知道蘇瘸子這兒子也是幹活的,估計也算大半個熟手了,這飯他們父子倆都吃得。
“謝謝東家,您真是大好人。”
蘇瘸子原本還以為對方會介意沒想到李姝是個古道心腸的,原本拘謹的模樣現在倒也放開了些。
父子倆剛把東西卸下就開始熱火朝天地幹活了,蘇瘸子在酒坊裏量尺寸打樣,而小蘇則去後山找粘土去了,不過半日的功夫,父子兩已經把材料和準備工作做的七七八八了。
吃飯的時候蘇瘸子嫌自己身上髒,準備夾點菜帶著兒子去外麵吃被李姝製止了。
“都是靠勞動吃飯,哪有什麽寒磣不寒磣的,蘇師傅就安心坐下來吃飯吧。”
推脫不過蘇瘸子才上席吃的飯,不過李姝發現席間父子兩都不怎麽夾肉菜,隻夾幾筷子素菜,想了想也不讓大家夾了,端起菜往每個人碗裏分了等量的菜。
“可不許剩啊,大家都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蘇瘸子知道李姝的用意,一瞬間紅了眼,一個勁兒和她道謝。
李桐見好不容易來了個和他年齡相當的,不過半日便和蘇瘸子的兒子小蘇混熟了,同齡的孩子之間共同語言是會多一點,那孩子和李桐一塊的時候就比較活潑。
兩父子沒有為了多拿幾日的工錢而拖工時,做事又快又好,再有個四五日這灶台就能完工了。
灶台竣工當天,李姝親自來驗收的,要說這蘇瘸子這一身技藝確實不錯,這灶台打得燒火又快又旺,關鍵是比起原來的幾個灶台沒那麽費柴。
蘇瘸子查看李姝酒坊裏另外幾個灶台之後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動,果然各個都好用了。因此結工錢的時候李姝多給了些,另外小蘇師傅的按另外十文一天的工錢給的。
她親眼看到小蘇做的工作並不比他父親做的少,有時候因為蘇瘸子腿不方便,他幹的活反而更多。
“不不不,東家,使不得使不得,每日那飯我們本來就已經多一個人吃飯了,這錢我是萬萬不能要的。”
蘇瘸子粗糙的手把多餘的錢推回來,是一個子都不肯多收,這酒坊的工錢給的公道不說,飯菜也沒有因為他們是臨時的而區別對待,這個工錢他已經很滿意了。
“這部分是給小蘇師傅的。”
蘇瘸子有些錯愕,他兒子跟他一起去那麽多地方幹活,沒有一個人說過要給他兒子工錢,有時甚至因為他腿腳不好而故意壓工價,但是為了生計,他雖然心裏不滿卻也隻能接下。
說實話,他這一身本領,小蘇算是學了個七八成了,但是因為年齡小又是跟他一道的,每次都被當成免費勞力使喚了。
“小蘇師傅也很賣力,要不是有小蘇師傅的加入,我這灶台不可能那麽快完工的,我這可是急著用呢,這錢小蘇師傅收得。”
見蘇瘸子不肯收李姝繼續補充道。
“我竟然也有份嗎?”
小蘇在一旁輕聲地囁嚅著。
“有的,這是小蘇師傅的份。”
李姝鄭重地把錢交到他手裏,同時也是提醒這對父子,小蘇師傅可以出師了,繼承了蘇瘸子的技藝,以後也可以單接活了,至少對於李姝這個挑剔的雇主,小蘇師傅的手藝在她這裏完全過關。
燒火又快又好的灶台對於李姝的釀酒事業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酒坊出酒都比以前快了不少,因此月底的時候李姝成功把藥粉酒交到了萬順鏢局,下一批的藥材酒預計在半月之後交貨。
忙碌踏實的日子很快被一個消息打亂,像是平靜的水麵被人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沈蝶那邊遞來消息,李橋越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