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此事有蹊蹺
字數:3652 加入書籤
小娘子一拖三,嫁給傻夫奔小康!
李姝趕到醫館的時候,張善堂和弟弟已經被官府的人帶走了,醫館已經關門,隻有李柏的師兄張也帶著幾個人仿佛在焦急地翻找什麽。
看他的樣子應該是知道些什麽,李姝決定先向他了解情況。
“周員外家的兒子患的不過是尋常的積食之症,來問診那天我也給他號過脈,隻不過當時有另外一位情況更嚴重的病人過來,恰巧師弟也下學過來,周員外的兒子就交給師弟了。”
“師弟號脈之後得出的結果與我一致,後來師弟寫了方子給他們抓藥,那方子師傅也是過目了的,完全沒問題,不知道怎麽就吃死了人。”
張也回憶著那天的情景,就是很平常的一天,接待的也多是些尋常病症的病人,師弟開的方子對劑量方麵的把控一向是受師傅讚賞的,而且方子一般都會由師傅過目,是不可能有問題的。
“那你們翻箱倒櫃的是在找什麽?”
“找今天師弟開的方子。”
一般來說他們開方子都是一式兩份的,一份給病人抓藥,一份留在醫館備份。
“怎麽會不見了呢,每日的方子都是放在這裏的。”
張也還在埋頭找東西。
李姝根據張也說的話迅速在腦海裏把事情過了一遍。
如果方子沒問題,那就是接下來的環節出現了問題,抓藥環節?煎藥環節?服藥環節?還是周員外的兒子根本就不是積食之症?又或者他的身體對這些藥反應劇烈?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方子找到了!”
堂內一個女孩的聲音傳出,是張善堂的外孫女陸彎彎,李姝和她見過幾次麵,對她有些印象。
此時女孩手裏拿著一張藥方,額角全是密密麻麻的細小汗珠。
“許是方子被風吹到曬藥的簸箕裏了,我在最下層的板藍根裏找到的。”
張也接過方子細細看了起來。
人參十二錢(飯上蒸),白術(無油者)十八錢(土炒),枳實六錢(飯上蒸),廣陳皮十二錢(米泔洗),青皮六錢(米醋炒),白茯苓十二錢(飯上蒸),半夏曲六錢(炒),穀芽九錢克(炒),山楂肉六錢(飯上蒸),川黃連九錢(用吳茱萸三錢浸,炒赤色,去萸),廣木香三錢(不見火),白豆蔻仁三錢(炒)。
最後寫了炮製方法和每日用藥劑量注意方式,外加李柏的署名和張善堂的署名。
“這方子沒問題,主治脾胃虛弱,食停氣滯,濕熱內阻,胸膈痞滿,對於周員外兒子的病恰好是對症下藥。”
隻一眼,張也就排除了藥方的問題。
“沒錯,因為是孩子服用,李柏還特意減了幾味藥的劑量,可以說是在保守的情況下將藥效發揮到最大了。”
這是陸彎彎第一次看見李柏寫的藥方,她還記得第一次見他時,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辨藥也是靠著拓本上的畫依葫蘆畫瓢去分辨,短短兩年時間他竟然進步如此之快,這字也是揮遒有力,整個方子洋洋灑灑一氣嗬成,沒有半點塗改的跡象。
“小童,周員外家的藥是在我們這裏炮製的嗎?”
“不是在咱們這裏炮製的,因為咱們沒有廣木香和半夏曲了,我記得那小廝說回縣城的藥房去買。”
小童對周員外家陪同的小廝有點印象,隻記得他當時很著急,一過來就說要最上乘的藥材,不管多貴,聽到幾味藥材沒貨時還罵了句晦氣,聲音不大,但是他聽得真切,然後急匆匆帶著孩子走了,說是去縣城裏抓藥。
“周員外?是縣上的周員外嗎?”
李姝記得鎮上沒有姓周的員外。
“是的。”
“他們既然是從縣上過來的,怎麽會來鎮上的醫館看病呢?我記得縣裏不是有兩個醫館嗎?一個廣安堂,一個濟坤堂。”
“好像說是縣上的兩個醫館一個沒開門,一個大夫出診去了,醫館裏沒一個會診脈的,所以才來了咱們這裏。”
當時人來的時候張也對這個問題也感到好奇,就隨口問了句,畢竟廣安堂和濟坤堂的名號可比他們醫館大多了。
不過小廝這麽說他當時也沒多想,他們醫館偶爾也會出現大夫不在或者特殊原因不開門的情況。
難道真的是其他藥房抓錯了藥?
事不宜遲,李姝馬上動身去縣裏,張也和陸彎彎也表態他們要跟著去,畢竟他們學醫的在這方麵要比李姝強不少。
不過現在天色已晚,三人決定連夜動身去縣城,第二天一早好去官府和兩個醫館。
這一晚三人都沒睡好,李姝在心裏設想了無數種可能,又推翻,她很怕不能安全救回張善堂和弟弟。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三人就起來了,三個人兵分兩路,李姝去官府,張也和陸彎彎拿著藥方去廣安堂和濟坤堂核製藥方子。
一般來說拿去抓藥的方子在抓藥的時候會被照著謄抄一遍,每抓一種就在對應的藥名下麵做標記,這樣一來,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也好追溯。
陸程高升以後,縣衙府換了新人,張善堂和李柏已經被收監了,等候問審,這邊李姝還在想辦法進去看兩人的時候,張也和陸彎彎那邊的希望已經破滅了。
原來當日廣安堂沒開門,濟坤堂的大夫去縣衙府給新上任的縣令夫人看診去了,所以周員外家的小廝便帶著孩子來廣安堂抓藥了。
那方子是需要將各種藥材炮製成丸服用的,濟坤堂藥材充裕,當天就將藥材炮製好交給周員外家小廝了。
謄抄的方子張也和陸彎彎一字不落地細細查看了,沒有問題,為了驗證他們的藥材是否有問題,兩人甚至讓對方製了一模一樣的藥。
都是上好的藥材,炮製手法也合乎要求,可以說幾乎挑不出一點錯,陸彎彎看著手裏的藥丸,心下一動,吃了一次的劑量。
“師妹你做什麽!”陸彎彎雖不像張也和李柏是張善堂親收的徒弟,但是她作為師傅的外孫女又同樣生在杏林世家,她的醫術並不比自己弱多少,加之兩人相識已久,她又經常住在張善堂這邊,所以他們一直以師兄妹相稱。
“你沒有積食之症,吃這個藥是會傷了脾胃的。”
陸彎彎速度之快,張也想阻止也來不及了。
李姝始終覺得這次的事情透著蹊蹺,但是她還沒理出來,希望這個新上任的縣令大人能將事情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