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期付款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春秋篡國者!
拜新的冶鐵爐的完工,一隻爐子日夜出鐵可達三百斤以上,換句話說若要用於鑄造箭簇,一晝夜一隻爐子便可造出六千隻箭簇。
加上其他兩隻爐子的產量,也就是說光是函穀關前的三隻爐子,一日便可產近兩萬隻箭簇。
郭猛交給伯庚的五十萬隻箭矢的生產任務,其實早在秋收開始前,便已經超額完成。
若不是鐵礦供應已經趕不上所有爐子的需求,伯庚還能製造更多的箭簇。
而盤主持的箭杆生產,在水力輪鋸的加持下,更是早早完工。
此刻郭猛手上,已經準備了七十多萬隻弩箭,三十多萬隻弓箭,隻要狄戎們敢來叩關,郭猛絕對把這些狄戎打得滿麵桃花開,讓這些該死的狄戎好好明白“花兒為什麽這麽紅”。
當然此時此刻,雙方都在做最後的準備——狄戎們忙著將牲口們趕去最後一片秋季牧場,以便牲口們尤其是戰馬貼上秋膘;而郭猛則下令除了少數在潼關執勤的國人,其餘人——哪怕是函穀關的守兵,也抽調了大半,準備進行秋收。
而狄戎俘虜奴隸們也被組織起來,分批從潼關至函穀關之間的道路上撤回,準備一半在函穀關以西的“生地”收割黍和小麥;另一半則回到函穀關以東的“熟地”進行收割。
鄭國來的農戶們也摩拳擦掌,準備用秋收的果實向瑕邑國人證明,論打仗,我們不如你們;論種地,你們這些人全得喊咱們爹爹。
“繚,農具皆已發放下去了麽?”
“公子且放心,已經全部分發下去。”
為了提高收割效率,以防收割之時老天不作美,連續下雨把麥子和黍的收成破壞掉,郭猛特地暫時讓邯鍋生產的鍛鐵改打成農具,而不再是生產各類軍械。
而且鑒於瑕邑國人雖然年初跟著郭猛突襲狄戎發了點小財,但是很多人仍然買不起哪怕是傻大黑粗的鐵製農具,郭猛幹脆發布了一則新命令
“凡瑕邑之人,皆可以‘分期付款’方式采購農具。”
當國人知道農具最低隻需兩成便可帶回家,其餘八成分三至五年還清,本息相加不過比原價高出兩成後,無數國人瘋狂了,紛紛擠到封君府外求購農具。
更有多家國人聯合購買,合資共同購買多套鐮刀之類的農具,屆時輪換使用。
一時間,為郭猛代銷農具的商人們賺的盆滿缽滿,如果不是伯庚和他的兩個弟弟已經忙得腳不沾地,隻怕這些商人定會讓郭猛施壓冶煉場,務必生產更多農具。
“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固然讓國人們手中皆有農具,但是墊付的款項,可是讓瑕邑府庫財帛快要被商人們領空了。”
“這麽誇張麽?”
這才熱鬧幾天啊,至於就把整個瑕邑的錢財全部搬空麽?畢竟農具的成本不過是售價的三成而已,哪怕郭猛給了瑕邑國人不過是兩成的首付價,相當於郭猛成本上不過墊付了一成而已。
哪怕算上給商人的傭金,也不過是利潤的五五分成罷了,等於說一份農具售出,郭猛不過需要墊付四成五的銷售價而已,因而郭猛頗有些不信;隻是被無奈的繚帶著走了一圈府庫後,郭猛這才大吃一驚。
“焉能如此之快。”
隻是大話已經放出,要收回這道命令必然大大打擊威信,郭猛情急之下,隻能讓伯庚降低生產農具速度,好讓自己的府庫能多撐一陣子。
然而這不過能解燃煤之急,如果沒有更多財帛進賬,隻怕府庫就真的要一幹二淨,得餓死老鼠了。
“不如先向溫國求援。”
溫國?郭猛當即想起好外公伯喬和大舅溫穎。
“繚,汝帶上吾信物和帛書,立即前往溫國求助。”
事不宜遲,繚也不廢話,當即迅速出發,很快便帶著隨從騎馬消失在夜色中。
而郭猛則一副“大意了”的表情,誰曾想到後世常見的商品分期付款玩法,居然能鬧出如此大的動靜呢?
下次一定要將這首付比例提高至三成,不,五成,看誰還敢敞開來買!
好在瑕邑國人有餘財的早已購買鐮刀,有此需求者買一把少一個,短時間內不會二次購買,而郭猛則借口有人私自將所購鐮刀轉賣於其他城邑賺取差價,因而宣布暫停交易三日,對已經首付購買者情況進行核實。
此舉當即讓瑕邑國人咒罵不已,人人聲稱若是找出如此吃裏扒外的家夥,勢必要痛打一番,害得大家沒法買農具。
采用這麽一手小花招後,盼星星盼月亮的郭猛總算在兩天後等到了繚的歸來。
“幸不辱使命。”
雖然外公伯喬並非白借財帛,利息定為半年內三成——這還是看在自己的寶貝嫡孫即將趕去瑕邑觀摩學習給的感情價,優惠價。
如此算來,郭猛賣出一把農具,基本上要虧損上一成左右的費用,但是郭猛還是咬牙堅持住了。
“就當為自己不成熟的決策買單吧。”
當然這種損失未必不值得,如果瑕邑國人能購買更多農具,顯而易見,次年的春耕將能開墾出更多耕地。
哪怕家財隻夠購買鐮刀之人,至少收獲速度將大為提高,減少成熟黍和小麥因過熟爛在田裏的慘劇。
而且瑕邑國人手中餘財一多,自然還會購買更多的手工業品,掌握著瑕邑最大的冶煉場和木料場的郭猛,勢必在未來吃到更多的工農業剪刀差,郭猛自然不會認為自己連這麽簡單的剪刀差都能整崩。
而這個優惠政策僅限於瑕邑在冊國人,因而也推動了瑕邑的“編戶齊民”的實施,而沒有獲得瑕邑身份的人們,譬如商人們,可就沒有分期付款的優惠了。
不過盡管如此,商人們依舊交出大量錢帛,打算從郭猛這兒買到大量農具,好販運至其他城邑或是野人部落出售,按繚的估計,這麽一轉手,數日之間便是數倍的增殖,以至於郭猛蠢蠢欲動,差點就想自己組織商隊去搶生意去了。
好在有繚拉著,郭猛的心智也沒被豬油完全蒙蔽,總算壓住了心頭這股邪火。
商人們將農具轉賣其他城邑,則為郭猛了不少財帛的入賬,這才總算將國人分期付款墊付的壓力緩解不少,讓郭猛總算喘了一口氣。
終於,隨著黍和麥子的穗逐漸變為金黃,久等的秋收即將來臨。
“公子,山林裏多有野豬出沒,掘壞多處農田麥子,甚至還頂傷頂死數名試圖驅逐野豬之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