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A+A-




    春秋篡國者!
    “此子如何能為汝所用?”
    仲通自然知道去年虢公忌父拿到周平王許可後,匆匆糾集了國人便衝進了晉國,與晉國大宗和多個幾內諸侯一塊聯手痛扁晉國小宗之事。
    然而這事不是幾乎等同於無功而返麽?
    “去歲之戰,虢國多有國人以為可以在晉國大肆掠奪一番,因而出行前借了不少高利貸;然而此戰無功而返,吾聞此舉導致不少國人因貸致貧,甚至賣妻賣兒,自己也淪落為奴隸。”
    借貸出戰,本便是賭博,賭輸了全家破產甚至全家為奴;隻是老丈人仲通顯然聽出了郭猛的意思。
    “汝要為其贖身?”
    郭猛點了點頭,這些國人雖為賭狗,但是基本的軍事作戰經曆既然有,那麽與其讓其在其他城邑當奴隸,不如花錢將其贖回,編入瑕邑的作戰隊伍中。
    “然則此類國人能有多少?”
    “當有千人。”
    “竟有如此之多?”
    仲通驚了,居然一場“失敗”的戰鬥下來,便有如此之多破產為奴的國人。
    郭猛知道老丈人誤會了,趕緊進行了解釋。
    “不止是去年之戰,以往作戰亦有破產之國人。”
    虢國作為極力表現自己肌肉依舊無比強大的國家,過去年份亦是無歲不戰,無非戰爭規模有大有小而已;但是既然與狄戎作戰有勝有負,便少不得曆次皆有因此而破產的國人,尤其是打了敗仗,國人們逃命時沒少扔掉兵器鎧甲,而這些可都是價格不菲
    之物,丟掉哪一件隻怕都容易破產完蛋。
    雖然讓賭狗們加入軍隊作戰勢必影響軍隊日常風氣,但是以郭猛如今的局麵,寧可先拉回一批人渡過難關。
    “若要贖回如此多人,隻怕所需財帛並不少。”
    這倒是在情理之中,不過如今的郭猛倒並不是特別擔心。
    “吾以戰馬所換鄭國之糧將存放於廩延之棘津碼頭之中,一旦天氣轉暖大河(黃河)化凍,則由船隻運輸西進存於虢國國都碼頭之中,隻待數月後青黃不接之時,便可取出牟利,當不是小數。”
    這次出大血本賣了一千三百匹戰馬,數量既然驚人,那麽所能交換回的糧食必然亦不是小數目;哪怕歸還前期從鄭國預支的糧食,仍有大量糧食結餘,在青黃不接之時拋出,必定能換回大量財帛,便是直接以糧食換奴隸,亦能換回一大批。
    況且虢國國內處於溫飽線附近掙紮的國人亦是不少,畢竟在采取人耕、工具是木製或石製工具、外加缺乏水利基礎設施之下,每畝土地所能出產糧食實在不多;外加井田製下國人普遍生產積極性缺失,這人均占有糧食量便少的可憐,稍有自然災害便是大片國人破產。
    “若吾等增加雇傭國人之資,怕是也能雇來不少它邑之國人。”
    家徒四壁的各城邑國人,若是看到郭猛繼續撒錢招人當兵,多半會積極應募吧,尤其是家庭即將破產之人,這可相當於救命
    稻草。
    仗著這兩年對狄戎的優異戰績,郭猛不信自己到各個城邑招人會招不到。
    “可如此一來,耗費財帛可便不少了啊。”
    雇傭之兵自然比服徭役之兵所費甚多,然而此刻的瑕邑更為短缺的乃是能上陣殺敵之人,而非財帛;隻要能持續消滅關中狄戎,將所獲牛馬羊源源不絕輸往關東銷售,必定所獲不菲。
    初步估算下來,若能從其餘城邑再雇到兩千左右的步卒,其雇傭費用多半能被奪取的狄戎戰利品所抵消,說不定還有得賺頭。
    而且對郭猛而言,奪取狄戎手中的牛馬羊固然是一大筆收入,但是將狄戎驅逐之後,所奪取的土地更是無價之寶。
    畢竟對農耕民族而言,耕地的出產相比遊牧民族的草場出產不僅穩定,更是高產太多。
    耕地的高產程度令後世的蒙古人也沒能保持初心,在打下南宋後,並沒有將耕地一概改為牧場,而是基本保留了南宋耕地,僅僅是將兩淮這類雙方反複拉鋸地廣人稀之地改成了牧場——當然這便是朱元璋起家騎兵戰馬的來源,當然這便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之,若不能徹底驅逐關中狄戎,要讓國人在潼關以西進行耕地投入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戰火一來辛辛苦苦整理的耕地和水利便多半完蛋,誰也不想冒血本無歸的風險。
    好在目前瑕邑體量不大,光靠著將繳獲的狄戎資源倒騰到關東出售,也是一筆不菲的收
    入。
    這關東與關西的差價,便成為瑕邑借了關東諸國之力消滅關中狄戎的關鍵所在。
    若鄭莊公真正開始對親弟弟公子段下手,必定會引爆關東諸國現在寧靜的局麵,屆時關東戰事連綿不絕,必定抬高關西戰馬和牛的價格,便更適合郭猛對關東割韭菜了。
    隻是鄭莊公也太磨嘰了,怎麽還不對弟弟下手呢?郭猛頗有點等不及了。
    “虢國國人雖民風彪悍,戰力較強,然而各個城邑倉促而來的國人在戰場上能否捏合成團,猶未可知。”
    老丈人仲通之言正中郭猛要害。
    確實,各個城邑過來的國人雇傭兵如何融入瑕邑大軍中協同作戰,這才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如無法協調統合,那無非是糾集了一大堆烏合之眾上場,打打順風仗也就罷了;碰上逆風仗,其他城邑的國人是否會輕易潰散,拖累瑕邑之軍,這幾乎是能肯定的。
    “投鞭斷流”的苻堅為“後世”上了很好的一課。
    若不能統合其他城邑的雇傭兵,這倒還不如不招募呢,不光能省錢,還能確保逆風仗不出太多幺蛾子。
    “猛定能有效控製它邑國人。”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否則全靠自己在瑕邑種田得熬到什麽時候,取得外部勝利,輸入大量勝利果實才是最快的擴充方式。
    老丈人仲通看著郭猛堅定的眼神,仍然止不住輕輕搖了搖頭,畢竟沒多久黃河便要解凍,春耕即
    將來到,留給郭猛合練其他城邑國人的時間還能有多少呢?
    “夏天之後農忙便暫時告一段落,至少能讓這些其他城邑的國人雇傭兵明法度,共進退。”
    真的能做到麽?從夏天到秋收結束,不過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如此短促時間,如何能將訓練協調之事捋清楚呢?
    “吾自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