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人敗千騎

字數:480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五胡屠夫 !
    冉閔跳下戰馬,開始清點“戰功”。
    翻點屍體,一共斬殺了38名鮮卑將士。
    “不錯,這個成績還不錯,短短不到5分鍾的時間,便斬殺了38人,這個成績已經是相當地炸裂了!”
    冉閔心中得意,走到那名鮮卑將領的屍體跟前,隻見那名鮮卑將領身後還背著一壺箭,約有20餘支。
    另外,在這名鮮卑將領的腰間,還係著一把彎形的腰刀,約有兩尺之長。
    冉閔俯身,先從那名鮮卑將領的腰間取下腰刀,抽出刀鞘,隻見彎刀寒光閃閃。
    彎刀輕輕劃過手指,有殷紅的血液流出。
    “不錯,沒想到鮮卑人打造刀槍的工藝竟然如此精湛!”
    冉閔心中大喜,遂將彎刀係於腰間,而後再從那名鮮卑將領的身後取下弓箭和箭囊。
    冉閔剝下那名鮮卑將領的皮甲,穿戴在身上,而後再將箭囊背於身後,弓箭搭於肩膀之上,左挎右斜。
    戰鬥裝具左挎右斜,生活裝具右挎左斜,這也是冉鳴前世軍營的一貫傳統。
    冉閔再次俯身,從地麵上撿起兩杆長矛,掂在手中,感覺有些輕了,甚是不順手。
    地麵上還橫七豎八地“躺”著數十杆長矛,有的上麵沾滿了鮮血。
    冉閔靈機一動,於是找來兩副牛皮甲,手持彎刀,將牛皮甲割成長長的兩條牛皮帶。
    而後再從地麵上撿起三杆長矛,並於一起,用牛皮帶纏繞捆綁結實,在矛杆的尾部打結。
    最後雙臂用力,將兩側長矛的矛頭向外掰開。
    如此,三杆長矛,兩支矛頭分向兩邊,一支矛頭聳立向前,便形成了一個簡易的“鉤戟”。
    冉閔將長戟掂在手中,覺得重量剛剛好,就是戟杆略微有些粗了。
    三杆長矛擰在一起,戟杆不粗才怪!
    冉閔再次從地麵上撿起三杆長矛,如法炮製,又做成另外一把“鉤戟”。
    冉閔身騎戰馬,策馬前行,來到遏陘山(今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邊杖子鄉大西山村馬山)的山頂之上,向東南方向望去。
    俯視大地,四野遼闊,銀裝素裹,一片蒼茫。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冉閔身騎戰馬,雙手執戟,高高舉起,頓時一股英雄豪邁之氣湧上心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人活一世,就當轟轟烈烈,死而無憾。
    如此才不枉一生,也不枉我穿越一趟,更不能辜負了冉閔的一世英名。”
    遠處的龍城依稀可見,高大的城牆高高聳立,像一隻巨型的野獸匍匐在遼西大地之上。
    “這就是龍城,慕容鮮卑的國都所在!有朝一日,我必定要攻陷龍城,殺完所有的鮮卑之人!”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冉閔不由地唱起了嶽飛的《滿江紅》,此時此刻,他感覺《滿江紅》最能代表自己此時的心情。
    八王之戰,耗盡了西晉王朝的最後一點積蓄;
    五胡亂華,中原晉人迎來了曆史的至暗時刻;
    永嘉之亂,晉懷帝司馬熾和晉湣帝司馬鄴二人被漢趙所掠北去,相繼殺害;
    衣冠南渡,東晉王朝偏居一隅,不思進取,毫無北伐進取之心。
    此時此景,與當年北宋、南宋又是何其的相像。
    嶽飛一生精忠報國,銳意北進,卻不想被南宋王朝十三道金牌召回,最終含冤死於獄中。
    冉閔頒發“殺胡令”,執意殺盡五胡之人,最終卻勢單力薄,含恨而死。
    冉閔與嶽飛二人一生壯誌未酬,又是何等的相似?
    所以說,這首嶽飛的《滿江紅》,最能代表他此時此刻的心情與壯誌。
    “安息吧,冉閔!安息吧,嶽飛!你們未完成的壯誌便由我來實現吧!”
    冉閔思緒放飛,海闊天空,千古往事,一一湧上心頭。
    呆立多時,正欲返回,卻忽見遠處的龍城西門大開,數千騎騎兵奔馳而出,直朝遏陘山而來。
    “哼!”
    冉閔見罷,一陣冷笑,遂勒轉馬頭返回。
    冉閔一邊騎著戰馬下山,一邊觀察路況。
    遏陘山山勢不高,但卻長滿了樹木,從山腳下至山頂,隻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以行駛。
    冉閔來到一處狹窄之地,這才停下了戰馬。
    這段山路右側是坡,坡上長滿了樹木;左側是溝,約有十幾米深。
    山路狹窄,僅容一人前進,若有一武力超群之人在此,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冉閔正是這樣的人物。
    冉閔停下戰馬,手持雙戟,橫戟立馬。
    過不多時,隻聽遠處傳來“嗒”“嗒”的密集的馬蹄聲音,如潮水一般湧來,其間還夾雜著吆喝之聲。
    又過了片刻,峰回路轉,最前方的數名騎兵出現,個個手持長矛。
    “殺啊——”
    冉閔大吼一聲,雙腿夾馬,手持雙戟,向前衝去。
    兩馬相遇,冉閔右戟高高舉起,當頭砸下。
    那名鮮卑騎兵見冉閔揮戟砸來,遂連忙揮矛相擋。
    “咣!”的一聲,矛戟相遇,直震得那鮮卑騎兵虎口破裂,血流不止,一時把持不住,長矛脫手而飛。
    重戟繼續下砸,直接將那鮮卑騎兵砸得頭顱粉碎,血漿四濺。
    重戟繼續下砸,又將那鮮卑騎兵的身體砸得倒飛而出。
    重戟繼續下砸,“嘭!”的一聲,重戟砸在馬頭之上,馬頭破碎,鮮血四射。
    “撲通!”一聲,戰馬倒地,再也沒有站起身來。
    冉閔催動戰馬,跳過前麵的戰馬屍體,左戟橫掄,直朝第二名鮮卑騎兵的身體掃去。
    第二名鮮卑騎兵也是揮矛相擋,矛戟相撞,隻聽又是“咣!”的一聲。
    第二名鮮卑騎兵直接被重戟擊中,連人帶馬跌落於山路左邊的深淵之中。
    連殺兩人,冉閔心中大喜,鬥誌旺盛,催動戰馬,繼續向前衝去。
    “殺啊——”
    冉閔一路前衝,兩把重戟大開大闔,左右揮擊,槍碰槍飛,人碰人亡,挨者即傷,觸之即死。
    冉閔一路揮殺,連斬數十人,後方的鮮卑騎兵雖然人數眾多,但由於山路狹窄,隻能一人一馬前進,卻形成不了集團作戰能力。
    冉閔一路揮殺,直殺得鮮卑騎兵步步後退。
    後方的鮮卑騎兵見冉閔勇猛無比,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於是個個心中恐懼,連忙掉轉馬頭,向後跑去。
    山路狹窄,前方的鮮卑騎兵掉轉馬頭,向後跑去;後方的鮮卑騎兵還不知道前方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仍然繼續催馬前進。
    前軍與後軍相遇,一時鮮卑騎兵隊形大亂,人碰馬踏,死傷無數。
    冉閔乘勢追擊,連連揮動手中兩把重戟,左右揮砍,一時之間,血肉飛濺,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