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戰局轉變

字數:462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五胡屠夫 !
    晉軍將士漸漸不支,開始向後撤退。
    城牆之上,秦軍將士手持刀矛,沿著城牆追殺晉軍將士。
    街道之上,秦軍騎兵沿著大街小巷,不斷地刺殺晉軍將士。
    至巳時時刻(9:00——11:00),秦軍將士已經占領了大半的潼關城池,僅餘的晉軍將士全被擠壓在東城門處。
    “秦軍來了,快跑啊——”
    城內的晉軍將士打開東城門,像老鼠一般不斷地竄出城來,成群成隊的向東方跑去。
    就在這時,隻見在道路南側的樹林之中,突然站起無數的人來,個個手持弓箭,瞄向秦軍,引弓射箭。
    “嗖——”“嗖——”“嗖——”
    箭矢如同蝗蟲一般從樹林中飛出,成排成隊的晉軍將士一時不防,被箭矢射中,倒於地上。
    潼關,北側是黃河,南側是麟趾原,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
    中間僅有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馬往來,自古以來便有“細路險與猿猴爭”的說法。
    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是呂光率兵攻打西城門,鄧羌率兵同時攻打東城門。
    但三人在商議之時,雷弱兒卻直接否定了方案。
    雷弱兒道:“據權翼所說,桓溫在攻打宜陽城和洛陽城時,均使用了圍三缺一的戰法。
    即派出大軍將城池的三麵包圍,隻留下一處可逃生的方向。
    這樣做的好處是,正因為有了可以逃生的道路,所以城池中的將士們就不會殊死拚搏。
    如此,既可以減輕戰鬥的激烈程度,又可以減少將士的傷亡。
    我認為桓溫的這種戰法十分適用於此次潼關之戰。
    呂光,你帶領500名將士首先在西城門發起戰鬥;
    鄧羌,你帶領200名將士部署在道路南側高地的樹林之中,見到晉軍後撤,便開始阻擊。
    如此我們兩麵夾擊,便可完全消滅據守在潼關之中的晉軍將士。”
    呂光和鄧羌二人聽後,都認為雷弱兒說得很有道理。
    所以,鄧羌這才帶領200名將士埋伏在道路南側的樹林之中。
    鄧羌站立在一棵大樹之後,手持弓箭,不斷地鬆弦放箭,每箭射出,必有一名晉軍將士倒地。
    越來越多的晉軍將士湧出東城門,沿著道路而來。
    200名隱藏在樹林之中的秦軍將士不斷地鬆弦放箭,不斷地射殺逃竄的晉軍將士。
    可是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的晉軍將士一邊手持盾牌擋住箭矢,一邊向前竄來。
    就在此時,道路上一名身騎戰馬將領模樣的人向前急馳而來。
    鄧羌見狀,將手中的弓箭扔到地上,撿起地上的鉤戟,大步向前奔去。
    “啊——”
    鄧羌大喝一聲,手執鉤戟,從樹林中竄出,直朝那名將領模樣的人殺去。
    那晉軍將領見狀,連忙舉起手中的長矛,擋住飛身而來的鄧羌。
    “嘭——”的一聲,兩人相撞,那晉軍將領直接被鄧羌撞於馬下。
    二人幾乎同時倒地,鄧羌順勢一個翻身,看也沒看,手中的鉤戟朝後方掃去。
    鉤戟所過,一顆腦袋滾落,一腔熱血噴出。
    鄧羌看也不看那名晉軍將領,不過從剛才手中鉤戟遇到的阻力程度,他知道那名晉軍將領已被自己斬殺。
    鄧羌翻身上馬,手持鉤戟,擋住去路。
    “殺啊——”
    鄧羌大喝一聲,手中的鉤戟橫掃。
    鉤戟所過,三名晉軍將士被攔腰掃斷,斷為六截。
    “殺啊——”
    鄧羌催動戰馬,向前奔去,手中的鉤戟橫掃豎砸,鉤戟所過,人頭飛落,鮮血四濺。
    眾晉軍將士見有人擋住去路,無處可去,便紛紛朝北側的黃河而來,而後脫掉衣甲,“撲通”“撲通”的直朝黃河之中跳去。
    隱藏在樹林之中的200名將士見主將鄧羌騎馬衝入敵軍之中,心中大驚,生怕自己的弓箭誤傷了鄧羌。
    於是眾將士大喝一聲,紛紛扔掉手中的弓箭,手持戰刀,從樹林之中殺出。
    鄧羌在前衝殺,200名將士隨後追上,揮動戰刀,將一名名的漏網之魚砍殺。
    就在這時,一隊又一隊的騎兵從城中衝出,率頭之人便是呂光。
    呂光手持一杆長矛,左右揮擊,長矛所過之處,晉軍將士不是飛向兩側,便是被呂光刺穿後背。
    所餘晉軍將士見前方有人阻路,後方有騎兵追殺,一個個大驚失色,左右張望,一窩蜂似的向黃河邊上衝去。
    眾將士們紛紛脫去衣甲,“撲通”“撲通”跳入河水之中。
    鄧羌與呂光兩軍相遇,二人各自揮動矛戟,相互一撞,發出清脆的“咣當”之聲。
    而後,二人同時哈哈大笑。
    其餘的秦軍眾將士也是紛紛向黃河邊跑來,扔掉手中的長矛,一個個地手持弓箭,朝黃河之中射箭。
    “嗖——”“嗖——”“嗖——”
    箭矢如雨。
    “啊——”“啊——”“啊——”
    慘叫聲起。
    一具具的屍體飄浮在河水之中,過不多時,便將混濁的黃河水染成一片紅色,在午日陽光的照耀之下,血光閃閃,起伏不定。
    一番戰鬥,駐守在潼關之中的2000名晉軍將士幾乎全軍覆沒,僅有不足100名將士跳入黃河之中,順流而下,活得了一命。
    “快快向陛下報告——”
    雷弱兒急忙向一位親兵說道。
    “是,大司馬!”
    親兵領命,直向長安城中奔去。
    “其餘將士,隨我直取澠池——”
    說罷,雷弱兒、鄧羌、呂光三人帶領2700多名騎兵,決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桓溫還沒有收到潼關被破的消息之前,乘機攻克澠池(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
    一日之後,澠池縣城被攻破,防守澠池的晉軍將士成批成批地開始向洛陽撤退。
    “什麽?潼關被秦軍攻破了,這怎麽可能?”
    桓溫大驚。
    “快快命令將士,迅速向宜陽城撤退!”
    命令下達,近2萬名晉軍將士連夜開始向宜陽城後退。
    兩日後,雷弱兒帶領1萬名騎兵又接連攻克新安(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直逼宜陽城。
    洛陽城內的姚萇聽說之後,兵分兩路,一路與雷弱兒匯合,包圍宜陽城(今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
    一路與兄長姚襄帶領的大軍匯合,開始包圍新城(今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
    一時之間,整個戰局再次發生轉折。
    桓溫大軍由進攻之勢變為防守之勢,據守在宜陽和新城兩處縣城。
    而姚襄、姚萇和雷弱兒三路大軍合兵一處,由防守之勢變為進攻之勢,將桓溫大軍完全包圍。
    這就是戰場,勝負和防守隨時隨地都在轉變之中,並無定勢。
    一招不慎,全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