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乎意料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太極殿內。
就在眾大臣相互之間竊竊私語,想不出什麽辦法時,出乎大家意料的一個人卻站了出來
“陛下,老臣深感年老體衰,特向陛下請辭,準臣返鄉頤養天年。”
說話的人是一個白發老者,一臉書生氣,模樣剛正不阿,正是時任禦史大夫的郭大人。
“郭愛卿,朝廷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禦史台可少不了你啊。”
“陛下,老臣今年已經六十五啦,沒幾年好活了,實在是身體不允許。”
殿上群臣聽著兩人之間的對話,也大致明白過來了。
這顯然就是二人提前商量好的,現在這樣推拉一下就是走個過場,為了雙方都好看一點。
“既然愛卿要走,那推薦誰來當這個禦史大夫?”上方,李淵緩緩開口的問道。
這個問題一出,立刻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禦史大夫可是朝廷上權力極大的一個官職,而且還隻受皇帝一人調遣。,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專門負責特殊部門的宰相也不為過。
“陛下,禦史中丞陳全平時兢兢業業,監察百官以報皇恩,也在這個位置上呆了好幾年了,老臣推薦他。”
禦史中丞是禦史大夫的副手,平常協助其工作,是整個禦史台的二把手。
其實一把手走紅,二把手順利升任上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極快的熟悉事務,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李淵在龍椅上坐著思索了半天,他對陳全還是有點印象的,記得他之前還辦過幾個大案子。
“既然如此,那從今日起,陳全升任禦史大夫。”
李淵話音一落,眾人便是明白了過來,看來王權寧的位置定下來了。
果不其然,李淵話音剛落便又接著說道“王權寧東征以三千將士對戰十萬夏軍,生擒夏王竇建德,功勞極大,特封其為禦史中丞。”
微微停頓了一下,繼續道。
“加封太子太保。”
如果說禦史中丞還在眾人的意料之中,那太子太保就完全出乎意料了。
要知道太子太保乃是從一品的官職,雖說是虛職,但也不會輕易授予,一般都是重要大臣死後給其的追封。
而王權寧則是緊緊皺起了眉頭,禦史中丞他還覺得不錯,算是一個噴子二把手,但太子太保一聽就不是個好差事。
與太子有關,這是要逼他站隊嗎?還是說隻是單純為了削減秦王的勢力?或者兩者都有。
朝中大臣基本上都知道王權寧與秦王李世民的關係極好,而隨著秦王的勢力越來越大,與太子的矛盾也開始日益加劇。
可以說隨著李淵的這麽一插手,太子在與秦王的爭鬥中立馬就占據了上風。
而在大殿之內,站在最前麵的皇太子李建成嘴角也發出了一抹微笑。
他笑的並不是李淵強行把王權寧拉到他這邊了,因為他也明白,雖說王權寧掛了一個太子太保的頭銜,但卻依舊不能真正的為他所用。
他笑的是陳全,苦心經營至今終於更近了一步,掌管了禦史台這個監察百官的機構。
而陳全在很在之前就已經暗中投靠了自己,隻不過這件事現在還沒人知道罷了。
不然真以為一個毫無背景的書生,能順利坐上禦史大夫這個寶座?那是不可能的。
隻要再等一段時間,等陳全徹底的將禦史台經營成鐵板一塊,那便可以進行他的下一步計劃了。
太子李建成在心中冷笑著,眼神中散發出凶狠的光芒。
因為秦王李世民的光芒太盛,導致所有人都小瞧太子李建成了,這其中甚至包括唐皇李淵和王權寧。
這場早朝就在這有人歡喜有人愁的喧鬧聲中結束了。
太極殿外。
“恭喜王大人,賀喜王大人。”
眾多大臣將王權寧圍成一個圈,一個勁的恭喜著。
王權寧也不厭其煩,一個個的回著禮。
兩隻手臂不斷的回禮搖擺著,僵硬無比,感覺比打起仗來都要累。
而在另一旁,有一個更大的圈子存在,在那圈子最中央的,正是剛剛被封為禦史大夫的陳全。
作為噴子頭頭,眾大臣自然要給其留個好印象,免得以後他總盯著自己,把自己的一些陳年往事都翻出來就不好了。
而作為噴子二把手的王權寧此時也是走上前去,給自己這位新上司祝賀一聲。
“陳大人,恭喜恭喜,以後一起共事,王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多擔待。”
王權寧說的十分謙虛,弄得身前的陳全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畢竟按照陳全自己看來,這個敢在太極殿上打瞌睡的人,怎麽看都是一個粗鄙武將,不懂規矩。
一瞬間弄得陳全有點愣了愣,不過隨即也是飛速的就反應過來。
“王大人放心,以後有任何不懂的都可以來找我。”
陳全語氣中帶著一絲絲的傲氣,仿佛就在說你王權寧一個武將,這上麵的幾個字你認得全嗎?
王權寧聽到這話,臉色當即就黑了下來。
要是一般的上級對下屬說這種話其實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如今的王權寧還有一個太子太保的虛職在。
這可是從一品,而禦史大夫也就是個從三品。
就從這上麵來看,誰給誰行禮還不一定呢。
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個很矛盾的地方,陳全的權力比王權寧的大,但王權寧的品級是要比陳全高很多的。
王權寧在心中想著,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李淵給自己埋得又一個坑。
晃了晃頭,管他呢,反正太子太保這個坑已經夠大了,還會怕這些。
想著,便一步踏出,緩緩走出了皇宮。
不過他並沒有回府,而是去了楊柳屋。
去幹什麽?
喝酒,看美女。
渭水河畔。
隨著唐朝戰爭的不斷勝利,相繼打敗了鄭和夏,基本上統一了隋朝時的大部分區域。
而唐朝的都城長安,也開始逐漸的繁榮起來,大量人口的遷入,使得各行各業都開始了蓬勃發展。
特別是在渭水河畔這一得天獨厚的地方,各種建築開始掘地而起,地皮的價格也是開始飆升。
就比如當初的楊柳屋,就算現在一個客人都沒有,也早已靠著地皮的升值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