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習文以修身 練武以健體
字數:295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那個瘋狂的年代 !
路家寨東西長、南北窄,形似一片樹葉。雖然外麵疾風驟雨,但東州東南部的這些小村莊,離千裏之外的“風雲”還有一段距離,水竹和他的小夥伴的童年還是在幸福平安中度過的,春天他們一起在山坡上抓蝴蝶,夏天他們一起去沙潁河裏麵遊泳,秋天他們一起在田地裏捉蛐蛐,冬天他們一起在家門口堆雪人。
在三叔的幫助下,路廉潔獨自開了一家打鐵鋪,雖然很忙碌,但家庭生活逐漸好轉,並且有些盈餘,不僅向地主贖回了一些田產,還喂養了一些家禽家畜,路廉潔的日子越過越舒心,正如老話所說:“家有餘糧,心中不慌。”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水竹長大了,路廉潔主動向黃氏提起要送水竹去私塾學習。路廉潔說:“水竹正是性格形成與做事方式逐漸固化的年齡,需要做好引導,打牢根基,不求於光宗耀祖,但不至於愧對先祖。”
黃氏雖沒讀過書,但見識遠在一般人之上,遂點頭同意,說道:“現在雖然沒了皇帝,學習孔孟之道不能再博取功名,但做個賬房先生或教書先生謀個飯碗,也是必不可少的。”
黃氏想起水竹竟然在孩子中稱“王”,還私自吃掉地主的小羊,繼續說道:“水竹現在的精力很旺盛,不嚴加管束,指不定惹下禍端。送到學堂,在先生的教導下,把多餘的精力用到學習上,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不至於闖禍。”
第二天,路廉潔提了一袋小米、一塊臘肉,另包了一些糕點,水竹也穿上幹淨的長衫,緊隨父親拜訪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姓李、名太振、字有聘、號山穀,是村裏族長請了外鄉秀才開辦的,私塾先生文武兼修,不僅學識豐富,武術也不在話下,幾個大漢近不了身。
那天水竹記得清清楚楚,私塾先生清瘦臉龐,雙目炯炯有神,時時擼起臉前的山羊胡子,走起路來更是風風火火。私塾先生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能否吃下去苦?”
水竹堅韌的點點頭,說道:“我不怕吃苦。”。
“既然這樣,那從明天起開始讀書啟蒙,以後還是按照大名路修身稱呼吧。”私塾先生說道。私塾先生說完隨即向堂屋正中八仙桌旁坐下了。按照來時的交代,路修身先向孔老夫子聖像作一個揖,然後向私塾先生再作一個揖,這樣就完成了入學儀式。
私塾先生說:“路修身完成了入學儀式,以後便是我的弟子了。”
路廉潔心中很是高興,心中想到:“祖孫三代終於有讀書識字的了。”便說道:“要牢記先生教誨,好好學習,不辜負大家期望。”
路修身使勁的點點頭,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隻是說道:“請父親放心!”
私塾先生看向兩人,說道:“路修身破蒙首先從認方塊字做起,待認識千字以後,再教授三、百、千、千,也即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等這一係列學完後,就可以自學《鄉黨應酬匯編》、《古文觀止》,以及四書五經等其他科目了,這一係列學完,考取功名不在話下。”
隨後私塾先生又提到:“現在局勢也不穩定,今天西風、明天東風,後天也不知道刮什麽風,如果路修身對武術感興趣,在學習禮儀文化的同時,不妨練習一下武術,既能強身健體,又防惡霸欺淩。”
路修身聽到能夠學習武術,早已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心中所想都是戲台上的將軍,征戰沙場的威風凜凜,便高興的說道:“我願意學習武術,鏟盡世間不平事,行俠仗義走江湖。”
私塾先生見路修身一本正經的說道,便哈哈大笑。私塾先生說道:“好一個,行俠仗義的英雄少年。”
這樣路修身的學習時間便固定下來了,上午學文、專研孔孟之道,下午學武、強身健體。
私塾學堂共有九張書桌,其中八張兩兩並排,後牆貼有孔子畫像,前台便是私塾先生的書桌。在學堂後院,一個寬廣的院落,既有高低不平的木樁,又有裝滿黃河大沙的沙袋。上午學生們,安安靜靜的坐在學堂,朗讀著之乎者也。下午,一個個猶如蛟龍出海,盡情的在訓練場釋放野性。
路修身倒也刻苦,每天早上天灰蒙亮時,就起床了,打掃一下私塾院落,與同門師兄弟一起幫師娘提幾桶水,然後再回家吃早飯,再早早的趕到私塾學堂。學堂離家幾百米遠,這點距離在村民的眼中,就是抬起腳底板便到的路程,根本不在話下。
在學堂上,先生很開明,對路修身一直很照顧,不僅允許他看《三國演義》《水滸傳》等課外書刊,還經常給他講授時局,比如談及局勢,目前孫文受到的壓力已經很大,他迫不得已辭去了中華大元帥等職務,中國更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真是變幻莫測。
路修身尤其關注時勢,每次都全神貫注的聽講,關鍵時刻拳頭都攥的緊緊的。
一天傍晚,路修身等弟子練習武術後,央求私塾先生講述一些時事。先生想了一會兒,想起身邊的一位英雄人物,便說道:“李一鳴是我們的鄉鄰,乃當今仁人誌士、英雄豪傑,參加過‘灤州起‘義,打擊過清廷走狗,是我輩的楷模和驕傲。李將軍更是重情重義,在‘灤州起’義後,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拒絕了多方的邀約,堅持追隨馮將軍至今,實乃當今關雲長。”
路修身不由得心潮澎湃起來,說道:“此生能目睹李一鳴將軍,乃所願也。”
私塾先生聽聞,擼擼胡須,哈哈大笑,說道:“你還小,以後有機會。”
在一個清早,路修身向先生請假兩天,借了一匹快馬,帶些幹糧,直奔墩章鄉。隻因墩章鄉是李一鳴家鄉,他想看一下偶像的家鄉。墩章鄉和路家寨都是東州的小村莊,唯一不同的是,墩章鄉習武風氣很重,家家戶戶備有大刀和長矛,男女老少都能練兩把式。從墩章鄉返回後,修身更加熱心習武,早飯之前要練習一遍、晚飯之後再練習一遍,一年過去後,無論是腿功、還是肩功和腰功都練得像模像樣的,不是同齡人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