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字數:3080 加入書籤
第二天,張愛英和薑琬一大早就出發,因為沒帶安哥兒,婆媳倆就直接去了蘭家的莊子。
這一趟是考察和準備,先把一切需要提出來,事情並不多,而且其實蘭家已經做好了準備,所以張愛英就是初步來看一下,做些計劃。蘭家也很配合,雙方很快就說好。
於是很快張愛英就從蘭家莊子出來,薑琬高興地帶著她直接就去了隔壁莊子。
早在之前剛到的時候,張愛英就已經聽薑琬說了兩個莊子挨著的事兒,她也很高興。心裏明白這肯定是蘭家早就安排好的,世界上哪有那麽多恰好的事,不過是因人有心為之罷了。
不過這樣的安排她也確實很喜歡就是了。
婆媳倆去薑家莊子上,莊子的人已經得了吩咐,非常恭敬將他們迎了進去。
說是莊子不大,其實也有好幾戶人家,張愛英先把這些人打量一番,從穿著來看,這些人也就跟板橋村那些農戶差不多,不過整體的精神狀態看起來更好。麵對她們的到來,那笑容雖然卑微,可看得出來也是發自內心的。
張愛英想想也就明白了,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古人,對現代人來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哪怕貧窮,可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也比為奴為仆高貴。但在古代世界,活著並沒有那麽容易。壓在農民身上的苛捐雜稅各種徭役天災人禍隨便哪一個都很輕易就能讓
一個家庭崩潰,反倒是這些依附在大戶人家底下的莊農,他們隻要給主家做好活計,別的事情就不用擔心,比很多無依無靠隻能全靠自己的小農民日子要好過得多。
當然,也不是說古代真的做奴仆要更好,隻是在這種底層農戶來說的話大多是這種情況。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遇到什麽樣的主家。
剛剛張愛英在蘭家莊子上的時候,就看到與蘭家莊子相鄰的另一個莊子的莊農過來,是跟蘭家莊子這邊商量水渠灌溉的問題,一個掌事的帶著幾個農民,之所以張愛英能一眼就分清,實在是太明顯了。那管事穿的比幾個農民好多了,對蘭家莊子的管事客客氣氣,轉頭訓斥起那幾個莊農又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而那幾個莊農不管是穿著還是神情甚至那明顯瘦弱的軀體都與蘭家莊農相差甚遠。
有了這種對比,張愛英對蘭家人也多了幾分好感,再怎麽說,一個有善心有人性的合作夥伴,總比那種把人當牲口的強。
再到薑家莊子上,看到這些莊農的情況,張愛英想起薑琬說的這莊子收成少,心下也明白過來,不隻是因為莊子小收成少,主要也是親家仁厚,並沒有從莊子索取太多。不然這些莊農也不能有這樣的狀態。
如此莊農對她們婆媳的態度也就很好說得通了。
一番考察後,張愛英覺得要是把作坊建在這裏的話也不錯,不過事兒也不是
說一聲就能做好的,具體的事兒還要薑琬去跟薑家那邊商量。
倒不是張愛英自己不願意去做,主要也是因為她現在也忙。雖然她的係統農場裏就有一大片花圃,甚至一鍵扡插一鍵收獲再取出就有許多花苗,但這都是沒法直接拿出來的,想要把花苗弄到現實世界來,還得回到板橋村去打整。
正好趁著現在開春時候,扡插易成活,趕緊把事兒都給辦了。
下午張愛英就直接回了板橋村,與她一同回去的還有蘭家的馬車。詢問過張愛英的意見之後,蘭家直接從莊子上指派了人手過來幫忙,倒是省了張愛英許多事,壞處就是張愛英一點都不能從係統農場撿便宜,畢竟這些都是人精,自己自以為很隱蔽的小動作,說不定人家全都盯得清清楚楚。那才是暴露自己。
不過有了這些人幫忙,就算不從係統農場薅羊毛省事兒,一切也都弄得很快。不過一周的時間,蘭家莊子的育苗地就已經插滿了修剪的光禿禿的花枝。
第一步完成,叮囑這些人注意事項,張愛英暫時可以鬆口氣了。
另一邊,薑琬與父母也已經達成了協議,承包了小南莊薑家莊子)作為晚桂坊的主要生產作坊之一,這幾天正忙著搬家——按照她們之前商量過的,作坊內技術含量高且對鮮花原料需求大的種類便轉移到小南莊去,一些比較基礎普通的產品仍舊還是在原本的作坊生
產。這其中又涉及到人員的調動,方方麵麵都得統籌規劃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張愛英忙完了蘭家莊子的第一步,回到家也趕緊的該伸手伸手,該幫忙幫忙。這家裏沒誰是大爺,為了更好的生活大家都得努力。
就連喬多祿都去作坊裏轉過幾次,就是因為聽說了有人鬼鬼祟祟在周圍窺伺,作為家裏唯一的男丁,他自然也得露麵看一看。
張愛英更是直接,直接偷偷在作坊周圍安裝了監控,雖然在這年代不能把監控作為證據什麽的,可有了這個監控,真有什麽不法分子出現,張愛英心裏也能提早準備有個數不是嗎?
她都後悔裝晚了,有時候不是事情發生了,剛好需要,人真是壓根兒都想不到那一步。不過也可能是他們這動靜叫人發現了,畢竟何天佑帶著衙差巡街的時候都會多往這邊走兩趟,甚至很多時候何天佑都不在,那些衙差也會過來巡邏,還要主動問詢他們是不是遇到了麻煩,有沒有看到什麽可疑人員,要是有什麽不對的,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們。
總之後來就沒看到人了,張愛英一直關注著監控,沒有找到人她也就漸漸放到了一邊。主要安裝這監控之後,日後一旦有什麽可疑分子做出翻牆偷摸進院或者明搶之類的事情,係統就會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張愛英就算不能立刻阻止,也能第一時間做好準備並且給出應對。
如此她要是還不放心,那日子真是別過了。
在小南莊作坊總算都安排好,縣裏童試也開始了。
張愛英之前一直沒怎麽過問喬多祿學業方麵的事,一是信任,二就是不想給喬多祿太大壓力。再說,雖然科考確實很重要,可她們又幫不上什麽忙,與其幹著急製造焦慮,還不如少操點心多做好自己能做的事,那樣別管喬多祿能不能考好,家裏的日子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