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內閣大臣
字數:391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醫女嬌滴滴一笑,病嬌大佬蘇寵撩 !
接下來的幾天,永明帝的聖旨直接頒下,大晉首輔一職,由顧宴擔任,內閣歸首輔管轄。
這道旨意一下,原來的內閣大臣們,一個個傻眼。
年輕氣盛的永明帝下這道旨意,可沒有和他們商議,而是直接讓人宣出去了。
這簡直是打他們這群老家夥的臉啊!
以前徐太師一黨,那也是獨斷專行,現在永明帝比起東睿帝,行事更為果決。
內閣大臣四人麵麵相覷,看著這道旨意,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甲:“說吧,這事要怎麽整?”
乙:“別看我,我魂還沒回來,昨晚熬夜打馬吊了。”
丙看向甲:“你有個章程不?”
甲抽了抽嘴角,“顧公子是什麽身份,他是帝師,更是皇上的表哥!他們自幼一起長大。想動顧公子,你們怎麽不看看自個長了了幾顆腦袋夠砍的?”
“誰說要動顧宴了?”
丙一聽這話連連擺手,看向丁,“你這個壞老頭,不會想搞事兒吧!我先聲明,我沒權亦沒勢,這些事你們別找我。我還有事要處理,告辭!”
說完,丙就拉著乙撤了,留下甲、丁二人。
甲瞅了一眼丁,“你想搞事?”
丁直接翻了個白眼,“搞屁啊搞,有這閑心,打馬吊不舒服自在?我這老頭已經活了一把年紀了,可不想臨了老了跟徐昭一個下場,那得多淒涼啊!”
“嘖!還是你看得長遠。”
甲連連點頭。
丁摸了一把自己的長胡子,幽幽說道:“以後這大晉啊,是年輕人的天下,咱們這些老臣,還是要多多支持年輕人,而不是給年輕人找不快。何必呢?花無百日紅啊!我們啊,老嘍!”
甲搖頭失笑,“行了,別倚老賣老,知道你想說什麽,不就是惦記著我府邸的女兒紅嘛!今晚來我府邸,咱們打馬吊,喝酒!”
“這可是你說的,我可沒逼你!回頭你別說老夫誆你好酒,這賬我可不認的。”
丁笑的一臉得意,好不開心。
甲點頭,“知道,走吧,先處理政務,晚上再喝幾杯。”
“好!”
二位閣老便各回各的案桌,開始處理事宜。
內閣這邊的反應,並不像強烈,就像是扔了一塊石頭入水,先是有點水花,再過一會便恢複平靜,仿佛石頭從來沒有扔進去。
永明帝也在密切關注內閣大臣們的動靜,畢竟他這道旨意下達的時候,可沒有與內閣老臣們商議。
首輔一職,本就高於內閣。
首輔也確實是有這個權力,兼管內閣。
現在發現內閣老臣無一人來找永明帝斥責他這旨意不妥,反倒是平靜的接受,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好的。
隻是永明帝也有不解的地方,這不,就去鳳儀殿找蕭皇後去了。
蕭寧正在寢殿裏清點一些禮物,馬上便是年底了,她要備的禮物都得好好查看,隻能多不能少。
少了誰的那一份,誰都會不開心的。
永明帝一來鳳儀殿,就看見滿屋子堆積如山的玩意,嚇了一跳,“這是怎麽了?”
“馬上便是年底了,得清查一下禮物。”
蕭寧解釋道,“皇上怎麽這個時間過來了?”
既不是午膳時間,也不是閑時,以往這個時間,永明帝還在禦書房裏忙活著政事呢。
永明帝走到蕭寧身邊,“過來看看你,也想和你說說話。”
聽他這語氣,蕭寧立即了然,“皇上是擔憂聖旨傳達下去,會有人跳出來指控皇上唯親任用?”
“宴表哥的才能,大家都有眼睛看。北州城的繁華,現在誰人不知?這樣的成績,足以讓宴表哥站穩腳跟。宴表哥成為首輔大人,沒什麽問題。反倒是內閣大臣們的意見,我最擔心。”
永明帝皺眉,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蕭寧挑眉,“皇上不必擔心,沒了徐太師,那些內閣大臣不見得沒有容人之量。宰相肚子能撐船,他們若真心為大晉好,不會與皇上對著幹的。更何況,顧宴的才幹,他們又不是瞎子,這都看不出來。若真有人敢站出來質疑,那便讓他們去西沙國,也搞一個西州城出來,我們隻管看著便是。”
蕭寧的話,說得霸氣又直接。
卻正中永明帝的心思,他想要重用宴表哥,首輔一職,是會損害一些臣子的利益,隻要他們不過份。自己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
但若是跳出來搞事,永明帝就不想容忍了。
永明帝聽完蕭寧的話後,原本鬱結的心情,變得舒暢許多,當即嘴角微揚,“還是皇後說的對,這些人敢跳出來,我就把他們外派貶去貧困之地,讓他們看看,是否能做出北州城那樣的成績!”
“這就對了嘛!皇上用不著為這些小人生氣,氣壞龍體,還讓人擔心。”
蕭寧會心一笑,她如何看不出他眉間的愁緒。
說這些話,不僅是哄他開心,也是勸解他。
水至清,則無魚。
朝堂百官就是魚兒,而掌管這些魚兒的人,是皇上。
皇上九五至尊,行事卻不能隨心所意,每一個聖旨,都是需要慎思過後,才能發出。
這一次聖旨沒有經過內閣四位老臣的審閱,就直接發了出去,內閣老臣會有所不滿,也屬正常。
永明帝聽見蕭寧的話後,有些緊張的心,莫明放鬆,“有你哄我,我不會生氣的。”
“沒了徐昭那顆老鼠屎,內閣老臣肯定知曉誰才是決定他們命運的人。皇上擔心他們生氣,倒不如直接請他們到禦書房,暢開心懷,好好和他們說說,或許皇上有新的收獲也不一定呢!”
蕭寧也不是一昧的哄他開心,君臣和睦,才能事半功倍。
內閣老臣要是陽奉陰違,那麽大事就會延誤,最後損失最大的,還是大晉。
為了大晉好,有些姿態,是一定要放低的。
永明帝也知道這其中道理,敢這麽勸自己的女子,唯有蕭寧。
蕭寧不是在京都長大,她是將門之女,心胸裝的是大晉,而不是後宅那些小院的勾心鬥角之事。
永明帝點頭應了,“嗯,午後我便召見他們,現在還是先陪你用膳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