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惹了我就別想逃
字數:421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休夫滅妾,重生主母殺瘋了! !
“聲聲,怎麽辦?”蘇氏見二妹不見影子,心裏別提多解氣。
溫聲聲好整以暇地望著前方,意味不明地笑笑:“蘇二小姐因我受牽連,我自然要管。”她掃過周圍的商鋪,目光落在一處茶樓,“去茶樓請說書先生,讓他到鄭家對麵說書。”
如冰應聲,快步朝茶樓去。
蘇氏看到溫聲聲地笑,心裏咯噔一聲。
這位姑奶奶又要坑誰。
她剛嫁過來的時候,相公總是提起府中唯一的小姐,說得最多的便是淘氣,比男孩子還野。
若不是到了說親的年紀,婆母約束兩年,怕是早找由頭出京。
如冰很快帶著說書先生過來。
說書先生見是安樂縣主,忙躬身行禮:“草民見過縣主。”
溫聲聲笑笑:“今日有件事需要先生幫忙,我家一位妹妹,被婆家欺辱,奈何婆家有權有勢,溫家惹不起。可忍下這件事,溫家的臉麵又掛不住,這才麻煩先生到那家對麵說書。”
說書先生一愣,這話說的,還有溫家惹不起的人物?
滿京城誰不知,紫衣侯是溫家未來的女婿,就這一個身份,就夠溫家在京城橫著走。
隻是這話,他不敢挑明,貴人心眼多,安樂縣主說什麽是什麽:“縣主想讓草民去哪家說書?”
“鄭家對麵。”
“……”說書先生臉色一白,大皇子外祖父家?
他不要命了。
“一百兩。”溫聲聲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直接甩出條件,“不必提及姓名,隻說某小姐,某婆婆,某相公,不會給你帶來麻煩。”
說書先生一聽,這活可以接:“成,要先付定金。”
溫聲聲看向溫如,對方會意,從荷包中掏出二十兩遞給對方。
說書先生笑得見牙不見眼,忙把銀子收好:“安樂縣主,這故事怎麽說?”
溫聲聲湊近幾分,低語。
片刻,說書先生笑著離開。
跟在安樂縣主身後看熱鬧的百姓,見蘇二小姐都跑了,以為熱鬧看不上。
結果,卻看到安樂縣主身邊的丫鬟走過來,笑著對他們行禮:“多謝諸位替我家縣主撐腰,我家縣主請大家吃茶聽書。”
圍觀的眾人聽到可以免費吃茶,都樂起來。
“都是應該的,安樂縣主客氣了。”
“就是,鄭家仗著大皇子,橫行霸道,我們自然不能不管。”
“對。”
溫如再三道謝,隨後引著人去吃茶的地方。
圍觀的人路過茶樓,見溫如並未走進去,心想前麵還有一處茶樓,應該是那家。
讓他們沒想到,接連路過兩處茶樓,溫如都沒有停下的意思。
眾人不禁好奇,她們要去哪裏吃茶。
溫聲聲挽著蘇氏,嬌氣地嗔道:“大嫂我們回去吧,外麵太熱了。”
剛剛蘇氏就站在她身邊,她吩咐的事情,聽得一清二楚。
編故事張口就來,還讓人挑不出錯來。
怪不得相公不怕婆母和公公,唯獨怵一奶同胞妹妹,這麽陰損的招,誰不怕。
如冰帶著說書先生來到鄭家對門,掃了眼四周的環境,指著一塊空地:“委屈先生了,就這吧。稍後我會派人送些茶點瓜果過來,先生還有什麽需要,盡管說。”
說書先生哪裏敢有要求,連連擺手:“已經很好,什麽都不需要。”
話落,溫如帶著百姓們過來。
如冰麵色如常:“縣主怕沒人聽,把客人給先生請過來。”
“……”說書先生嘴角抽搐,心裏想著日後得罪誰也不能得罪安樂縣主。
百姓們剛開始還一頭霧水,可看到燙金的大字‘鄭府’,有腦子轉得快的什麽都明白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溫家最不缺的就是錢。
原本空曠的地方,很快擺上桌子,茶水,點心,還貼心地搬來小凳子。
人手一份瓜子,開始聽書。
醒木一響,說書先生揚聲道:“天道好輪回,蒼天繞過誰,自古眾人皆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隻是時候未到。可有些人仗著手中的權勢,一而再再而三地避過報應,哎,天苦不如人苦,今日咱們就說說京郊王家的事情。
我說的王家,與當今皇後的娘家,毫無關係,隻是沾了一個姓氏,可福氣半點沒沾到……”
說書先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開始緩緩道來。
百姓們聽得入神,全然忘了,這是世家門口。
鄭家對門不是別人,正是白家。
說起來,兩家做對門,也才兩年。
兩年前,宅子的主子犯了事,被皇上下旨抄家。白家家主托人買下這處宅子,算是覥著臉融入世家圈子。
也是離著近,鄭欣柔和白嫣然才會要好。
白家門房聽到外麵的熱鬧,探出個頭,見百姓們聚集在府門口右側的空地上聽書。
再看到桌子、茶水、瓜果,更加奇怪。
門房不敢耽擱,轉頭進去稟報。
鄭家門閥亦如此。
很快兩家的管事走出來,對視一眼後,齊齊來到說書旁邊。
他們都是大戶人家的管事,察言觀色是基本功。
敢在這條街上說書,肯定背後有人。
兩位管事不念不聲站在人群中聽書。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兩人臉色大變。
什麽王家女在宴會上被人下藥,若不是未婚夫來得快,就被人糟蹋了。什麽下藥的女子看上王姑娘的未婚夫,揚言不讓給她,就弄死對方。還讓人將王家的親戚抓起來,威脅對方。
這哪是故事,擺明就是福悅長公主宴會上發生的事情。
王家就是安樂縣主。
下藥的女子就是鄭家姑娘。
還有那煽風點火的幫凶鄭家白家嫡女。
鄭家管事臉色大變,怒聲嗬斥:“這是什麽地方,你們也敢在這鬧事,都滾。”
說書先生整日在茶樓什麽客人沒見過,笑著躬身:“這位客人,我隻是說書,且他們都老老實實地坐著,何來鬧事一說。”
“就是,淩越國的法律沒說不能在街上說書。”有人聽出說書先生指桑罵槐,這招雖損,卻著實管用。
有人挑頭,圍觀的百姓膽子大起來:“這街又不是你家的,又沒在你家門口,憑什麽不能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