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胸有錦繡才華,此君是

字數:6082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陳慶找上田舟,吩咐他安排秦墨的木工巧匠協助金娘改進提花機,然後興衝衝趕回城內。
    扶蘇半路轉道去了鹹陽宮,隨始皇帝學習批閱奏折。
    二人分道揚鑣後,陳慶快馬加鞭去了黑冰台。
    到了地方也不通報,一路暢通無阻地進了辦事的廳房。
    找人打聽了幾句後,就知道千裏迢迢押送過來的人被關在什麽地方。
    “陳府令留步。”
    婉轉好聽的嗓音從背後傳來。
    夜鶯笑容可掬,款款上前。
    “原來是小夜鶯。”
    “怎麽,想念本官了?”
    陳慶嘴角勾起壞笑。
    “惦念陳府令的人多了,怎麽輪得到我。”
    夜鶯嬌媚地行了一禮“大人可是來尋那打撈遺寶之人?”
    “對呀,就在前麵,我自去就是了,你先忙,等會兒來找你敘敘舊。”
    陳慶往前一指,語氣中透著急切。
    “哎!”
    “大人您是不是忘了什麽?”
    夜鶯身子曼妙地旋身,擋在了他的前麵。
    “上次您應下我家統領,隻要把人帶到鹹陽,您就把分到的那份財寶還回來。”
    “您不會忘記了吧?”
    陳慶恍然大悟。
    這種事他早就忘得幹幹淨淨,怎麽會記在心裏。
    “老趙派你來的?”
    “你家統領忒小心眼,連這點錢都要算計。”
    “我今日出來得匆忙,待回府再遣人送來。”
    陳慶徑首往前闖。
    “陳府令別難為人家。”
    “統領大人可是說了,一手交錢,一手交人。”
    “光是這一路舟車勞頓,耗費的錢糧就不在少數,您多少給些,讓我好交差。”
    夜鶯往後退了半步,仍舊固執地攔住他。
    陳慶在她的溫言軟語下,想生氣又氣不起來。
    “我今日是真沒帶錢。”
    “罷了,既然你一定要,那不如以人易人如何?”
    夜鶯納悶地問“何為以人易人?”
    陳慶挑了挑眉“來,咱們進屋裏說。我有一樁幾萬萬的大買賣跟你談。”
    “日後若能生個一兒半女,我把你收進府中,吃香喝辣享盡榮華富貴。”
    “來吧,咱們速戰速決。”
    說著他就把夜鶯往旁邊的屋子裏拖。
    “大人,這可玩笑不得。”
    “青天白日的,萬一被人撞見……”
    夜鶯拚命往後掙紮,苦著臉求情。
    “你叫的小聲一點誰會知道。”
    “本官錢債肉償,保管給得足足的。”
    陳慶硬拽著她不撒手。
    夜鶯心下驚懼。
    別人幹不出這樣的事來,陳慶還真說不定。
    她使了個巧勁,手腕靈活地一番,就脫離了對方的掌控。
    陳慶笑嘻嘻地說“老趙那裏我自有交代,待會兒夜鶯校尉隨我回去取如何?”
    夜鶯翻了個白眼“屬下無能,怕是討不回這筆債了,告辭。”
    “嘖嘖嘖。”
    陳慶目不轉睛地盯著她離去的身姿“這腰線,這車尾燈,我是真心實意想肉償啊!”
    夜鶯走後,再無人阻攔。
    他沿著回廊走了二十幾步,就找到了地方。
    大門緊閉,陳慶隨手推開。
    屋內一個年近三十的男子站在書架前如癡如醉地閱讀書冊,聽到動靜猛地轉過頭來。
    “閣下好雅興。”
    “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嗎?”
    陳慶目光中充滿欣賞之意。
    到了黑冰台還能手不釋卷,果然是個人才呀!
    “此處乃黑冰台,先前押我來的人說過。”
    男子從容不迫地說。
    “哦,知道你還不怕?”
    陳慶戲謔地問。
    “婁某從未有違法亂紀之事,怕什麽我?”
    對方坦然回道。
    “你的膽量倒是不小。”
    “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陳慶作揖行禮。
    “山野之人,無名小卒——婁敬。”
    “召我來鹹陽的是您?”
    “不知是黑冰台哪位大人?可有得罪之處婁某?”
    男子不卑不亢地還了一禮。
    “婁敬?”
    陳慶冥思苦想。
    好像不是什麽出名的人物。
    難道是我猜錯了?
    “大人為何皺眉不語。”
    “婁某一未曾犯律,二沒得罪過大人。”
    “究竟是何故,千裏迢迢召我來此?”
    婁敬不依不饒地追問。
    “你這……說話怎麽怪裏怪氣的?”
    陳慶剛才好像想什麽,卻被他打斷。
    “有嗎?”
    “婁某鹹陽官話說得不好,大概是。”
    婁敬不好意思地說。
    “本官終於想起來了。”
    “你是劉敬!”
    陳慶語氣激動地喊了出來。
    這神奇的倒裝句,百分百是出身齊地,褐衣覲見劉邦的建信侯啊!
    “在下婁敬,大人認錯了莫非是?”
    婁敬皺著眉頭不解地問。
    “沒認錯,絕對!”
    “婁先生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快請坐您。”
    陳慶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婁敬臉色發紅“大人在取笑婁某這是?”
    “豈敢,豈敢。”
    “婁先生有治世之才,天下間誰也不能小瞧於你。”
    陳慶主動給他添上茶水,以示歉意。
    能名留青史的,絕對不會是籍籍無名之輩。
    劉邦奪取天下時,婁敬還是一名戍邊的小卒。
    他找到同鄉的虞將軍請求覲見,言之要與劉邦商談國事。
    彼時漢朝有意定都洛陽,以示撥亂反正,繼承周朝正統。
    婁敬力陳關係利害,建議劉邦定都關中,承襲前朝經營己久的秦川之地。
    劉邦略有動心,卻拿不定主意。
    後來找張良商議,張良的看法與婁敬完全一致,這才提兵進了秦川,定都長安。
    待後來匈奴勢大,時常侵擾漢地。
    劉邦大怒,欲出關與匈奴一較高下。
    婁敬再次勸諫,提醒他不要輕敵大意。
    劉邦非但不聽,還嫌對方漲他人之氣,滅自己威風,將婁敬下獄待罪。
    結果白登山之圍差點斷送了大漢氣數。
    劉邦自知有錯,將婁敬無罪釋放,並親自向他道歉,賜為國姓。
    後來也是婁敬提出暫時與匈奴虛與委蛇,和親以示安撫。
    細數此人的一生,沒幹成什麽大事,但他的眼光之精準和對時事的把握,世間少有人能及。
    婁敬差就差在出身不好,加之投奔得太晚,才一首不受重視。
    同樣的話,張良說出來,劉邦言聽計從。
    婁敬說出來,根本無人搭理。
    “婁先生,我知你胸有錦繡才華,可願入朝為官?”
    陳慶態度親和地問。
    能從一介戍卒,在名臣良將雲集的漢初混到封侯之位,此君自然不可小視。
    “哼。”
    “錦繡才華,那也分貨與誰家。”
    “出得起本錢嗎你?”
    婁敬傲氣地抬起頭。
    “這個好說。”
    “婁先生稍待。”
    陳慶大步走了出去。
    掌管內庫的我是,什麽樣的本錢出不起?
    嘿,被他傳染了。
    陳慶搖了搖頭,一路出了黑冰台,從馬背上的行囊取了幾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