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愧對朝廷,愧對大人

字數:5275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首到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華夏各地的車匪路霸依然多如牛毛。
    其犯罪之猖獗,一度逼得官方不得不以‘打死有獎’來發動老百姓共同打擊。
    秦朝的鹹陽也不例外。
    一群外地人想在渭河邊吸取鐵砂牟利,先得問問附近的村民答不答應。
    村民答應了,潑皮無賴也不肯答應。
    就算潑皮無賴答應了,還有大大小小的鄉老、裏長,甚至連收購站的無名小吏都得打點一二。
    層層盤剝下來,真正能到勞動者手裏的錢所剩無幾。
    “老丈你先起來。”
    陳慶主動攙扶起對方“既然鐵礦是你們在山中撿獲,那自然不能以盜采礦藏論罪。”
    駝背老者愣了下,不敢相信這名朝廷大官會如此通情達理。
    “不過……”
    “那撿礦的地方,能不能帶我去看一眼。”
    陳慶微笑著問。
    “這……”
    駝背老者猶豫不決,向同伴投去求助的目光。
    “本官給錢。”
    “就當是買你的。”
    陳慶掏了掏袖袋,結果裏麵就一點散碎的金子。
    田舟見狀連忙把身上的錢全部拿了出來。
    收購站的小頭目稍遲片刻,也諂笑著遞上隨身攜帶的財物。
    “小的豈敢。”
    駝背老者驚惶萬狀,連連推拒。
    “拿著吧。”
    “這是我陳慶給出的錢,鹹陽地界不會有哪個活膩歪了來搶你的。”
    “收下,大家夥分一分。”
    陳慶拉過他粗糙的右手,把銅錢、碎金全部塞了過去。
    駝背老者實在推辭不過,才手足無措地捧著發出耀眼光芒的錢財。
    那金子黃澄澄的,成色一等一的好。
    銅錢湛湛新,連一絲劃痕都沒有。
    “多謝大人厚賜。”
    “小老兒感激不盡。”
    他再次跪在地上,心悅誠服地行了五體投地大禮。
    “起來,別動不動就跪。”
    “說起來,你們找到的鐵礦幫了內務府大忙。”
    “這是你們應得的。”
    陳慶再次把人攙扶起來。
    “小的找礦的本事在澤州都是數一數二的,冶鐵的活計也熟悉。”
    “大人您需要鐵礦,小老兒可以幫您找。”
    駝背老者振奮地說道。
    “咳咳。”
    “咳。”
    身後的同伴不斷發出聲響提醒。
    駝背老者瞬間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臉色大變。
    “你會找礦?”
    “澤州是什麽地方?”
    陳慶詫異地問道。
    他手下也有一支勘探隊,是代郡老家的山中野人組成的。
    不過手藝嘛……
    基本上沒有任何理論基礎,經驗也不豐富。
    全靠著吃苦耐勞,在山裏漫無目的地到處亂撞。
    田舟作揖回道“大人,澤州是久負盛名的產鐵之地。”
    “晉國還在時,澤州出產的陽阿劍己經名揚天下。”
    “三家分晉之後,澤州屬韓。”
    “故此才有韓卒之劍戟,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斬堅甲鐵幕。”
    陳慶不由提起了興趣“那現在呢?”
    “澤州的冶鐵規模如何?”
    “本官怎麽沒聽說過?”
    田舟吞吞吐吐“朝廷設置的冶鐵所隻有京畿、巴蜀兩地,並無澤州。”
    陳慶一下子就懂了。
    為了防止六國餘孽作亂,大秦的銅鐵管製一向嚴格。
    京畿是老秦人的大本營,自不必說。
    巴蜀也經營了兩百多年,算是秦國的核心地區。
    它們一南一北,向全國供應銅鐵料。
    如澤州這樣的舊韓故地,自然不可能有同樣的待遇。
    “老丈,澤州您這樣的匠人還有多少?”
    陳慶忍不住問道。
    “這……”
    駝背老者再次遲疑起來。
    “您放心,六國己逝,如今你我都是大秦子民。”
    “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誰還會追究。”
    陳慶大方爽朗地說。
    “不少。”
    駝背老者謹慎地回答。
    陳慶看他們當著士兵的麵神色緊張,友好地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你們隨我來,天氣燥熱,站在日頭下哪裏受得住。”
    “田師兄,你叫人送兩桶冰過來,提前把酒水埋進去。”
    田舟立刻應允“諾。”
    河邊的樹蔭下,陳慶趕走了礙事的侍衛和士兵,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下。
    其餘人圍著他聚成了一個圈子,忐忑不安地癱坐在地上。
    “老丈,你一身本領,可願為朝廷效力?”
    陳慶開門見山地問道。
    “為朝廷效力……”
    駝背老者的臉色格外複雜。
    十七年前,秦朝大軍攻破韓都。
    他們這些匠人倉皇逃竄,隱姓埋名潛回故鄉,生怕受到牽累。
    韓國沒了,秦人統治了這個地方。
    按理說國家大事與升鬥小民並沒多大的關係,等世道安穩了,繼續出來操持舊業便罷了。
    可朝廷的一道律令,讓澤州的無數冶鐵工坊迎來了末日。
    數萬匠人如鳥獸散,改行的改行,回鄉耕田的耕田。
    “不瞞大人,小老兒願為朝廷效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駝背老者解下身上破爛的短褐,轉過身去露出幹瘦的後背。
    上麵一個酒盅大小的鼓包格外顯眼,裏麵滿漲的黃濁膿液觸目驚心。
    “此乃背疽,無藥可醫之絕症。”
    “小老兒時日無多矣!”
    “若不是為了給家裏妻兒留下些活命的錢財,小老兒也不會離鄉背井,冒著殺頭的風險討一條活路。”
    身旁的同伴受其感染,禁不住潸然淚下。
    “小的家貧,衣食無以為繼。”
    “兒媳又剛生了孩子,正是虛弱的時候。”
    “哪怕把家裏的糧食全省下來給她,也難以養活孫兒。”
    “不得己小的才以身犯險,愧對朝廷,愧對大人。”
    陳慶身邊響起一陣嗚咽的哭聲,讓他鼻子忍不住發酸。
    誰不知道盜采礦藏是大罪,更何況是在京畿左近?
    每一件離奇的事情背後,都隱藏著令人心酸的故事。
    “是本官愧對你們才是。”
    “食君之祿,卻未能讓諸位衣食富足。”
    “乃本官之過。”
    陳慶站起來,恭敬地向眾人致歉。
    “老丈,背疽並非無藥可醫。”
    “本官要是治好了你的病,你還願意為朝廷效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