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微服宜春宮,陳慶治好了寡人的低血壓

字數:6348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越是樸實無華的話語,越容易打動人心。
    陳慶無法確定扶蘇今後能不能做出什麽豐功偉業,但知道他應當是古往今來為數不多真心對百姓好的皇帝。
    “殿下,你的夢一點都不好笑。”
    “它會實現的,而且是加倍實現。”
    “路我們一步步走,理想也要一點點實現。”
    “哪怕將來把八荒寰宇攪個天翻地覆,我也一定幫你達成心願。”
    陳慶擲地有聲地說道。
    扶蘇莞爾一笑“那就多謝先生鼎力相助了。”
    他深知民間疾苦,也知道黔首百姓身上背負著多麽沉重的負擔。
    正是如此,扶蘇才明白自己的夢想有多麽奢侈。
    “妹婿,你快說如何解決十餘年後的糧食危機呀!”
    太子妃焦急地催促。
    陳慶爽朗地笑了笑“此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殿下你看。”
    他指著自己畫出的曲線圖“人口短時間暴漲之後,糧食確實會緊缺一段時間。”
    “但是等這些孩子長大成人,能夠自食其力之後,糧食的產量也會加速上漲。”
    陳慶把糧食的曲線往上拉了一大段。
    “大秦並不是沒有足夠的耕地,眼下百姓耕種的多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熟田,以及村落附近便於開墾的地方。”
    “待人口繁衍到一定數量,他們自然而然會向周圍拓展。”
    “再者,朝廷從未停止對外擴張的步伐。”
    “大秦未來的土地會更多,人口再多十倍都不用擔心無田可耕。”
    “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遇。”
    他指著兩線交叉的地方說“隻要度過這個難關,大秦無論人力、物力都會再上一個台階,換言之,國力暴漲。”
    扶蘇終於鬆了口氣。
    好像自己的未來也不是那麽難。
    “先生,那該如何度過這個危機呢?”
    陳慶沉吟不語,整理思緒。
    “先說朝廷開支的大項。”
    “北地供養大軍抵禦匈奴,這個暫時是必不可少的。”
    “內務府己經籌措了足夠的錢糧,翻修首道。”
    “待水泥路貫通九原郡之後,糧草運輸中的損耗會大大降低。”
    “另外北軍正不斷赦免刑徒,裁汰民夫,往後需求的糧草會越來越少。”
    “再說嶺南……”
    陳慶侃侃而談的時候,始皇帝和鄭妃以及少量宮娥護衛輕車簡從向這裏走來。
    鄭妃笑容滿麵地誇耀著自己想出來的胎教方法,將太子妃腹中的孩兒誇得天花亂墜。
    沒有人比她更希望王氏能生下一個兒子。
    一旦扶蘇有了子嗣,哪怕今後再次觸怒始皇帝,看在孫兒的份上,想必也不會輕易動搖太子之位。
    突然,始皇帝豎起手掌。
    “陛下……”
    “噤聲,聽聽陳慶在說什麽。”
    嬴政前腳邁入院門,離著還有三十多步的距離,突然聽到幾個敏感的字眼。
    鄭妃頓時心慌,趕緊朝著水榭的方向張望。
    陳慶和扶蘇夫妻倆一無所知。
    “殿下,這裏沒有外人,微臣索性說話就放肆一些。”
    “皇陵營地如今己經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微臣釋放了數萬超期服役的民夫,查訪刑徒中的冤假錯案,又發付了五千餘人回鄉。”
    “如今的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竣工遙遙無期,陛下卻從未催促過。”
    陳慶嘴角上揚“殿下可知道為何?”
    扶蘇搖了搖頭“或許是因為朝廷有更需要民力物力的地方。”
    “殿下謬矣。”
    陳慶壞笑著說“昨日之金玉,今日之敗絮。”
    “皇陵修建之初,規模宏大,前所未有,陛下自然視若珍寶。”
    “可如今時移世易,好東西多著呢!”
    “水泥之堅固,豈非遠勝土石木料?”
    “玻璃之璀璨華麗,引得市井嘩然,百姓爭相瞻仰。”
    “皇陵若是按照一開始的修法,哪怕修造好了又能如何?
    “比之盡善盡美差得有點多吧!”
    扶蘇和太子妃思索片刻,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鄭妃一聽到這話就知道壞了。
    嬴政臉上帶著輕鬆的笑意,可眼神卻總讓人覺得害怕。
    “陳慶呀……”
    他悠長地感歎了一聲。
    你身為皇家內務府府令,修建皇陵本就是你分內之職。
    如今竟然因為工程爛尾而洋洋得意?
    趙崇跟在身後差點繃不住笑出聲來。
    陳慶的人生真的是太精彩了。
    他一輩子經曆的坎坷災厄,加起來都沒對方這幾年多。
    背後非議君上,我看你能不能次次都那麽好運氣。
    “陛下息怒。”
    “陳慶他向來輕浮狂浪,我回頭定然把他叫到宮中狠狠地訓斥他。”
    鄭妃硬著頭皮替女婿開脫。
    嬴政不置可否,歪著頭小聲說“前些時日太醫診斷寡人氣虛血少、心陽不振。”
    “如今一見著陳慶,立時氣血充盈,肝陽上亢。”
    “竟然不藥而愈了!”
    鄭妃尷尬地低下頭去。
    她己經盡力了。
    陳慶還不知道自己又闖下了大禍,正負著手給自己做總結。
    “前往美洲的大船必須要帶回海外的高產糧種。”
    “今次帶不回,明年再造巨舟,繼續出海尋訪。”
    “明年不行就後年。”
    “最多拖個五六年,必須趕在糧食危機前將種子帶回來。”
    “稅賦需視當年的情況來調整,民間缺糧時,千萬要給百姓留足口糧。”
    “等緩過這一陣子來,增添的人口會為大秦帶來強大的生命力。”
    “殿下,那時候大秦國力倍增,你想做什麽?”
    陳慶對未來充滿希望,興奮地問道。
    扶蘇猶豫了下“彼時朝廷不缺錢糧?”
    “對。”
    “人口比今時近乎翻倍?”
    “沒錯。”
    陳慶回答地相當爽快。
    扶蘇敲著腦門思索片刻“那本宮就經略西域,遷徙移民,化域外為宇內,將它變成大秦的一方祥和樂土。”
    “再驅逐匈奴,永絕北地之患。”
    “對百越施行教化,招撫夷民,令其再不生亂。”
    陳慶用眼神示意他還有呢?
    扶蘇走到天下堪輿圖之前“若真的府庫充盈,稅賦、民力不虞短缺,那就修一橫一豎兩條貫通天下的水泥路。”
    “父皇跟我說,馳道便如皇家這顆大樹的根係脈絡。”
    “它牢牢紮根在大秦的疆土上,才能震懾不臣,江山永固。”
    嬴政聽到這裏讚許地點點頭。
    還得是親兒子呀!
    雖然略顯平庸,進取心不足,但好歹也是個守成之君。
    起碼比陳慶那個逆臣強多了!
    “殿下這麽想倒也不是不行。”
    “淳於髡(kun)見楚莊王,問‘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己,一飛衝天;不鳴則己,一鳴驚人。’”
    陳慶站到太子妃的麵前,盯著她微微鼓起的小腹。
    “小家夥,你應該感到慶幸,同樣也該感到責任重大。”
    “你的祖父是華夏第一位皇帝,他橫掃六國,蕩平宇內。終結諸夏之亂,一統天下,功蓋千秋。”
    “你的父親是一個心懷萬民,赤誠坦蕩的正人君子。”
    “在他的手上,大秦休養生息,鼓勵農桑,扶持工商,國力蒸蒸日上。”
    “那麽問題來了,你該幹什麽?”
    王氏哭笑不得。
    她這妹婿還真是個奇人,每每有出人意料之舉。
    陳慶大步走到天下堪輿圖之前。
    “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
    “這世上的陸地本就是一塊,名為神州。”
    “天地崩裂後,才飄零離散於滄溟之中。”
    “你既然是大秦未來之君,重聚神州的任務交給你不過分吧?”
    扶蘇和王氏既震驚又錯愕。
    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陳慶又指著輿圖的上下兩端“此乃天地之兩儀。”
    “你受命於天,兩儀也該歸你掌控。”
    “世人常言皇帝統禦西海,哪西海?”
    “是這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還有廣大的南海。”
    “小家夥,你肩頭的任務很重呀!”
    陳慶用開玩笑的語氣對扶蘇夫妻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