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鄙視陳慶、了解陳慶、成為陳慶
字數:5370 加入書籤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麒麟殿。
暖爐中的炭火熊熊燃燒,熱意彌漫。
君臣商討至中途,口幹舌燥,始皇帝吩咐侍者端來茶水。
蒙毅打開杯蓋,嫋嫋的水汽混合著茶香撲麵而來,掃除了大半疲憊。
他抬頭瞄了王翦一眼,暗暗揣測對方的想法。
到底是老了啊!
但凡往前十年,王翦父子定然欣然請戰,非要跟蒙家一爭長短不可。
而如今……
也罷,看在你還算配合的份上,我修書一封,讓家兄給王離安排件好差事。
蒙毅又偷眼去看丹墀上的始皇帝。
慍怒之色尚未從他的臉上褪去,顯然那句‘扒了秦軍的虎皮’把陛下氣得不輕。
陳慶還真有兩下子呀!
以往確實是小瞧了他。
蒙毅一路走來的心路曆程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鄙視陳慶、了解陳慶、成為陳慶。
腳踏實地、穩健行事那一套早就過時了!
全天下還有比陳慶更敢吹的嗎?
一張嘴就是渭河水力可抵千萬民夫。
千萬啊!
大秦統共才多少人?
陳慶就是敢說!
再一張嘴,又是每年打造神兵利器上千萬。
這都算吹得少的時候了。
扶蘇時常掛在嘴邊“要讓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有飯食、有衣穿。”
朝中眾臣附和者眾,可全都言不由心。
所有人都知道,理想太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樣不切實際的夢想根本實現不了。
唯獨陳慶大為讚同,整天為扶蘇出謀劃策,如此才成為了太子殿下的知己好友,被其以‘先生’相稱,恭敬有加。
蒙毅越想越覺得自己虧得慌。
陳慶吹的牛都實現了嗎?
也沒有呀!
無非是進展不錯,未來或有實現的可能而己。
然而人家憑著一路誇誇其談,封侯了!
蒙毅思慮再三,總結出了一條經驗李信那樣的倒黴蛋才是意外狀況,陳慶的行事風格完全可以借鑒。
當初李信吹噓‘二十萬大軍滅楚,事有不成,提頭來見’。
結果他不照樣活得好好的?
蹉跎多年後,李信也統領大軍,一路朝著西域建功立業去了。
蒙毅越想越覺得,陳慶當時給自己出的主意非但不餿,還是一條實打實的金光大道。
人生難得幾回搏?
誰家小孩天天哭,哪有武將天天輸。
“扶蘇和陳慶來了。”
嬴政坐在大殿正中,望見門外聯袂而來的身影,微微一笑。
蒙毅觀察了一會兒才扭過頭去。
殿內的人包括王翦在內都沒有太過反對出兵懲戒匈奴,剩下的說話有分量的,就剩他們倆了。
“兒臣參見父皇。”
“微臣參見陛下。”
扶蘇和陳慶先後作揖行禮。
“賜座。”
嬴政開門見山地說“扶蘇,匈奴意圖聯合草原諸部,大舉犯邊的消息你知道了沒有?”
“父皇,兒臣認為……”
“咳。”
“大秦天威惶惶,豈容匈奴猖狂!”
“曆年來匈奴屢屢進犯,殺我百姓,奪我食糧。”
“而今妖焰熾張,再不鏟除,必成大禍!”
扶蘇前後的語氣太低迥然,總透著股言不由衷。
始皇帝好笑地看著陳慶。
你這一聲咳,可比寡人訓斥三天三夜都管用啊!
蒙毅鬆了口氣,暗中想道殿下,你早該如此了!哪怕是敷衍作態,也好過一次次觸怒陛下,平白遭受無數坎坷和苦楚。
“陳卿,你覺得朝廷該如何應對?”
嬴政心平氣和地問道。
“微臣與扶蘇殿下所見略同。”
“匈奴就如草原上的野草,如若不經常打理,待其根深葉茂,還想摔大秦一個跟頭呢!”
陳慶向扶蘇投去勸慰的眼神真相怎樣並不重要,隻要陛下想讓它是真的,那就一定真。
何苦自尋煩惱?
嬴政站起來踱著步“寡人也早有此念。”
“然而草原部族飄忽不定,見大秦兵馬望風而逃。”
“每每靡耗糧草無數,斬獲卻少之又少。”
“眼下朝廷府庫尚算充盈,可總要顧及來年一旦發生災荒之所需。”
“陳卿,你可有什麽良策?”
陳慶不慌不忙,“微臣……”
他把視線投向蒙毅。
老登,該表態了!
此事成與不成,全在我一念之間,你看著辦吧。
‘???’
蒙毅瞪大了眼睛,詫異地回望對方‘你這是幹什麽?莫不是討好處?’
‘那你以為呢?總不能是本侯看上你了吧?’
陳慶的眼神格外囂張,又透著理首氣壯。
蒙毅一張臉頓時垮了下來。
從沒見過此等厚顏無恥之輩!
他左思右想之後,微微頷首,無奈地答應下來。
“微臣智計淺薄,匈奴之禍難平,可是礙在一個‘窮’字上?”
陳慶早有腹稿,抬起頭侃侃而談“匈奴俘虜微臣見過無數,皆是衣衫襤褸,身無長物之輩。”
“彼輩窮困,故此重利輕生。”
“大秦富庶,便如瓷器。”
“就算碰碎了它一枚夜壺,傷己分毫,也是萬萬劃不來的。”
嬴政開始還以為陳慶要說大秦窮,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等他把話聽完,頓時暢快地大笑起來“陳卿的比喻倒是巧妙。”
“瓷器絢彩華美,焉是夜壺可比?”
“那該如何隻傷人,不傷己呢?”
陳慶作揖道“當秦兵與匈奴的單兵戰力差距足夠大的時候,便能以一敵十,敵二十,甚至麵對百倍之兵戰而勝之。”
“秦兵人少,就不需要過多輜重,行動便捷,來去如風。”
“戰力強,則不虞以少敵多,來多少殺多少。”
“而今大秦恰恰有了這樣的條件。”
“冶鐵司新近尋獲了一處上佳鐵礦,出產的鐵料遠勝以往,再輔以水力鍛錘……”
“若是打造盔甲,便能做到輕薄、堅固二者得兼。”
“若是打造兵刃,便能吹毛斷發,無堅不摧。”
“隻要舍得本錢,打造兩萬副精良裝備,當可縱橫大漠,所向披靡。”
嬴政聽得雙眼放光“兩萬副太少了,起碼也要二十萬副!”
陳慶不緊不慢地回答“陛下,無論是寶甲還是寶刀,僅是應一時之需。”
“趙統領武藝高強,又有厚甲護體,還不是被火藥炸成了空中飛人?”
“打理大秦周邊的蠻夷,兩萬精兵綽綽有餘。”
“這是他們的上限,卻不是大秦的上限。”
“更多精鐵還要留作它用,投入工坊中,來年可獲物料數倍於此。”
嬴政雖然心有不甘,但緩緩點頭表達了理解。
唯有站在門廊處的趙崇忍不住探出頭來,惱羞成怒地瞪著陳慶。
商討國事就商討國事,提我做什麽!
若不是你有心加害,我會吃這麽大的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