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我兒扶蘇,可擔此大任

字數:5343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寡人準了。”
    始皇帝爽快地批準了陳慶的建議。
    青黴素的製取雖然繁瑣,但物料成本並不高。
    關鍵是它的質量很不穩定,反正嬴政自己是不敢用的。
    撥付軍中使用之後,士卒們對它也是又愛又怕。
    非到生死攸關的節骨眼上,軍醫是絕不會隨便開出青黴素這劑猛藥的。
    賣給月氏不但能賺些錢,說不定還可以在生產中繼續改進完善,一舉兩得。
    “謝陛下恩準。”
    陳慶手持笏板,心滿意足地退回扶蘇身邊。
    嬴政清了清嗓子“昨日在衛戍軍演武,火器之威眾卿也都親眼見識了。”
    “不知有何見解?”
    群臣麵色微變,紛紛低頭垂首。
    “武成侯,你身居兵部尚書之位……”
    嬴政下意識就想讓王翦先表態。
    可他轉過頭去才想起來,冬日天氣寒冷,對方舊傷發作,痛至難以起身,告假一天。
    “將軍老矣……”
    嬴政打量著王翦花白的頭發,布滿皺紋的麵龐,心情複雜地感歎一聲。
    “回陛下,老臣雖未親眼見過火槍大展神威的樣子,卻在事後察看過匈奴戰俘的屍體。”
    王翦回話的聲音中氣十足。
    嬴政不由來了興趣,靜靜地等待他把話說完。
    “火器著實犀利狠辣。”
    “創口小如麥粒,內裏卻敗壞肌理、貫徹骨髓。”
    “若真如雷侯所言,鉛彈毒性慎重,中槍者絕無幸免之理。”
    “再者……”
    王翦笑了笑“聽說持槍者皆是老弱婦孺。”
    “依老臣所見,無論男、女、老、幼、病、弱,打出的槍彈全是一樣的。”
    “此乃火槍與弓弩最大的不同。”
    嬴政讚同地點了點頭。
    弩機威力越強,上弦花費的力氣越大。
    軍中挑選的重弩手全是臂力強健之輩,弱者隻能淘汰作為輔兵。
    如果能以老弱充任火槍手,兵源的範圍一下子就擴大了。
    王翦接著說“老臣聽聞火槍隊前後兩列,正麵迎擊匈奴騎兵。自始至終未有任何陣型變化,以不變應萬變。”
    “若是行軍打仗這麽容易,何來吾等出頭之日?”
    他本想說句玩笑話,緩解武將沉重的心情,沒想到卻無一人應聲。
    學了大半輩子的兵法、陣型,現在突然不管用了,誰能笑得出來?
    嬴政沒管臣下是怎麽想的,讚許地點了點頭。
    王翦思路清晰,看來早就做過準備。
    “第三點,則是快。”
    “槍聲一響,勝負立分,前後不超過一刻鍾的功夫。”
    “老臣昔年攻楚時,若是有炸藥破城,再以火槍隊正麵迎敵,即使高城深池,也能如履平地。”
    “不知該省去多少功夫,又能節約多少民力與糧草輜重。”
    王翦回憶起往昔崢嶸歲月,幽幽地歎了口氣。
    “愛卿所言有理。”
    嬴政深為滿意。
    看來王翦並不是坐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渾噩度日。
    老將雖老,誌在萬裏!
    “眾卿以為然否?”
    嬴政環視著殿中的群臣。
    偶爾有幾名文官低聲附和“武成侯高見,微臣所見略同。”
    武將們則是齊齊不發聲,用沉默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陳慶再次開口“陛下,從古至今武器的演進隻遵循一個原則——殺人的效率。”
    “殺傷力越大、殺人越快者稱強,為兵家所推崇。”
    “火器殺人又快又狠,未來必大行天下。”
    “微臣懇請朝廷抓住機遇,挑選軍中健兒操練火器,編練新軍。”
    “假以時日,大秦定能仗此利器獨占鼇頭,威震天下。”
    嬴政讚道“陳卿深得寡人之心。”
    “那你覺得該由誰來擔此重任?”
    陳慶毫不猶豫地看向扶蘇的方向“太子剛毅勇武、忠厚仁孝,又熟知兵事,乃是最佳的人選。”
    “先生謬讚。”
    扶蘇謙虛地推拒“兒臣對兵家之事一知半解,唯恐辜負了朝廷的重托。”
    嬴政突然打斷他的話頭“不,你能。”
    “依兒臣之見,不如另選賢能。”
    “朝中猛將如雲,能征善戰者不計其數……”
    嬴政第二次打斷了扶蘇的話“可他們不能讓百姓甘心為其赴死。”
    陳慶詫異地抬起頭。
    今天始皇帝的態度有點不對勁呀!
    文武百官也疑惑地偷瞄向禦案之後。
    陛下似乎話裏有話呀!
    不知對太子而言是凶是吉。
    扶蘇緊張地全身緊繃。
    掌控兵權可不是一件小事。
    從口風上來看,父皇是嫌他招攬民心,做的過火了?
    “扶蘇。”
    始皇帝輕喚了一聲,溫和地說道“陳慶說過,火槍戰法最重要的就是讓士兵不畏死。”
    “可人有靈智,焉能不懼?”
    “你讓百多老弱婦孺麵對匈奴衝鋒麵不改色,坦然赴死,此乃萬中無一的本事。”
    “我兒扶蘇,可擔此大任!”
    麒麟殿內響起低低的嘩然之聲。
    百官禁不住抬起頭,錯愕地望著禦案之後的始皇帝。
    這是他們從未見過,也從未想到過的場景!
    自從扶蘇加冠,有上殿參政的資格後,始皇帝何曾當著眾人的麵誇讚過他?
    父子意見相左,陛下憤然怒斥才是他們熟悉的場麵。
    今天是怎麽了?
    “父皇……”
    扶蘇愣了片刻後,忽然鼻子一陣發酸,眼圈漸紅。
    “兒臣沒您說得那麽好。”
    他低下頭,掩蓋自己差點落淚的樣子。
    陳慶重重地歎了口氣。
    打壓式教育是華夏家庭的常態。
    子女有時候完全被視為父母意誌的延伸。
    凡是與父母想法不合的,都會遭遇無情的批評教育,嚴厲者甚至以斷絕親情、驅逐出門來威脅。
    扶蘇顯而易見是一位受害者。
    即使他也成了家,當上了父親,聽到始皇帝當眾誇讚他的時候,依然忍不住落下淚來。
    嬴政心中五味雜陳。
    他也是在觀摩演武之後,才突然發現——或許扶蘇的想法並不是錯誤的,起碼不是一無是處。
    天下道路萬千,殊途同歸的事情多了去了。
    秦朝嚴刑峻法,百姓為之赴死。
    扶蘇寬厚仁慈,百姓同樣為之赴死,而且死得心甘情願。
    “傳寡人詔令,著衛戍軍挑選五千勇猛善戰之士,編為神槍營。”
    “由太子扶蘇統率新軍,操訓火槍戰術。”
    “視其成效,推而廣之。”
    威嚴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中,武將們垂頭喪氣地作揖應諾。
    扶蘇帶著哭腔,低聲道“多謝父皇信重。”
    陳慶想笑又不好意思。
    我的大舅哥呦!
    這要是被史書記錄上,你這一哭可就流傳千古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