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 姑娘請披黃袍(四十一)

字數:7246   加入書籤

A+A-


    關於我飛升後還要回來收債這件事!
    平盧軍在景州對豪族房氏出手,猶如夏日裏的一道驚雷,令天下世家輾轉不能寐。
    看著堆在自己麵前的折子,孟月池皺了皺眉頭
    “要麽是給房家喊冤叫屈的,要麽就是來試探我的意思,若都如此,這些折子也不必給我看了。”
    殿中監古蓮娘微微一笑
    “陛下,因房家一事,來的可不隻是折子。”
    孟月池抬起了頭,她在心中算了下,說
    “顧淮琢回京述職,你覺得他要當麵給房氏求情”
    古蓮娘穿著一身淡紫色的對襟衫子,下麵是一條翠色長裙,頭上戴著一頂紗帽。
    “陛下,顧氏與房氏一貫親近,又曾結通家之好”
    將筆放在一旁,重新審讀了一遍自己寫完的聖旨,孟月池在上麵用了印,才把聖旨放在一旁。
    “顧淮琢是個聰明人,蓮娘你不必擔心。”
    古蓮娘苦笑了下,說道
    “陛下,若顧淮琢真是個聰明人,顧家也不至於至今還戰戰兢兢。”
    她的話裏有些諷刺,按說顧家是江南世家裏最先和平盧做生意的那一批,若不是做了些首鼠兩端之事,現在早就如墨家一般雞犬升天了。
    孟月池當宰相的時候,墨家這一代的家主墨懷袖就已經從正四品的越州刺史升任了正三品的兩道觀察使。
    墨懷袖如今才剛四十歲,有家世、有才華、有功勞,也有運氣,滿朝大臣都清楚,若是不出意外,再過幾年,六部尚書裏定有她一席之地。
    顧淮琢四十歲做到五品刺史,也算是有些本事的,他的同輩兄弟也以他為首,如果他有墨懷袖一半的氣魄,沒有受族中前輩掣肘,未嚐不能讓顧家再上一層。
    有機會卻沒把握住,一次錯誤的選擇毀掉了從前積累和運氣,所以古蓮娘認為顧淮琢並不是個真正的聰明人。
    “與其說是聰明,不如說是乖覺。”
    孟月池將折子都推到一邊,又拿出了一張空白的聖旨。
    “他既然乖覺,就應該知道我為什麽要保那些百姓,又為什麽要殺房家的人,一邊是朕治下被人毀了家園田地的百姓,一邊是於國無功,還天天想著怎麽能隱戶隱田,從朕手上拿走賦稅的蛀蟲。”
    說話的時候,孟月池落筆都比平時重兩分。
    “景州長樂堤傳聞還是騎鵝娘娘修的,數百年間庇護景州萬頃良田,他們房家人竟然說扒就扒了我之前已經令工部調派人手,用最好的材料把長樂堤重新建起來,這事我有些不放心,讓嶽持善帶人去看一眼。”
    “是。”
    相伴快二十年,古蓮娘早就知道孟月池的行事,知道她骨子裏對堤壩水利都極為看重,房家做出這等事,還不如真去扒了孟氏祖墳
    祖墳被扒,她們的陛下說不定隻會一笑了之,用了幾百年的堤壩被扒了,陛下會把房家的十八代祖宗都扒幹淨。
    “陛下,景州的帶頭起
    事之人也是私鹽販子葉將軍的折子上說,百姓可恕,這帶頭之人還是有一顆作亂之心。”
    “鹽。”
    孟月池說了一個字兒,又沉默許久。
    鹽鐵官營施行了幾千年,曆朝曆代以此法維係國本。
    若是站在鹽的角度看,朝代更迭,不過是一代又一代人在爭奪控製和售賣它的權力,一旦這種權力逐漸喪失,也是這個朝代走向衰亡的時候。
    她能走到今日這個位置上,何嚐不是因為她把持了大半中原的鹽
    “平抑鹽價的法子,咱們還得繼續用下去,我之前讓人去了泯州建起了鹽場,用了最新的製鹽法子,增量降利的辦法能不能通行天下,還是得試試。”
    孟月池之前之所以能拿捏了中原鹽路,靠的其實就是用量換利,用更多的鹽和更低的鹽價來穩固一地。
    過了一會兒,孟月池召見了顧淮琢。
    顧淮琢果然如她對古蓮娘說的那般乖覺,來麵聖的時候根本不提房州一事,反而說起了各地正在興建的書院。
    顧家願意出資興建書院,孟月池自然答應,當然也少不了顧家的好處,後年平盧新建的大船,顧家可以預定一艘。
    “三兩年間,官鹽,朕是一定會重建起來的。”
    顧淮琢告退出去的時候,孟月池突然開口。
    顧淮琢的腳步頓了下。
    現在這些世家賺錢靠的都是私鹽,陛下對他說這句話,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要寫信給七弟,讓他把私鹽的生意都停了,和墨家一樣,改做船運生意。
    顧淮琢退下,孟月池卻還不能休息,有禮部的郎中來試探陛下有沒有空試穿新的禮服,孟月池立刻表示自己忙得快要上天了,禮服就不用試了。
    大昭立朝幾個月,什麽禮製規製都還沒定下,孟月池最不耐煩操心這些,把它們一股腦兒都扔給了掌管禮部的卓靜波。
    卓靜波之前是翰林院的學士,才學深厚,聲名不顯,當年梅舸去世之前給孟月池送去了一張名單,此人高居第二,僅在鄧州刺史嶽持善之後,孟月池出任宰相,對這些“梅黨”也很重用。
    如今她登基,卓靜波成了禮部尚書,嶽持善被則被她委任了都防使,在繁京周圍整頓軍務。
    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在梅舸手裏也不過是做些出謀劃策的營生,到了孟月池這裏,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卓靜波原本是個喜歡養鳥喝茶的文雅之人,現在根本就是一塊爆炭,每日用桑葉泡水,都止不住她嗓子裏的火。
    在梅舸的名單上的第三個名字其實也是孟月池的熟人言方應的妻子韋晴藍。
    曾經和孟月池攜手護衛原平的言方應言大人八年前因為肝病而逝,享年六十有餘,因他從前之功,他死後被賜爵清平縣公,韋晴藍倒一直還活著,拿著朝廷每年賜給的脂粉錢在繁京郊外建了個園子,收留一些無依無靠的女子在裏麵織布為生。
    孟月池自從任平盧節度使,與言方應之間的同袍之情維係得很
    好,跟韋晴藍之間自然也親近,後來言方應生病,她還特意請武雲纓來了一趟繁京,韋晴藍感念孟月池的情誼,每年都要給她做一身新衣裳。
    這麽一位“溫婉賢淑”的女子竟然能被梅舸如此推崇,孟月池很好奇。
    她的疑問倒是很快就被解答了
    晁勇攻占繁京,韋晴藍竟然護住了四千餘名女子全身而退,她訓練了八百女衛,然後告訴晁勇,這八百女衛擋不住晁勇的大軍,卻能撕下三千條人命。
    為了四千名女子失去三千可用之兵,晁勇舍不得,就隻能眼睜睜看著韋晴藍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連著寫了十幾份聖旨,孟月池才再次將筆放到了一邊。
    她如今所在之地是皇城的內殿,前朝明宗時候這裏叫集賢殿,啟朝明宗、仁宗、穆宗三位女帝都將這裏做召見朝臣之地,代宗萬俟壬在這裏謀朝篡位,殺了隆盛太子,把這裏也封了,直到肅宗將這裏重新啟用,又在這裏驟然離世。
    前有三代女帝壽數不永,後有肅宗被末帝僖宗毒害,孟月池決定啟用這裏的時候,很多人都勸她這裏不吉利。
    孟月池實在不在乎這個。
    對於她來說,在這個一開窗就有清風穿堂的殿堂,她第一次觸摸到了權力,有最初在皇權麵前的小心謹慎,也有後來與肅宗對坐論政的認可。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她不會告訴任何人。
    就在這個殿堂的門口,她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她們是一對注定不能相認的母女。
    身為女官的梅君不能承認自己生下過一個女兒,就像她絕不會承認自己是教坊司裏的歌姬梅漪錦。
    身為朝臣的梅舸不能承認自己有一個被女舊臣之後撫養和教導的女兒。
    身為宰相的梅舸不能承認自己是平盧節度使孟月池的母親。
    身為太尉統領天下大半兵馬的孟月池,也不能承認朝堂上專權獨斷的梅相是自己的母親。
    大昭開國皇帝孟月池,揭露了僖宗的罪行,給肅宗和梅相報仇,冠冕堂皇,不必再講過往。
    就這麽一步一步到了今日。
    她們兩個人站在名為天下的棋局之上,一時為子,一時執棋,交互錯落,與天相爭。
    偶爾互助,更多,則是各行其是,各有其道。
    未曾相知,未曾相認,不必相親,不必相近。
    看了一眼門外,孟月池低下頭,繼續寫著稅改之法。
    開商路,開礦藏振民生補鹽政,每一步都要小心。
    “想想你和你那女兒,還真是有趣。”
    萬裏外的海上,穿著一身短衣的蘭君眯著眼睛看著遠處的天。
    “你告訴我之前,我怎麽都想不到你們倆竟然是母女,我還以為你是算計好了要用薛重歲的徒弟做刀去殺那些女舊臣,你告訴我之後,我怎麽想,都覺得你倆不愧是母女,若不是才奇怪。”
    半躺在甲板上的女人穿著一件灰色的袍子,一
    張素白的臉已經被海上的陽光照成了紅色。
    用一把腰扇遮住了臉頰,她低聲說
    本作者三水小草提醒您最全的關於我飛升後還要回來收債這件事盡在,域名
    “蘭君,自從出海,你每天都要講十遍我們母女的笑話,能不能幹點兒正經事兒”
    “正經事兒你看看這海,除了抓魚吃飯還有什麽正經的”
    蘭君沒有回頭,一抬腳,用腳後跟撞了撞女人的腿
    “說實話,我之前還覺得你那女兒能看著你去死呢,沒想到啊,你都準備好在朝堂上當場來個麵斥陛下毒殺先帝之罪而後吐血身亡的戲碼了,她還能想辦法把你從泯州偷出去。”
    每天都要被自己的同僚兼好友抓著複盤自己母女之間的這點兒過往,女人煩不勝煩。
    “我都說了,那是薛重歲讓她救我一次,報了我的生恩罷了。”
    “是麽”蘭君嘿嘿一笑,“我可聽那柳生塵說過,你女兒是重金請他護你十年,不光把你搶出來,又把你一直當藥吃的毒給解了,這份用心,哪怕一次,也值了。”
    女人終於不說話。
    一片雲擋住了太陽,海鷗從船舷邊上飛過。
    她站了起來,看向遼闊的大海。
    “整個大啟都沒有了我梅舸能呆的地方,你怎麽就不能讓我死了呢”
    “若你真覺得這裏你無路可走,不如去別處看看”
    “別處這個羅盤是什麽”
    “這是用一滴血就能尋到人的羅盤,靠的是四角上的石頭,我派人四處搜羅這等奇異之物,有了一個猜測,也許,在海外有另一個人間。那裏的人與我們不同,能通天徹地,成仙飛升,還能來到此間,做些奇異之事。”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證據嗎”
    “南江府山海鎮的騎鵝娘娘廟,也就是還聖元君的飛升之地,記錄了秦四喜的生平,她有過三任丈夫,這三個人都是修真者,他們能煉製靈藥、操縱飛劍,還能直接飛走,也許這些奇怪的傳說都是真的,隻是真相如何,要到海外去尋找。”
    那是梅舸記憶中最後與孟月池的相見。
    她的女兒給了她一條奇異的路。
    她們的嘴上說著仿佛神話一般離奇故事,表情卻是一樣的冷靜。
    梅舸看著自己的女兒。
    片刻後,她說“要是我回不來”
    “這個羅盤裏滴了一滴血,是我的。”
    她的女兒眸光微垂。
    “天涯海角,它會帶你找到我。”
    雲被風吹散了,璀璨的金光潑灑在波瀾之上。
    “梅船長你幹嘛呢”蘭君戳了戳她。
    梅舸低下頭,搖了搖手中的折扇“我在看路。”
    想女兒。
    三水小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