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外柔內剛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A+A-


    沂水縣的疫症來勢洶洶,恐怕無人能解,眾人都束手無策。所以唐大人和張館長才會一同找到聶芊芊,懇請她前往沂水救治疫症。
    顧霄低聲喃喃自語:“你不要命了嗎?!”
    沂水縣遭遇危難,百姓深陷水火,疫情嚴峻。可這些難道就非得讓聶芊芊一個女子去承擔、去解決嗎?
    在顧霄眼中,沂水縣一城百姓的性命,都比不上聶芊芊一人重要。
    他衝著蔣波濤拱手行禮,“我要出城,請蔣老爺助我一臂之力。來日我定當報答今日之恩。”
    蔣波濤驚訝地問道:“現在?”
    顧霄語氣堅決,斬釘截鐵地說:“現在!”
    蔣波濤麵露為難之色,“現下城門早已落鎖,除非有縣令大人的手令,否則是難以出城啊,何事你如此著急,非要現在出城呢,明日一早出城不行嗎?”
    顧霄哪裏等得到明天,他雖知道聶芊芊便是千大夫醫術高超,可那是鼠疫,她一個女子孤身前往疫區,他一刻都等不了,想馬上去到她身邊。
    “顧某確實有要事,非得今日出門不可,我知道蔣老爺一定有辦法。”
    蔣波濤看著顧霄堅定無比的眼神,終是答應下來,“好!我送你出城。”
    顧霄看向阿玲,“你知道我要去哪,你可要去?”
    阿玲沒有絲毫猶豫,“芊芊姐在哪,我就在哪,我要去。”
    阿玲其實心裏並不知道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隻是從蔣波濤和蔣文軒的反應上來看,應該是很厲害的疾病。
    可若是這麽厲害的疫症,聶芊芊孤身一人怎麽可以,阿玲要去,要去照顧聶芊芊,哪怕什麽都做不了,也要去陪伴她。
    顧霄沒有勸,他此時心情與阿玲是一致的,推己及人,他知道這事別人勸不住。
    有了蔣波濤的幫助,顧霄順利出城,臨走前,他回頭對蔣波濤道,“蔣老爺此恩情,顧某記住了,來日必報。”
    蔣波濤朝他揮手告別,雖沒想明白他為何要去,但敏銳如他怎會猜不到顧霄要去哪。
    他閱人無數,顧霄不是普通人。
    潛龍在淵,翱必九天。
    這個忙幫的太值了。
    蔣波濤隱隱有些不安,“顧兄這麽晚是要去哪啊?”
    蔣波濤一拍他腦袋,“你這腦袋裏裝的是水啊,給我回去讀書去。”
    蔣文軒撓撓頭,“爹, 都這麽晚了,你讓我回去讀書?你不是說我沒有讀書的腦子,連考童生都有難度麽···”
    蔣波濤用腳想踢他,可被蔣文軒輕鬆躲過。
    蔣波濤:“別說童生了,我現下覺得你沒準都能考上舉人。”
    蔣文軒的嘴巴大張,能塞下好幾個雞蛋那種。
    “爹,你是不是瘋了···”
    顧霄沒有帶車夫,自己駕著馬車帶著阿玲在夜色中前行。
    顧霄:“阿玲,你睡一覺吧。”
    阿玲搖搖頭,“我哪裏睡得著,說實話,我有點害怕。”
    夜色已深,今日又是烏雲密布的,偶爾才能見到點星光,在這樣的夜晚趕路,真是怕怕的,不會遇到野獸吧···
    顧霄寬慰著他,“別害怕,我們走的是官道,向來太平,也從未聽過這代有野獸出沒,你睡吧,等到了地方,怕是有的忙的,無法睡覺了。”
    阿玲一聽,乖乖點頭,斜靠在馬車上閉上眼睛。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阿玲的鼾聲響起,在這寂靜的夜晚中著實有點響亮。
    顧霄無言,這樣的夜晚在路上聽到如此震天的呼嚕聲,也不知道是誰會害怕呢。
    而且,阿玲這丫頭不是說睡不著嘛···
    顧霄一個人在路上趕路,夜色如墨。
    “芊芊,等我···”
    與此同時,在沂水縣城外的寺廟內,唐大人已然疲憊到了極點,整個人癱坐在門口的門框旁,全身上下仿佛被抽幹了力氣,唯有眼珠子還能勉強轉動幾下。
    雖說中間休息了兩次,但到了後半夜,他的腦袋也開始昏昏沉沉,思維都變得遲緩起來,整個人迷迷糊糊的。
    他將目光投向聶芊芊,眼中滿是深深的敬佩。
    他實在難以想象,聶芊芊的身體究竟是由什麽鑄就的,從進入疫區的那一刻起,她便一刻不停地忙碌著,竟從未有過絲毫休息。
    眾人不知,唐大人卻清楚地知道,千大夫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女子啊。
    這樣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卻擁有一顆無比堅強的心,猶如鋼鐵般堅韌。
    他回想起往昔與聶芊芊的接觸,深知她聰慧過人,足智多謀,對各種事情都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年紀輕輕,卻在處事方麵極為老練,遠超同齡人。
    而今日,在這場與疫病的生死較量中,他才真正地、徹底地認識了聶芊芊。
    仁心大義,堅不可摧。
    薑正安自幼習練武藝,雖說後來投身文官行列,沒能繼續堅持練武,但身體素質相較於唐大人,還是要強出許多。即便如此,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救治工作,此刻的他,在給一位病患包紮時,雙手也忍不住微微顫抖。
    好不容易完成包紮,他頓感全身的力氣被完全抽空,實在是難以再堅持下去了。
    他抬起頭,望向千大夫那忙碌不停的身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千大夫神秘莫測,行事風格也與常人不同,頗為古怪。
    可在這疫病肆虐的危急關頭,他所展現出的醫德與醫術,人深感折服。擔得起 “醫者仁心” 這四個字。
    薑正安親眼目睹,千大夫從治病開始,沒有一刻停歇,在病患之間來回穿梭,一切喧囂與危險都不複存在,隻有眼前亟待拯救的生命。
    薑正安認識的大夫中,沒有人能做到千大夫這樣 。